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王向清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08-01出版) 作者:王向清 页数:204 字数:238000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是我国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工人阶级的人类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历史观与价值论的统一,乃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因而能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成败得失的关键问题。而且,这一问题也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与中国传统哲学相会通、相融贯,以实现二者的真正合流,使中国哲学真正成为世界哲学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问题。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近30年来,我国的许多理论工作者,包括一大批专业哲学工作者和哲学家,曾为此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在这些有重要成就的专业哲学家当中,已故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冯契教授是较突出的一位。因此,王向清同志承担的湖南省教育厅“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课题及其作为这一课题结题成果的同名书稿,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热点问题的直接回应。它从分析冯契哲学贡献的个案人手,回答了诸如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类的理论问题。而且,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一部在有关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上具有一定范例意义的学术著作。粗读书稿,我以为本书有以下几点是值得特别注意的:1.从学术层面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条标准,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作了科学的阐释和明确的界定。我认为这种阐释和界定不仅是准确的,也是富有新意的。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两个层面:一是实践层面,二是学术层面。冯契在学术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方面,冯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创立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理论;另一方面,冯契建构了一个广义认识论的哲学体系——“智慧说”,指出,哲学不仅仅要从知识层面来把握认识论,还应该考查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此外,冯契还对逻辑思维能够把握宇宙的统一原理、发展法则、理想人格培养等问题作了探索。本书全面而又有重点地揭示了冯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特殊的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宝库。
作者简介
王向清,1960年12月生,湖南邵阳县人。1984年7月、1990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分别获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20
书籍目录
序引言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回顾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层面 二、李达、艾思奇、张岱年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步准备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杰出贡献第二章 冯契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独特创造 一、“智慧”说哲学体系建构的时代背景 二、“智慧”说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 三、“智慧”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 四、“智慧”说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第三章 冯契眼界中人的认识的形成过程 一、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 二、普遍必然的知识何以可能 三、真理的形成过程第四章 冯契对人的本质的新见解 一、人的本质是化天性为德性,德性复归天性的辩证统一 二、人的本质是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证结合 三、人的本质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 四、人的本质理论的思想渊源 五、冯契对人的本质的发展的阐释第五章 冯契的理想人格学说 一、冯契理想人格学说构建的理论前提 二、冯契理想人格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冯契理想人格学说的思想渊源 四、冯契理想人格学说的当代性与前瞻性第六章 冯契视域中的中国传统哲学 一、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泉 二、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把握中国传统哲学 三、强调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发展 四、站在哲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即唯物辩证法阶段回顾中国古代哲学第七章 冯契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解读和阐发 一、对毛泽东方法论的阐发 二、对毛泽东真理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三、对毛泽东自觉能动性思想的发挥与反思第八章 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理论 一、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根据 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制约因素 三、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阶段构成 四、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主要成果 五、对中国近代哲学革命一般成果的论述 六、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表现 七、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回顾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人中国的时候起,就存在着如何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包括了实践层面的中国化和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革命家、政治领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考察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科学地解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述成果由于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大众传媒的宣传而广为人知。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首先是指哲学工作者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积极成果为切入点,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包括内在结构和内容安排、范畴展开和命题阐释。其体系结构、内容安排、范畴展开和命题阐述应具有中国文化特点和中国气派;其次是指哲学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去解读中国传统哲学,使其可能适用现代社会需要的积极成果得到发展。相对而言,哲学界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要滞后些,具体表现为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历了哪些环节,取得了哪些成果等重大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探索。
后记
当这部书稿即将付梓时,本人从事冯契先生的哲学思想研究已近10年了。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作为他的学生,能有机会将先生的哲学思想介绍给学术界,是我莫大的荣幸。我的哲学学士学位和哲学硕士学位都是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的,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都曾聆听过冯契先生的教诲。求学期间,先生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已先后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正因为这样,那时,我以为先生仅仅是、或主要是一位哲学史家。1998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购买到了一套十卷本的《冯契文集》,通过研读,对先生建构的元哲学体系——“智慧”说即广义认识论的哲学体系——有了初步了解。随着学习的深入,感觉到这一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对于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值得研究、推荐的哲学体系。受上述感触的驱使,从1999年开始,本人就开始了探讨冯契先生哲学思想的历程,至今近10年,期间虽有徘徊,但总的来说还是坚持下来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国家级刊物4篇,一般的CSSCI来源刊物12篇。其代表作是发表在《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上的《冯契对人的本质的新见解》,发表在《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上的《论冯契的理想学说》,发表于《哲学动态》2006第5期上的《“智慧”说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等。2004年,我以“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题成功申报了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经过近三年的探索,课题论证方案的计划和目标已实现或基本实现,即将付梓的书稿正是这一项目的结题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方克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彭漪涟教授、杨国荣教授、高瑞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湘潭大学哲学系的李佑新教授为书稿的写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导师彭漪涟教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编辑推荐
《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全面而又有重点地揭示了冯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特殊的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宝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