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研究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凤婷  页数:173  

前言

  当前中国学校体育教学各方面都涌动着改革的热潮,新体育课程标准在紧张地进行实验和推广,与新课程标准配套的教材在不断地探索与更新,农村学校体育在稳步地向前发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在不断创造出新的锻炼模式;革命性的“三自主教学”模式已在全国高校教学改革中得以普及并推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已全面落实;各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使当今中国的学校体育充满新的活力。  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在共创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也反映出很多不足之处,场地设施较差;理论知识欠缺,特别是农村;中国应试教育与体育运动的冲击,课外体育活动的设定;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定位及设定,如此种种问题,仍然处于“灰色”状态,还需学校体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探讨。作者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已二十多年,对学校体育改革深有体会,在此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共同找出学校体育发展的新动力。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敬请同仁们理解并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学者书屋系列:和谐社会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研究》围绕体育和健康这个核心,构建完整、系统的课程结构体系,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学习内容。《学者书屋系列:和谐社会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研究》共分十三章,配合了体育、休闲、生理、环境、社会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运动实践,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有机地把理论教程和实践教程合二为一。《学者书屋系列:和谐社会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研究》旨在帮助体育新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者澄清自己的课程理念,指导体育教师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设计自己的校本课程目标。提高教师在对课程开发与设计过程中的判断、解释,说明和论证的能力。《学者书屋系列:和谐社会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研究》适合从事体育教学和研究的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刘凤婷,1964年11月生于河南省宁陵县。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系,同年8月分配到商丘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工作至今。1997年11月被评为副教授;2000年10月担任商丘师范学院共体教学部副主任,同时兼任2l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曾先后在《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主编过《大学生运动训练导论》、《体育与健康》、《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体育教育》、《新编大学体育教程》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体育与和谐社会第一节 和谐社会第二节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体育的本质第四节 和谐社会的理念与现代体育第五节 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第六节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第一节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第二节 传统学校体育的利弊第三节 学校体育的社会责任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分析第一节 体育教学第二节 课余训练与师资队伍第三节 学校卫生保健及场地条件第四节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第五节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关键点第四章 学校体育的新理念第一节 现代教育思想与学校体育第二节 现代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第三节 现代学校体育的时代特征第五章 学校体育的新概念第六章 中外学校体育发展的比较第一节 管理体制第二节 学校体育目标第三节 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第四节 体育教学目标第五节 体育教学内容第六节 中国学校体育的特色第七章 和谐社会理念下学校体育发展的困惑第一节 改革的困惑第二节 增强体质的“困惑第三节 对“培养三基”的疑问第四节 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应得到认可第八章 和谐社会理念下学校体育依然需要竞技体育第一节 竞技运动的再认识第二节 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 本世纪我国学校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第九章 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体育产业应发挥其功能第一节 体育产业概述第二节 健康体育产业的概述第三节 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第十章 本世纪体育教师劳动的基本特征第一节 本世纪体育教师必备素质与基本功第二节 未来体育教师的时代特征第十一章 体育教师的思想与品德、观念与意识第一节 思想品德第二节 教书育人第三节 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第十二章 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第一节 学校体育发展战略概述第二节 “体育实践能力”新概念第三节 体育教学目标的整合与分化第十三章 学校体育主体需要的变化与内容、形式的改革第一节 学校体育主体需要的变化第二节 学校体育内容的改革第三节 学校体育形式的改革第四节 打破“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历程第五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第六节 体育课要顺应“开放”和“放开”的新理念第七节 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课程标准第八节 体育教材的功能小结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四、发展体育事业的时代背景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体育角度看,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体育发展的后备力量、不同体育领域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对新世纪我国体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我国当前体育发展中进行价值目标定位时应予以重视的背景因素。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谐社会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