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道论研究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作者:邓辉  页数:293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类学术林林总总,但大体归纳起来,不外印度、中国和西方三家。印馒学术博大精深,因与现代价值之关系不甚密切,故而不被现代社会普遍重视。按照梁漱溟的说法,它的价值是将来式的而非现在式的。  严格说来,中国学术的价值,从总体上看同样不是现在式的。  老子的小国寡民,返璞归真;庄子的至德之世,物我两忘,与其说是对远古社会的眷恋,不如说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盼。老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关注异化问题的思想家,思想深度亦远在古希腊的赫西俄德和斯多葛派之上。正惟如此,诸如海德格尔这样一些欲救西方文化疾病的思想家,才格外重视道家的思想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现代性问题多多,惟有跳出现代文明所依凭的哲学传统,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才会有真正美好的明天。

内容概要

  人类学术林林总总,但大体归纳起来,不外印度、中国和西方三家。印馒学术博大精深,因与现代价值之关系不甚密切,故而不被现代社会普遍重视。按照梁漱溟的说法,它的价值是将来式的而非现在式的。

作者简介

  邓辉,1972年出生,湖南常宁人。湘潭大学历史学学士、哲学硕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船山学社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有中西哲学及其比较、湖湘哲学、历史哲学。已出版专著《王船山历史哲学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合著《湘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在《史学理论研究》、台湾《鹅湖》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书籍目录

凡例中文提要英文提要让船山走向世界(代序)甲编考析篇:船山思想渊源、重要著作年考与船山道论研究第一章 船山思想渊源略考第二章 船山重要著作年考第一节 船山四书学著作与《船山经义》年考第二节 船山易学著述年考第三节 船山史学和春秋学著述年考第四节 船山诗学、书学、礼学和文字学著述年考第五节 船山子学著述年考第六节 船山集部重要著述年考第七节 诸经《稗疏》、《考异》及其《传》、《义》的写作秩序考附:船山重要著述年表第三章 道与船山学第一节 道与船山易学、张子学和《思问录内、外篇》第二节 道与船山佛老庄学第三节 道与船山四书学第四节 道与船山诗、书、礼和春秋学本编小结:道论在船山学中的重要意义乙编义理篇:船山之道的义理诠释第四章 道之气化第一节 元气的涵义第二节 元气的特性第三节 气化的层次结构第五章 道之虚实第一节 道之为活动第二节 道之虚实合第三节 道之隐显幽明第六章 道之人化第一节 人之独第二节 天人之辨第三节 立人极以相天第四节 相天归于复天第七章 道之历史性第一节 道与时、空第二节 道之开展为自然与人文之历史世界本编小结:道——王船山哲学的根本精神丙编比较篇:道的历史性与存在的历史性之比较第八章 王船山之道与海德格尔的此在第一节 “天地无心成化”而有的潜在历史性第二节 存在之思对形而上学的解构第三节 “人必有心而后相天”的生存历史性意识之显扬第四节 “此在”的历史性意识第五节 “与天同化”的生存历史性意识之澄明第六节 结论第九章 王船山之道与雅斯贝尔斯的生存第一节 对王船山所理解之“历史”概念的考察第二节 对雅斯贝尔斯所理解之“历史”概念的考察第三节 王船山所理解的人是“道德”的人第四节 雅斯贝尔斯所理解的人是“生存”的人第五节 王船山以“全其质”“备其文”为理想目标的刨化历史观第六节 雅斯贝尔斯所追求的是历史的重新统第七节 结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一后记二

章节摘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历史实际上被雅斯贝尔斯区分为三重意义上的历史。第一重是自然的历史,指当下已结束的一切,即过去在永恒自然界中无意识地反复发生的一切,人类无法知道它的起源和终点。它包括宇宙的历史和有了生命的历史。它是“史前史”即雅氏所说的绝对史前。第二重是有了人的历史,指的是人类的演化过程,包括人的生物进化和精神活动形成了文化遗产但没有构成文明的历史,它是“史前”即雅氏所云相对史前。第三重是真正的人类历史,在这段时期里,人类意识到自己就是历史。它指一切因精神而获得意义和具有历史性意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能通过自身获得人之为人的价值意义所在。在第二重历史中,人类繁衍,语言和神话形成,移民迁居和技术发明悄悄地传播。这是一个巨大缓慢的过程,但这一切都在无意识之中进行,人虽然有了意识,但并未自觉意识到真实自我的意识即并未意识到人之为人的真实意义所在,故仍然紧紧附属于自然。因此广义上第二重历史仍是自然历史。第三重历史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历史即真正的历史,人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存在及其价值意义,真实自我不时显现,不断得到实现。在时间之流中,它以文字记载为明确开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王船山道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