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粮食报告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启文  页数:4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共和国粮食报告》是国内第一部以文学报告共和国粮食六十年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粮食被置于天、地、人、时交织的立体系统,作者采取在时空中多重穿插的方式,以充满激情又富于理性的叙述,力图让中国粮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从不同的侧面呈现出来。作品纪录辉煌,也不刻意回避历史的曲折,客观公正地书写公共记忆,以期能为共和国六十年来的粮食之路留下一部有血有肉的形象史。  粮食是主题,但历史的主体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作者简介

  陈启文,男,1962年6月出生,湖南临湘人,大学毕业。曾供职于教育、文化、出版等部门。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 1983年开始创作,迄今已在《花城》《十月》《芙蓉》《山花》《大家》《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人民文学》《青年文学》等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约500余万字。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河床》、中篇小说《仿佛有风》《太平土》《白得耀眼的时间》《逆着时光的乡井》和散文随笔精选集《季节深处》等,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散文海外版》选载,入选过百余种国内外文学选本和文学排行榜。曾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第四届老舍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书籍目录

引子 人间食粮第一章 以“暴风骤雨”为背景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从南下到开国大土改终于有了自己的田啦第二章 流金岁月有了土地,也不是就有了一切流金岁月的黄金法则越迈越快的步伐第三章 问苍茫大地神话的诞生失重的土地别梦依稀咒逝川问苍茫大地正义与良知的实录叫一声农民太沉重第四章 复苏的田野天理与真理为了听到人民的声音日子里的日子第五章 最后的底线最后的底线大寨,中国农民的最后一机旗帜第六章 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太平口,那一座塔式方形碑问渠哪得清如许第七章 小岗村话语去小岗村的路有多远沉沦与觉醒到秋天来看收成小岗村话语小岗之路,还能走多远第八章 北大荒的太阳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把南泥湾搬到北大荒北大荒啊,北大荒北大荒的太阳第九章 当代神农与东方神稻袁隆平的那双眼睛谢华安的那双脚刘文炳的那双手第十章 谁在养活中国一滴露水养活一兜草走进中南海的种粮大户一个种粮大户的十万亩梦想第十一章 吃饭比上天重要吃饭比上天重要天下大命谁主沉浮瓶颈中的突围第十二章 跨越时空的透视地球人都懂得的道理东莞:非推广模式跨越时空的透视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以“暴风骤雨”为背景,  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  岁月,就像一部电影。这是一部遥远而熟悉的黑白电影,它曾经在我的童年反复放映。对于我,以及经历了或错过了那个时代的一代又一代人,它从来不属于艺术,而是真实的历史——  在黑暗中,一支队伍踏着暴风雨中的泥泞,向着一个北方的村庄摸索前行。然后是晦暗。你在他们行走的风声中,渐渐发现了大地最初的光泽。  在夜与昼的结合处,黎明即将降临……  在这充满镜头感的语言背后,真实的历史发生在1946年到1948年间。  随着当时的东北局从各军政机关抽调一万多名干部,奔赴东北平原和山地的各个村屯,一场新的战斗打响了,土改。在夜与昼的结合处慢慢浮现出来的那个村庄,也是我此刻正在走近的一个村庄,元宝村。从那个黎明开始,这个在现实中存续了数百年的东北小屯,将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另一种非凡的存在方式,这是我同乡的前辈作家周立波赋予它的意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随后改编的同名电影中的“元茂屯”。历史和文学共同选择了这样一个东北的村庄,一个介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村庄,现实中的元宝村,虚幻中的元茂屯,来共同担当一场划时代的伟大社会变革——土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周立波为我们抒写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神话,东北解放区大规模的土改,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开国大土改,就是在这里拉开了序幕。  这个季节,芒种刚过。东北的天气,一阵风雨,一阵阳光。早上我从市里出发时还下着雨,到了这里,阳光渐渐映红了农人的脸庞,也把进村的那座中国式城门照得一片金黄。城门背后,看上去就像一个隐藏的城堡,隐藏在丛林中。从城堡里面通向镇里的路上,有农用车、大卡车、摩托车、小轿车驶进驶出,还有北方的马车。这构成了一个奇特的画面,一个既保存了原始农耕文明的图腾而又充满了现代气息的乡村,逼真地呈现在我的面前,反差强烈,但又感觉到很和谐。我也早已习惯了中国这种从农业文明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农村。  路,是一条水泥路,很宽畅,人心里也宽畅。两边是电杆和漂亮的路灯,两行绿柳成荫,不像村路,像街道。城堡门口,一条河,元宝河很小,像江南的一条溪流,岸边是浓密的大柳树,柳丝儿低垂。清幽的河水,白云忽隐忽现,时时在变幻。天蓝得,让世间的一切都变成了多余的东西。  路上,人很少,除了进进出出的村里人,像我这样的外来人,没看见几个。  进入城堡,又是一座中国式牌楼,远远地,我就看见牌楼上赫然写着:中  国土改文化第一村。  我坦承,对这个地方,我很早就有一种强烈的向往。  自然,还是因为周立波和他的小说《暴风骤雨》。对于周立波的了解,还是在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上。非常巧的是,给我们讲述这门课程的,恰好是周立波的儿媳妇徐玉豪教授。她先生就是周立波的长子周健明,时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这让我有幸多次去这两位恩师家中请教,聆听他们讲起父亲周立波在东北参加土改的往事。而周健明本人也于1949年参加革命,他最早担任的职务是他家乡的区农民协会委员,也是当年的土改干部之一。通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个身影,由遥远,陌生,离我们越来越近。——那时的周立波正当壮年,意气风发,但他当时所扮演的角色,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作家,他在1946年从关内调往东北,担任当一时松江省委宣传处处长,随即便被抽调到土改第一线,担任元宝土改工作队副队长,也是东北解放区在农村第一线开展土地改革的成千上万的实施者之一。  现在,在周立波远离这个村庄六十多年之后,我一路寻访到了这里。  我奇怪地觉得,自己不是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子,而是一次重返。  现实中的元宝村,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尚志市境内。尚志市,原本叫珠河县。珠河,是松花江右岸的一条二级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西麓,一条全长不过百余公里的河流,流域面积却达到两千多平方公里。流域多为林区,又以盛产乌珠而闻名。查《珠河县志》: “乌珠河昔日产珠而光色黝暗,故称乌珠。”1946年冬天,珠河县第一次农工代表大会上,决定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的名字命名。是他,在这里最早点燃东北的抗日烽火。这里也是巾帼英烈赵一曼的故乡。然而,这血染的土地,在当年却是一望伤目的贫瘠。在广袤的东北大地,这里属于“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地。站在村口,向更深更远的天际望过去,可以隐约看见张广才岭西麓逶迤的山影,烟云浮动,仿佛无言地诉说着遥远年代的传说。  元宝村的得名,是因为屯北的一个酷似元宝状的小山。  据说,当年一群闯关东的穷汉子,衣衫褴褛地闯荡到这里,一个人忽然看见了什么,他站在远处用手指了指,元宝,你们看,那多像一个金元宝啊!  这个“金元宝”,让他们再也挪不开步了,他们觉得这是块可以从此让他们发家致富的土地,天生一个金元宝,于是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开荒种地,生儿育女。但历经数百年的开垦,这里依然是一个荒凉而寒苦的山区小屯,村里三四百户人家,就守着这个吃不得喝不得的“金元宝”,苦苦地挨着饿,忍受着漫长严冬的刺骨寒风,这日子也就潦倒不堪地一天天地苦挨着,居然也把日子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过了两百多年。  走近了,这是离村子最近的一座山,就在元宝村办公的广福楼和“暴风骤雨纪念馆”东头,几乎是挨着的。但这样一座很小的山,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南方的崇山峻岭里走来的湖南人,这山实在说不上是什么山,比丘陵还要矮小。不过,山上树木分外繁茂,隐约可见一方山亭,立于山巅。我想爬上去看看。走进树林中的一条小径,草莽幽深得让我有些畏惧。风也猛地刮了起来,一山的树木都开始摇晃。  我没敢再往上爬,只在山脚下,仰望着,许久。两百年风云变幻,这小山脚下的元宝村也早已换了人间。但无论怎么看,也实在看不出当年的元宝村是个田土很少的贫瘠山村,这里基本上还是平原,山很少,很小。站在我现在的这个位置,将目光向远方的天际延伸,可以可见一望无际的水稻田。东北夏天的秧田,如同南国的阳春,春意正酣,蛙声四起。这里的季节比南方要晚小半年,一年只种一茬水稻,看上去刚插秧不久,秧苗都已返青,但还遮不住黝黑的泥土。我估计,这些田土被开垦出来的历史也不算太长,最早的也是两百多年前那些闯关东的山东人开垦出来的。看得出,这土地就很肥沃,像东北大地一样肥沃。而这广袤而肥沃的土地,怎么就养不活元宝村的赵光腚们?难道只因为有了地主韩老六?  我脑子里一时生出了无数的念头,莫名的念头。  我在村街上转悠,下意识地觉得,这里还隐藏了那么多的传奇。  寻找过去是一种方式。.然而,在不断流逝的岁月中,真正的遗迹已难以寻觅。这里已找不到一条当年的老路,也找不到一家北方农人的院落。元宝村今天的富裕是实实在在的,在这里,城堡里,从村路到农舍,已经没有了一点村庄的模样,就像一个很时髦的别墅小区,水泥,瓷砖,鲜亮的现代涂料,铝合金的大玻璃窗,花木扶疏的庭院,连窗户上贴着的窗花,闻着都是新的。  我心里清楚,这里不再有六十多年前的暴风骤雨,风雨过后,只有雨声的回响,只有二十一世纪的阳光。  很想找个人问问当初的情形。现在要找到能够回忆起那段岁月的人越来越少了,六十多年前事,最少,也得七十多岁的人才会留下依稀的记忆。  村道上,我瞄见一个神色恍惚的老人,拄着一根像东北长烟杆似的拐杖,这个季节,他敞开的棉袄里还穿着夹袄,从元宝山那个方向一步一拐地走过来,走得很慢,比时间还慢。他头项一层白霜,在我的茫然里晃荡。这让我立刻感觉到了沧桑岁月的某种深度。  大爷,贵姓?我走过去搭讪,给他递烟。我渴望交谈。  老汉睁开眼看看我,应道,姓赵,免贵姓赵。又问老汉高寿?他说,快死了,奔八十了。他没接我的纸烟,开始抽他的烟锅,吧嗒吧嗒。但东北人豪爽的性情,很容易让他们打开话匣子。而这些当年闯关东的先民的后代,也似乎比久居一地的人更容易对一个陌生人敞开胸怀。我们的话题,在老汉的咳嗽声中,很快进入了我关注的那个年代——  六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天,在老北风连续刮了数日之后,一支穿着土黄色军装的队伍涉过刺骨冰凉的山溪水,然后顺着一条风尘仆仆的土路开进了元宝村。打头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屁股后面跟着个小卫兵,挎着盒子,还是个孩子哩,跑得屁颠屁颠的,盒子就在屁股后头晃荡。后来,元宝村人才知道,这个打头的小伙子姓萧,他是元宝村土改工作队的第一任队长,——萧洪达,后来还当了中央领导。这让我多少有些惊奇,我还以为《暴风骤雨》中的萧队长是个虚构的人物,没想到还是真人真事。为此,我还特别查证了一下,这个萧洪达萧队长,离休前是中纪委常委,他的履历上也千真万确地写着他担任过元宝土改工作队的第一任队长。人的一生很漫长,而他一直没有遗忘他曾经担任的这个职务,无疑也表明了这个职责的重要。  不过,在六十多年前他带着队伍第一次进驻元宝村时却并不受欢迎,村里人第一眼看见他们还挺惊骇,啊,粮子来了!他们干啥来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粮子来了没好事,肯定是征粮来了。别怪老百姓那时没觉悟,拉枪杆子的跟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台,随便找一个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问,哈样的粮子没见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共和国粮食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