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匈牙利] 阿格妮丝·赫勒  页数:266  译者:衣俊卿  
Tag标签:无  

前言

  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将从2010年起陆续推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作为主编,我从一开始就赋予这两套丛书以重要的学术使命:在我国学术界全面开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即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我自知,由于自身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限制,以及所组织的翻译队伍和研究队伍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对这两套丛书不能抱过高的学术期待。实际上,我对这两套丛书的定位不是“结果”而是“开端”:自觉地、系统地“开启”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研究。  策划这两部关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大部头丛书,并非我一时心血来潮。可以说,系统地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是我过去二十多年一直无法释怀的,甚至是最大的学术夙愿。这里还要说的一点是,之所以如此强调开展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性,并非我个人的某种学术偏好,而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地位使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全面系统地开展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是新世纪中国学术界不容忽视的重大学术任务。

内容概要

  《日常生活》说的一点是,之所以如此强调开展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性,并非我个人的某种学术偏好,而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地位使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全面系统地开展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是新世纪中国学术界不容忽视的重大学术任务。

作者简介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1929—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该学派的发言人。赫勒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947年考入布达佩斯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加入共产党,并很快转入哲学系学习,成为卢卡奇的学生,开始接收马克思主义。1953年赫勒在卢卡奇的直接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53年开始在布达佩斯大学哲学系任教,成为卢卡奇的助手。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匈牙利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对修正主义运动,卢卡奇和赫勒等人都受到严厉的批判。赫勒被开除出布达佩斯大学,去一所中学任教。直到60年代初,情况才有所改变。卢卡奇重返哲学界,赫勒在1963年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反并在匈牙利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以赫勒为代表的卢卡奇的学生们组织了一个名叫“布达佩斯”的小组,经常在一起讨论异化等理论问题,从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青年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的基本思想出发,致力于“社会主义的人道化”。1971年卢卡奇逝世后,布达佩斯学派主要成员陆续把活动中心转移到国外,1977年,赫勒与丈夫费赫尔到澳大利亚,后在悉尼和墨尔本大学任教,1986年转到美国纽约社会研究院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生院任教。20世纪80年代后,赫勒陆续发表了关于历史哲学、道德哲学、审美哲学、政治哲学、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等方面的著作十余部,并于1981年在联邦德国获莱辛奖,1995年在不莱梅获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奖(Hannah Arendt Prize for Political Philosophy),2006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获松宁奖(Sonning Prize)。至今,赫勒依旧活跃在国际学术论坛上,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哲学家。

书籍目录

中译者序言英文版序言第一编 特性、个性、社会、类本质 第一章 “日常生活”的抽象概念 第二章 “个人”:概念解析  一 “个人”范畴:(一)特性  二 “个人”范畴:(二)个性 第三章 个人和他的世界  一 作为阶级单元的个人  二 团体和个体  三 个人和群伙   四 个体和共同体  五 为我们意识第二编  日常与非日常 第四章 日常生活的异质性   一 “总体的人”的对象化   二 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   三 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   四 同质化 第五章 从日常到类  一 工作  二 道德  三 宗教  四 政治与法  五 科学、哲学和艺术第三编  日常生活的组织架构 第六章 “自在的”对象化和“自为的”对象化  一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  二 “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  三 “自在与自为”  四 “为我们存在” 第七章 “自在的”类本质活动  第八章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共同特征 第九章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特殊属性 第十章 日常生活的行为与知识的一般图式第四编 产生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有助于“自为的”类本质的需要和对象化的根基 第十一章 日常知识 第十二章 日常交往 第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个性主要术语译文对照表

章节摘录

  如上所述,个人只有通过再生产作为个人的自身,才能再生产社会。但是,社会的再生产并不像牛通过其个体成员的再生产而自发地繁衍那样,自动地伴随个人的自我再生产而完成。人只有通过履行其社会功能才能再生产自身,自我再生产成为社会再生产的原动力。  在个体的层面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一般地描绘着现存社会的再生产;它一方面描绘着自然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描绘着自然的人化的程度和方式。  人降生于一个独立于他而存在的世界中。这一世界对他表现为既成事实;但是,正是在这一世界中他必须维持自己,考验自己的生存性。他降生于具体的社会条件,一系列具体的预设和要求、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惯例之中。首先,他必须学习“使用”事物,掌握习俗和满足其社会的要求,以便能以那一社会给定环境中所期待的和可能的方式进行活动。这样,个人的再生产总是存在于具体世界中的历史个体的再生产。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断言,在一定的限度内,人必须学会“使用”他出生于其中的世界的具体事物和习惯模式,无论它们如何多样与复杂。  “在一定的可容忍的程度”的限定很重要。并非每个人都习得如何使用事物和惯例,如何在习惯的关联中,在一致的风尚中成功生存。但是,我们必须习得关于我们环境中对象、习惯和惯例体系的一般能力;在发展这种技能中我们必须达到特定最低限度的能力,低于这一限度人就无法“存在”。  习得的过程是“自然地”展开的:它可能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人的能力各异,但是每一正常的人都能够而且的确能够设法完成这一进程。  对象、习惯和惯例体系的占有绝非自发的,也不是人达到成年时就会终结的东西。确切地说,愈向高层次发展,模式愈复杂,习得过程也就愈慢,效率也就愈低。在静态的社会中,或在5这些社会的静态的共同圈中,获得日常生活中最低限度能力的阶段在走向成年时即告完成。对于已获得这种能力的个人来说,余下的事情是积累直接的和间接的生活经验:然而,他已经能够在达到成熟的基础上成功地再生产作为个体的自身,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即使在静态的社会中,如果个人脱离了他降生于其中的环境,例如他被招募参军,情况就会不同;在军队中,如果他想“站稳脚跟”和再生产作为个体的自身,就必须学会许多新东西。  社会愈是处于动态之中,个人和他所出生于其中的社会之间的关系愈是偶然(18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尤为如此),一个人终生所需要的用以确证自己的生存要求的努力就愈加持久,同时,要使一个人对给定世界的习得过程在开始成年时就告终结,也就愈加不现实。对现代人来说,每一新处境,职业的每一改变,甚至对一个新社会集合的加入,都为他带来了文化适应的新问题:他必须学习“运用”新的习惯和新的礼仪。不仅如此,由于他生活于持续变化的社会所需求的易变的关联中,他必须发展在必要处“变速”的能力,以适应一系列社会框框中的任何一种变化。他终生的日常存在是同世界的锐利的“锋刃”所进行的搏斗。  但是,如果更具动态性的社会使人处于同世界的锋刃的永恒搏斗之中,它同时也就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余地。自从动态社会,即非公社式社会形成起,人出生于其中的现成世界就不再等同于他的狭窄的地方世界。只要他在开始成年时,对这一更为狭窄的世界的技能的最低习得是成功的,他就获得了为自己选择与此不同的,相对说来是新的“地方世界”的更多的机会。  但是,对个人来说,无论探究和掌握他的环境中可习得的技能的过程何时和以何种方式完成,对这些技能的实践都将是持续不懈的。这并非说它们是日常事件。在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中,妇女必须学会缝纫,否则她们将无法承担给定时期给定社会关联中妇女的角色。缝纫属于她们的“自立成人”,属于她们作为个人的再生产,并由此而成为持续不懈的——这并不是说她们每天都在缝纫!恒定不变的,即连续从事的活动也可以包括一些狭义的“日常”活动,但是它们也包括可能只与个人生活的特定时期相关联的活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常生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确实是一本经典论著,新马克思主义的力作了。
  •   可以拿这本书与舒茨的著作作比较研究。日常生活、生活世界、日常生活批判等概念很有用。
  •   这本书从哲学乃至社会学角度对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剖析,内容精深,观点精辟,文字流畅,译者的水平也非常高,令人回味!
  •   推荐的,还不错哦,物流也挺快的。
  •   还算可以的还算可以的还算可以的
  •   教授开的书单··推荐这本来着还没看完
  •   对微观社会的细致研究
  •   衣局长翻译的书,还是挺有价值的,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