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宁宁,等 编 页数:176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两门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中宣部、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基础”课教材进行了修订,以更充分地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映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反映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吸收高校师生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增强教材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基础”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在搞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知识的同时,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身体力行,努力把道德、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法律实践。 正是由于充分认识到“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根据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训教程》,作为国家统编教材的配套教材,供广大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和学习中选用。每章设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知识检测、阅读欣赏等部分。学习引导部分主要针对每章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方法进行解析和教导;疑难问题分析部分是对每章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力求难点热点选取准确,分析清楚透彻;案例分析部分选取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尤其是选取近年来很多新闻案例,配以简练到位的要点分析,以增强理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说服力、感染力;实践活动部分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提高自身修养;知识检测部分帮助学生检验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阅读欣赏部分名言荟萃、专文精选供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全书涵盖了统编教材的主要知识点,脉络清晰,在强调实践性的基础上,追求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内容概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训教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两门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就是其中之一。
书籍目录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知识检测阅读欣赏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024.知识检测阅读欣赏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知识检测阅读欣赏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知识检测阅读欣赏/068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知识检测阅读欣赏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知识检测阅读欣赏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知识检测阅读欣赏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知识检测阅读欣赏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建议知识检测阅读欣赏结束语 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学习引导疑难问题分析知识检测
章节摘录
2.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 中学时期,学生基本上生活在父母亲人身边,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能得到照顾,甚至连日常生活小事也有人包办。进入大学之后,同学们需要独立生活,有的同学还可能远离家乡,离开父母,需要独立处理好日常的衣食住行学等问题。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会很快适应这种生活,应对自如;自理能力弱的同学,则可能计划失当,顾此失彼。因此,在大学里,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又要在集体中学会独立生活。 3.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 中学时期,交往对象主要是学校的老师、同学,大家都处于同一地域,沟通较为容易;而大学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沟通的难度增加。中学生由于亲人的照顾和学习的压力,对交往的渴望不那么强烈;进入大学后,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求大学生独立、主动地建立起各种人际关系,交往的需要明显增强。 4.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在高考的压力下,同学们忙于应付高考,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课余活动的机会比较少。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正式组织,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种学生社团,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同学们的集体活动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同学问的情谊。 (二)要尽快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无论是学习、生活、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独立地走向社会。面对新的生活环境随时都会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需要去交往;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做;过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需要自己来解决。同学们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从依赖别人的生活方式转变为自立的生活方式。 2.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学们必须在各个方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尤其是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采取平等的态度。比如说,有的同学恃才傲物不屑与其地同学交流,而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能力较差而不敢交流,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我们失去很多相互交流的机会。 3.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在新的环境里要认清自己的实力或者说潜力,树立自信心。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的“位置”下降,这是环境因素的变化造成的,而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进入大学后,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谁能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好地扬长避短,更好地锻炼发展。即使在能力方面与别人存在差距,也要允许自己有一个逐渐追赶的过程。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