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眼中的对手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作者:喻几凡  页数:260  字数:309000  

前言

曾国藩及其所领导的湘军与洪秀全及其所领导的太平天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无疑是一对典型的对手。以个人而言,二者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而就所属的集团而言,二者所代表的,又正是进行了十多年殊死拼杀的两个对立阵容。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清朝政府统治腐朽、民不聊生之际揭竿而起的,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持续14年,纵横18省,从根本上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洪秀全也因此而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反清第一英雄”;而曾国藩及其领导的湘军,在晚清王朝遭遇空前的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时,平定了洪秀全发动的这场“叛乱”,再造了“中兴”,作为主帅,他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所谓的“中兴第一名臣”。    再就整个中国近代人物的研究而言,无论是研究之盛还是成果之丰,曾国藩和洪秀全也都是居于前列的。各种各样的传记、评论、小说,可谓琳琅满目。其中有不少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成为了经典。而对二人评价的观点之多,分歧之大,不仅在近代史上,甚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又都是很突出也很典型的。然而,纵观近代以来对二者所进行的研究和评价,固然视角已经很多,涉及和讨论的问题也已经很具体,但偏偏还有那么一个方_面,是人们一向很少注意的,那就是作为对手,他们及其所在阵容相互之间是怎么看的?另有游离于二者之间,时而旁观,时而同情,时而支持,时而为敌的洋人,对他们又分别怎么看?我们认为,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作为一个研究的视角,对这种来自对手眼中的看法加以搜集和研究,都是不无参考意义的,这也正是我们编辑本书的目的。    本书的编辑,采取从各种文献中博采材料,分类编排的方式。因为材料分散,有的主题又不是很鲜明,所以在材料的采收上,我们就力所能及的范围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搜索,在具体的编排上,则尽可能择取其要。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对手眼中的曾国藩,选编太平天国一些将领对曾国藩的评价;下篇介绍对手眼中的洪秀全,选编当时的官僚集团、文人集团对洪秀全所作的评价,同时附编了一些史志中的相关记载,并从附录的形式选编了洋人对曾国藩、洪秀全的评论。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在编辑中,对于每一个评论者,凡是有材料可寻的,都作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所收的每一条材料,除注明原出处外,都根据主要内容拟了标题,作了点评,对文中某些生僻的字词,也作了一些简注。    由于成于众手而编者能力有限,所以在资料搜集的全面性、注释的准确性、点评风格的一致性和观点的创新性等方面,定然都存在很多的欠缺,因而希望能在为广大学者和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的同时,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曾国藩与洪秀全无疑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影响的人物,一个曾被时人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一个则被孙中山先生赞为“反清第一英雄”,他们及他们所代表的两个阵容的殊死较量,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曾经风云一时的对手,两大阵容各是如何看待对方的,自然不只是猎奇觅趣之资而已。尤其是在某些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而是那些旁观者和对立面的观察与判断,因其立场的不同,视角的独特,会别具一种参考意义。

书籍目录

上篇 对手眼中的曾国藩
 一、洪秀全
 二、石达开
 三、李秀成
 四、陈玉成
 五、洪仁王干
 六、赖文光
下篇 对手眼中的洪秀全
 一、曾国藩
 二、曾国荃
 三、彭玉麟
 四、左宗棠
 五、李鸿章
 六、骆秉章
 七、李星沅
 八、周天爵
 九、向荣、许乃钊
 十、赛尚阿
 十一、邹鸣鹤
 十二、沈葆桢
 十三、李元度
 十四、庄受祺
 十五、张德坚
 十六、杜文澜
 十七、张凯嵩
 十八、苏凤文
 十九、周尔墉
 二十、陈徽言
 二十一、张汝南
 二十二、沈懋良
 二十三、谢介鹤
 二十四、周邦福
 二十五、张晓秋
 二十六、曹大观
 二十七、陈思伯
 二十八、夏燮
 二十九、王定安
 三十、汪望
 三十一、谢兰生
 三十二、左智
 三十三、庄械
 三十四、赵烈文
 三十五、梁慕邹
 ……
附录:洋人眼中的曾国藩与洪秀全
后记

章节摘录

一、洪夯全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1813)十二月初十(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福源水村一个农民家庭。少时就学于本村私塾,五、六岁时即已能背诵《四书》、《五经》,16岁辍学,17岁为私塾教师。约从道光八年(1828)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颇受刺激。道光二十三年(1843)应试落第后,在无意中得到基督教徒梁发编写的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接受了书中说教,吸收基督教义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次年,和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进行传教活动。不久,返回广东,撰写了《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谴责当时社会现实,为后来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初步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拜上帝教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以他和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为领导核心的组织集团,明确了推翻清朝统治者另建新朝的目标。道光三十年(1850)十二月初十日,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了著名的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同年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在此设立官制,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的雏形。咸丰二年(1852),洪秀全率军从永安突围,北围桂林,克全州,人湖南,进湖北,连克汉口、武昌,并顺江而下取九江,下安庆,占芜湖。咸丰三年(1853)三月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首都。建都后不久,为巩固和发展胜利果实,又分兵西征、北伐,并于冬季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咸丰六年(1856),太平军先后攻破了清王朝用以围攻金陵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然而,正当太平军在西征战场取得胜利之时,大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并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于是就在咸丰八年(1858)九月发生内讧,酿成了导致太平天国运动重大转折的“天京事变”。洪秀全密诏韦昌辉、石达开带兵回京诛杀杨秀清,韦昌辉率兵杀死杨秀清及其家属,并扩大事态,滥杀无辜。洪秀全迫于众怨,杀韦昌辉,以翼王石达开主政。不久,洪秀全对石达开又有所猜忌,封自己的兄弟洪仁发、洪仁达为王进行牵制,引起石达开不满。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为挽救危局,洪秀全又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后起良将打破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围困,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重整朝纲。其堂弟洪仁歼抵达天京后,洪秀全封其为军师、干王,旨准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他拒绝了忠王李秀成突围的建议,固守天京。同治三年(1864)四月二十七日(6月1日)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覆亡。    关于洪秀全之死,曾国藩的奏章及其所刻的《李秀成自述》都说是“服毒自杀”,郭廷以、简又文等认同这种说法,罗尔纲则提出质疑,现在学术界多承认病卒说。    何惧之有    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乎㈠!尔怕死,便是会死。政事不与尔(相)干,王次兄勇王执掌,幼西王出令。有不遵西王令者,合朝诛之!    ——《李秀成自述》㈡    注释:    [1]曾妖:指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及其领导的湘军。太平天国根据上帝教的教义,泛指一切敌人为妖。包括人间的清朝皇帝、官吏、兵勇、差役、有功名的士绅,以及封建迷信中的神、佛、阎罗、东海龙王等。凡指地方的一切事物均加妖字。例如称官绅为妖头,称官眷为妖婆,称宣扬封建思想的书为妖书,称宣扬封建意识的话为妖话。消灭敌人为诛妖、杀妖。此外还有帮妖、跟妖、通妖、变妖等说法。有时专指清朝的士兵、差役。佚名《金陵纪事》:“贼以官为妖头,以兵、役为妖。”    [2]见罗尔纲《李秀成自述原稿注》,中华书局1982年7月版第307页。    评析: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洪秀全作此评论时为天京事变之后,天京再度被围之时。当时曾国藩令其弟曾国荃深壕固垒,穷困天京,使得太平天国内无粮草,而外部援军又无法里应外合,所以李秀成提出“让城别走”的计划。但是洪秀全不仅拒绝了李秀成的建议,而且勃然大怒,认为李秀成是贪生怕死,所以说“政事不用尔理”、“政事不与尔(相)干”,即不用李秀成,他照样可以取得胜利。这些话一方面显示了洪秀全的高度乐观和极度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他后期刚愎自用、听不进劝谏。    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连年的战火,天京附近一片萧条,农桑已废,民不聊生,天京城面对的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如累卵的困境,李秀成弃城别走的建议其实是正确的。一方面,且不论天京再度被围,即使没有强敌围攻,就天京周边的情势而言,军需供应本身就存在严重的问题。曾国藩在同治二年(1863)二月二十七日上报朝廷的《沿途察看军情贼势片》中说:“徽、池、宁国等属,黄茅白骨,或竞日不逢一人。”又说:“烟火断绝,耕者无颗粒之收,相率废业。贼行无民之境,犹鱼行无水之地,贼居不耕之乡,犹鸟居无木之山,实处必穷之道,岂能有久之理。”就形成了一种印证。另一方面,由曾国藩创建、曾国荃督率的湘军,其实力也远非之前由绿营兵组建的江北、江南大营的力量可比。李鸿章在《曾文正公神道碑》中描述曾国藩的湘军时说:“是时公军为天下劲旅,四方有警,争乞公赴援。南则浙闽,西则蜀,北则淮甸,皆遥恃公军为固,虑旌旗他指。天子亦累诏公规画全势,视缓急轻重去就之。”因此,洪秀全对太平天国所面临的形势的判断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对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及其领导的湘军的藐视实际上并不可取。后来天京的陷落、太平天国的覆亡,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P5-7

后记

整理这本书,对我们来说不啻是一次冒险,而且很可能会与最初的目标相差甚远。一方面,本书要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从林林总总的各种文献中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并辑录成文。另一方面,此书又要有一定的可读性,符合一般读者的口味。因此,在搜集材料与评析文献时必须要做到学术性与可读性兼顾,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同时,由于时间、资源和能力有限,而且相关联的人物繁杂,部分人物没有作品传世,只能通过零星的信件或他人的言语中提炼出相关资料,因此目前所搜集的资料可能不够完整详尽,这也是我们所最为担心的。    此外,由于本书中所涉及的两大阵容中的人物是对手关系,游离于两大阵容之间的洋人事实上并不只是中立的旁观者,史料中人物评语因为所处立场不同,所以对对方的评价难免有偏执色彩,而这也恰恰是此书的重要看点。本书在评析相关史料时,采取的是中立的态度,即列出人物评语,对评语的背景等进行分析,按照评论者的意图进行阐释,对评语本身的正确与否大多没有予以评价。当然,对于特别偏执的评语,我们也做了一定的解释。    本书历经近两年时间,广泛搜集了与曾国藩和洪秀全相关人物的文集以及相关的方志,辑录成稿。由于编者能力有限,加之仓促成书,文中可能多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对手眼中的对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如题,有新意。
  •   送货的速度很快,找了好几个网站才买到的
  •   编者观点很好,比对而行。
  •   该书虽然在名称方面不落俗套,史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非常耐心,细心、谨慎,作为史料学研究值得借鉴,但是在文章普及方面很适合大众,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写作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进,简言之,需要更精深和专业一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