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资企业在广东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苏启林  页数:203  

前言

  广东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五邑、潮汕、梅州和广州等都是全国著名侨乡。广东有近3 000万海外侨胞(含港澳台地区),占全国的2/3,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海外华商是东南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资源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海外华商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早期的华侨华人大部分受生活所迫而漂洋过海,或当劳工,或做小商小贩。中国人的勤劳使他们把握了东南亚从殖民统治中解放而获得的难得商机,成就了事业。他们的后代往往由于接受过良好教育,开始将事业做大做强,不断向金融和地产等行业渗透发展。虽然他们也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但中国人顽强不屈的精神再一次让占有生产资源优势的华商危中寻机并实现了危中转机。  更为难得的是,海外华商不但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坚持不懈地为家乡注入了自己的资金和热情。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对广东省的捐赠折合人民币360亿元,占全国的70%;1979-2007年,仅港台和东南亚海外侨胞对广东的投资额就高达1 380亿美元,约占全省累计利用外资总额的71%;此外,广东还引进了他们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来自中国大陆,特别是广东的投资和贸易将成为东南亚华商未来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海外华人凭借着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和丰富的生产资源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亮点,未来东南亚华商可以凭借着来自祖国的资源更好地展开与正在迅速崛起的本土企业家的市场竞争。  中国大陆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沉淀,积累了大量的投资和财富,如何走向世界是许多国内企业面对的一个课题。长期以来,一般认为走向世界就是向欧美投资,但是由于文化观念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差异等原因,一些中国企业在走进欧美市场时往往出现“水土不服”,部分企业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吃了大亏。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华人在东南亚经济发展中的领先优势却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独特现象。海外华商资源的利用是一篇大文章。将重心只放在海外华商身上,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崛起,这种单向的利用无疑是对海外华人独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企业运营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利用和挖掘海外华商这个独特资源。东南亚市场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众多选择之一。那里的市场发育程度与中国接近,而且那里拥有大量的优秀华人企业家,他们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底蕴,又熟悉当地市场和本地文化,与他们合作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内容概要

  《华资企业在广东(1978-2008)》将30年来广东华资企业发展分割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中有两个最要的分剖点,其一是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其二是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经过30年的发展,广东华资业已经进入发展的一个转换期,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应当更重视挖掘、培育和利用海外华商这个独特的资源。广东企业与海外华商实现互动双赢是当今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海外华资企业与广东经济发展共同成长。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1 华资企业定义、范围界定及管理特征1.1 海外华人定义及涵盖范围1.2 华资企业定义及研究范围1.3 华资企业的基本特征1.3.1 家族控制与华资企业分割1.3.2 家长式领导1.3.3 差序格局与关系治理2 港台地区华资企业2.1 台湾地区华资企业2.1.1 台资企业发展情况2.1.2 台资企业管理特征2.1.3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情况2.1.4 案例分析:郭台铭与鸿海集团2.2 香港地区华资企业2.2.1 港资企业投资行业2.2.2 香港华资企业管理特征2.2.3 港资企业投资大陆情况2.2.4 案例分析:李嘉诚与长江集团3 东南亚华资企业3.1 东南亚华资企业特征3.1.1 华商一直为东南亚经济亮点3.1.2 东南亚华商主导产业覆盖面增大3.1.3 华资企业盛行家族管理文化3.1.4 与中国大陆经济往来频繁3.2 东南亚各国代表性华商3.2.1 新加坡代表性华商3.2.2 马来西亚代表性华商3.2.3 泰国代表性华商3.2.4 菲律宾代表性华商3.2.5 印度尼西亚代表性华商3.2.6 案例分析:东南亚首富郭鹤年4 改革开放三十年华资企业在粤时间变迁4.1 华资企业在粤投资三阶段划分4.1.1 第一阶段4.1.2 第二阶段4.1.3 第三阶段4.2 港台和东南亚华资企业对粤投资分析4.2.1 港台地区4.2.2 东南亚地区4.3 港台和东南亚华资企业经济贡献4.3.1 港台地区4.3.2 东南亚地区5 华资企业在粤投资案例研究5.1 1979-1991年“掘井引水”5.1.1 基本特征5.1.2 重点案例分析:中山市沙溪镇5.2 1992-1997年大举进军内地5.2.1 基本特征5.2.2 重点案例分析:李锦记5.3 1998年至今转型与外迁并存5.3.1 基本特征5.3.2 重点案例分析:印尼首富新会造纸6 华资企业给广东带来了什么6.1 华资企业为何投资广东6.1.1 市场因素6.1.2 非市场因素6.2 华资企业给广东带来了什么6.2.1 促进了广东经济快速发展6.2.2 弥补了资金和外汇的不足6.2.3 带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6.2.4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6.2.5 提升了就业的规模和结构6.2.6 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育和成长6.2.7 推动了制度的建设和变迁6.3 30年来华资企业在广东的几块“短板”6.3.1 缺乏核心技术和设计6.3.2 产业低成本聚集和趋同6.3.3 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服务6.3.4 华资企业缺少与本土的关联和互动7 广东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7.1 广东产业现状7.1.1 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7.1.2 广东产业集群的特点7.1.3 珠三角产业集群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7.2 广东“双转移”战略7.2.1 产业转移若干概念7.2.2 广东产业转移的基础7.2.3 广东产业转移的背景7.2.4 珠三角地区城市产业“双转移”7.3 广东产业“双转移”与华资企业发展机遇7.3.1 “双转移”政策指引华资企业投资方向7.3.2 “腾笼换鸟”,引入产业高端的服务业8 华资企业在广东的发展方向8.1 方向一:广东与海外侨商的互动双赢8.1.1 海外华商产业发展路径8.1.2 广东为海外华商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8.2 方向二:CEPA引导华资服务业到广东谋发展8.2.1 CEPA协议与广东8.2.2 CEPA协议下服务业的粤港合作8.3 方向三:基于破坏性技术理论的广东华资企业转型升级8.3.1 破坏性技术分析框架8.3.2 广东华资企业转型升级方向判断8.4 方向四:基于国际价值链角度的广东华资企业转型升级8.4.1 华资企业在广东的发展困境8.4.2 基于国际价值链角度的广东华资企业升级方向判断8.4.3 广东华资企业升级路径探索8.5 案例分析:新加坡产业的转型与升级8.5.1 新加坡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8.5.2 新加坡产业升级的经验分析8.5.3 政府企业在新加坡产业发展中的角色9 案例研究:东莞台资企业到底走向何方9.1 台资第一次创业促成东莞“世界工厂”9.1.1 “三来一补”与“两头在外”9.1.2 东莞制造与世界工厂9.1.3 台资企业与“东莞模式”9.2 台资北移推动东莞经济转型9.2.1 台资北移争论9.2.2 东莞思索转型9.3 台资第二次创业与东莞“双转型”在困境中前行9.3.1 东莞台资转型压力巨大9.3.2 转型还是转移9.3.3 东莞遭遇“双转型”烦恼9.4 简要讨论:相互抛弃还是合作共赢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5 华资企业在粤投资案例研究  5.1 1979-1991年“掘井引水”  5.1.1 基本特征  港澳台及东南亚华商最初对广东的投资更多是基于血缘和感情因素,往往具有捐赠或援助性质,而不是采用投资办厂形式。其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家乡落后,基础设施不具备投资设厂以及经营的条件,郑一省(2006)引用当时一位华人捐赠动机的话充分说明这个情势:“我的家乡很穷,看到父老乡亲还这样困难,我怎么能要他们出钱买机器……再说,我买回来机器设备,拿来订单,他们马上就可进行生产,省去很多麻烦……我的亲戚也可到这里来工作,这对他们改善生活是有帮助的。”还有部分海外华商在人缘、亲属关系等方面存有不小的顾虑,宁愿回家乡兴办公益事业。当然也有极少部分海外华商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性存在一定的怀疑,这种怀疑影响到了他们投资的意愿。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在中国大陆得到官方的认可,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快进行,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高速发展的势头,海外华商开始对投资家乡显现出较大的投资热情(因为对家乡更熟悉,关系网络非常健全),一方面为本企业寻找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为家乡“掘井引水”,帮助家乡尽快富裕起来。在这一阶段,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非常小,且仅限于祖籍地,马来西亚当时民族问题非常敏感,为了避嫌,马来西亚华商不是到亲戚最多的广东福建投资,而是在中国北方投资,以后再逐步向南发展(王望波,2004)。

编辑推荐

  是对广东华资企业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有关探讨。广东作为中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和全国最大的侨乡,在港台地区、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拥有3000多万海外侨胞,当之无愧地成为海外华资企业投资的热土。改革开放30年来,海外华资企业与广东经济共同成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华资企业在广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