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康宁 页数:312
内容概要
《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以唯物史观与动力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儒家美德在当代社会的存在状态及对国人的实际影响为出发点,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儒家美德在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观构建中扮演的角色,在国人接受全球化浪潮“洗礼”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对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范围与程度,以及其在“现代性”生活中存在的合理性,在后现代视野中的应用价值等,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作者简介
康宁,1978年12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理论分析:儒家美德思想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儒家美德的源与流一、儒家美德思想的起源二、先秦儒家美德思想的建构三、汉唐时期的儒家美德思想四、宋明时期儒家美德思想的重建五、儒家美德思想在近代的命运六、儒家美德思想在现代的新生第二节 儒家美德的结构与特征一、儒家美德的双旋结构与发展模型二、场论与儒家美德动力学三、儒家美德的特征第三节 儒家美德的类型一、德行道德、规范道德与修养道德二、元典道德与衍生道德三、正统儒家美德与非正统儒家美德第四节 儒家美德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一、儒家美德的主要内容二、儒家美德的价值审视第二章 实证研究:当代中国人的儒家道德观第一节 当代国人儒家道德观基本状况一、研究方法与样本构成二、中国公民儒家道德观总体现状三、同情接纳与隔阂疏离第二节 不同类别群体儒家道德观比较一、不同社会背景群体儒家道德观差异二、性别视差中的儒家道德观三、儒家道德的代际之维第三节 对于国人儒家道德观状况的深度思考一、中国社会“道德博弈”的社会学分析二、儒家美德现代转化向度三、从儒家道德观现状看国人道德前景第三章 从传统到当代:儒家美德范畴的内涵转换第一节 困境中的诚、中、谦、廉耻及忠恕之道一、天上之“诚”与地上之“诚”二、“中庸”中的两极三、“谦”与现代的对话四、儒家“廉耻”与国人道德文明五、“忠恕之道”的价值整合第二节 孝、勤、俭、悌、敬、慈与当代家庭美德一、儒家孝道观的演变二、勤俭持家与消费伦理变迁三、现代视野下“悌”、“敬”、“慈”等家庭美德的双重价值取向第三节 儒家“五常”观的解构与重建一、儒家“五常”观的历史道德优势生成二、当代社会对儒家“五常”观的解构三、儒家“五常”观的重建第四章 “德”-“得”相通:儒家美德的当代社会合理性探寻第一节 文明的难题一、“麦金太尔问题”与伦理-社会价值生态二、“海因兹困境”与道德合理性问题的困难三、儒家美德现代性批判与道理合理性基础论证第二节 “德”-“得”互动与儒家美德合理性一、儒家“德”的潜在与自在二、传统儒家美德精神的价值原理三、从“德”-“得”相通到“德、福一致”第三节 美好生活与儒家美德一、道德哲学与日常生活二、“苏格拉底问题”的思考三、儒家美德的生活智慧第四节 文化人生的美德诉求一、儒家美德中的人生哲学二、文化人生与文化中国三、反思与天地的齐一第五节 自然律与道德律一、“是”与“应当”二、儒家美德与古代律法三、儒家道德法思想--当代中国社会和谐的一个基础第六节 道德失范与人之恶行一、“恶”的来源与制恶机制二、“康德悖论”与善恶因果律三、儒家美德对“恶”的消解第七节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儒家美德一、后现代主义与儒家美德之异二、后现代主义与儒家美德之同三、后现代主义与儒家美德的现代转化第五章 全球化视阈:儒家美德与其他美德的比较研究第一节 儒家美德与西方德行伦理比较一、儒家美德的理论形态二、儒家美德与西方德行伦理比较第二节 东、西方各国儒家美德观比较一、东、西方各国儒家美德的形成与展开二、东、西方各国儒家美德的分与合第三节 儒家美德成为普世美德的可能性一、对儒家美德实用性的追问与反思二、儒家美德与道、佛美德比较三、儒家美德与基督教美德、伊斯兰教美德异同四、儒家美德成为普世美德的因素五、儒家普世美德的创建结语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理论分析:儒家美德思想的历史沿革 儒家美德思想萌芽于史前神话,发展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强化巩固于汉唐时期的美德政治化与宋明阶段的“三教合一”,削弱于近代的道德批判,复兴于现代人类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在长时间的历史演进中,儒家美德丰富了中国文化及其哲学的内涵,促进了炎黄子孙道德品质的形成,加强了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以及佛教、西方文化的联系,形成了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鲜明的特色。儒家美德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内在结构与发展机制,创造出丰富的美德类型,使得儒家美德无论面临何种境域都能保持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第一节 儒家美德的源与流 儒家美德虽然发端于孔孟,但其思想可溯源于伏羲、神农、黄帝,并经早期中华传统美德流传,至文王仁政、周公周礼成为儒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儒家美德的起源及流传与中国哲学、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伦理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美德的存在与延续,美德是伦理构成的重要内容。故探讨儒家美德的源与流不能脱离儒家伦理范畴的产生与发展而论。自孔子继承周公之礼及上古以来的中国文化传统并加以时代创新建立儒家学派以来,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儒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走过了先秦儒学、宋明儒学和现代新儒学几个阶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