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杨威 页数:187 字数:22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情世界的运行与小团体的运作:理论阐释及经验研究》是作者在2009年所撰写的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和完善而成的。全书共五章节,内容包括人情关系网、人情世界与情理文化;人情世界的运行原则与运行机制;人情世界的价值评判与现代转换;情理与法理之间:基层法官的角色冲突与行为逻辑等。
作者简介
杨威,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德育与青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哲学博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研究员。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7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人情关系网、人情世界与情理文化
第一节 人情与人情关系网
第二节 人情世界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情理文化与人情世界
第二章 人情世界的运行原则与运行机制
第一节 人情世界的运行原则
第二节 人情世界的运行机制——面子
第三节 人情法则与法律规范
第三章 人情世界的价值评判与现代转换
第一节 人情与人情交往的存在价值
第二节 人情与人情关系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人情世界的现代转换
第四章 情理与法理之间:基层法官的角色冲突与行为逻辑
第一节 法官角色冲突的理论溯源与文献梳理
第二节 法官的角色变迁与M市法官群体特征
第三节 在情理和法理之间的两难抉择
第四节 权力、人情与法律的正面碰撞
第五章 高校教师人际和谐与小团体之争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小团体概述
第三节 人际冲突源于个人或小团体之间的利益纷争
第四节 研究过程:资料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五节 小团体相关问题及其分析框架
第六节 有关小团体之争的对策研究
结论
附录一: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拷问及其限度
附录二:启蒙与批判: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重建之路
附录三:高校引进人才流失意图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节法官角色冲突的理论溯源与文献梳理 在一般情况下,法官是由国家委任的,这就使法官的形象多多少少带上了“官员”的行政色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百姓对于“清官”的敬仰与渴望根深蒂固,这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社会民众司法期望的深刻影响。在传统文化中,“公正”与“清官”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老百姓如果觉得自己受到了冤屈或者是不公正的待遇,心底最深切的想法就是渴望有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替自己做主。加之主流媒体对一些公正法官事迹的报道和渲染,使得法官们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清官”的角色,努力塑造公正、廉洁、爱民的形象。 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官作为公正司法的最后执行者,他们被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准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正是因为审判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作为审判活动的具体承担者的法官,必须由经过严格的专业教育培训和选拔,并依据法定程序任命的专业人士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更是对法官的任免、职责以及担任法官的条件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这些硬性规定显示着国家对法官的角色期待,法官应该是一个法律的维护者,一个公正威严的裁判者,但却多多少少使法官的角色少了一丝人情味。 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中国社会注重“人情”而非“理性”。因此,在中国的情理社会中,人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除了要从理性的、逻辑的思维和条文制度规定的角度来考虑,还要兼顾事件的个别情况以及人情、面子等因素。老百姓在衡量公平、正义的时候,不仅仅以法律上的公正、公平为标准,合乎人情事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老百姓对法官的期望就是希望法官办案能够“合情合理”。单单依法律对案件所作出的判决有时与情理标准下的公平与正义有着一定的距离,但如何才是合情合理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老百姓的眼里,一个好的法官能够很好地将情理与法理相结合,恰当地找出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作出“合情合理”的判决。
编辑推荐
《人情世界的运行与小团体的运作:理论阐释及经验研究》由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