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饶M子,杨匡汉 主编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海外华文文学,是指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地区用汉语工作的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与世界各种民族文化相遇、交汇开出的文学奇葩。它在中国大陆学界的兴起和命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从台港文学这一“引桥”引发出来的,后来作为一个新的汉语文学领域,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    海外华文文学命名之初,人们只是把它看作一个与本土文学有区别的新的研究对象,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世界性和独立的学科价值,若干研究成果也未能突破对传统中国文学的理解和诠释。海外华文文学学科意识的萌发,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更具体地说,是在1993年6月,香港岭南学院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学中文系联合召开的“海外华文文学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上提出来的。那次会议,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共有中国大陆和台港20个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参加,与会代表在总结、交流这一领域文学创作与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一致认为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应积极努力,将其建设成富有文学性独立价值的学科之一。之后,才有了学科理念的萌生,有了学科建设自觉。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海外华文文学概论 第一节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 第二节  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认同与“中国意识” 第三节  海外华文女性写作的文化透视 第四节  海外华文文学的理论研究与方法论第二章 东南亚和东北亚华文文学 第一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概观 第二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历史线索 第三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多元局面 第四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文化母题 第五节  东北亚华文文学第三章 北美华文文学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北美华文文学 第三节  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北美华文文学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移民文学” 第五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区域特质与典型主题第四章 欧洲华文文学 第一节  欧洲华文文学概况 第二节  瑞士华文文学   第三节  法国华文文学   第四节  英国华文文学   第五节  德、荷、比、卢华文文学第五章 澳大利亚华文文学 第一节  地区历史与多元文化主义 第二节  华人移民与澳华文学 第三节  澳华文学的特色   第四节 代表作家作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3.审美型认同  还有少数作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完全属于审美层面。他们只是认同一种“中国式”的美感经验,并企图以它来整合异质的现实。如叶维廉、杨牧、郑愁予的某些诗作。现实层面的痛楚、剥离,被诗人提炼成一个个隽永而意味深长的意象,其间折射出中国人的深层记忆:关于生命、关于美。就文学而言,审美型认同是最有价值的,它其实是积淀了前面两类认同心理升华而成的,它要承传的不仅仅是我们文化的精髓,更是我们心灵深处的美学神韵。  总体来看,情感型、理智型、审美型三种文化认同虽然取向不同,但骨子里都有深刻的“中华情结”,都以一种二元结构观察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更确切地说,是以一个“华人”的眼光去思考、审视存在的一切。  当一个作家真正超越民族的视阈,他们认同的可能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意识。对于客观存在的歧视、冷漠与压制,要做到超越是相当困难的。只有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国“种族歧视”政策的日益消失,加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新一代的华文作家虽然背景不一,但在文化认同上,却大多能采取多元化的立场,甚少怀“民族文化”情结。二元结构如中外、现代与传统等的痕迹,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十分淡薄,他们所呈现的是一个更广阔的人性地带,有点虚无,却执著于存在真相和人生意义的探究。尽管这类超越性的作品本身还不尽完善,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一般的读者期望的是海外发迹史,而评论家总要找寻海外作品中的“中国色彩”),但它们却指示着一种更澄澈的文学空间,正是在这样的空间,人的心灵会摆脱一切观念的栈桥桎梏,达臻真正的自由状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书物美价廉。快递灰常快。
  •   包装很严实,是用来写毕业论文的书,希望能有所帮助
  •   挺好的,有意识
  •   这个是我的教科书啊,虽然买回来没怎么看过,但是偶尔翻翻还是很不错的。
  •   这本教材也是很多人合写的,因而有的是论文式,有的是传统教材式。总体而言,涉及作家分析的东西较深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