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晨阳 编 页数:218
Tag标签:无
前言
得知晨阳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我作为她的导师,感到由衷高兴。 回想当年她入学时,就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在全年级里,年龄最小,但考试分数最高,而且,清秀、开朗、谦虚、淳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勤奋有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术的价值,选择了女性与媒介研究领域。该领域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但由于本土积累甚少,尤其是可资借鉴的实证研究成果极其缺乏,因此,难度很高。令人欣喜的是,晨阳不畏艰苦,勇于攀登,不负众望地、出色地达成了预期目标。 在我看来,这部佳作的突出优点有: 一、实证——如上所说,中国大陆的女性与媒介研究起步很晚,实证研究尤其匮乏。针对这一缺憾,晨阳博士刻苦地学习并有效地应用了实证研究方法,而且,从研究的需要出发,在本书中,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适当结合,采用了文献分析、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等多种具体方法,从而,使整个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获得了可靠保障。 二、全面——通常认为,研究的切入点宜小不宜大,实际上,“小”研究固然有利于向纵深发展,但容易产生“见木不见林”的问题;而“大”研究的价值就在于,把握全局,通观整体,“见木又见林”。
内容概要
本书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在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媒介市场化与大众文化世俗化背景下,以国家话语、商业力量、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力量、传统性别意识形态等多种力量的博弈、协商、组合为线索,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话语表达状况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立体化考察。内容涉及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剧、网络等。
作者简介
张晨阳:女,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2003-2006),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媒介与性别研究、受众研究及媒介文化研究。
书籍目录
序导论: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 第四节 研究线索、方法与结构第一章 中国媒介中社会性别话语的叙事背景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当代背景第二章 当代中国报纸中的社会性别话语 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内容分析结果 第三节 文本分析第三章 当代中国杂志中的社会性别话语 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内容分析结果 第三节 文本与意识形态分析第四章 当代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的社会性别话语 第一节 内地电影业:困境与突围 第二节 国家、民族与性别 第三节 商业娱乐电影中的性别论述 第四节 日常生活、平民阶层与性别叙事 第五节 女性电影的主体意识与自我救赎第五章 当代中国现实婚恋题材电视剧中的社会性别话语 第一节 女性与婚恋题材电视剧:为何关注 第二节 被揭示的家庭、性别与权益问题 第三节 经济结构变迁中的婚恋与性别 第四节 西方现代性想象中的模拟叙事与性别第六章 网络空间中的社会性别话语 第一节 网络:性别的乌托邦? 第二节 学术自觉行为:女性研究网站 第三节 民间自发行为:以关于“超女”李宇春的网络评论为例结语 大众传媒中社会性别话语的未来参考文献附录一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妇女与媒体”部分)附录二 大陆地区主要的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网站后记
章节摘录
“社会性别”是英文“gender一词的中文译名。有人主张把“gender”翻译成“性别”,有人主张翻译成“社会性别”。女性主义研究中的两个概念——“sex”和“gender”在英文中可都翻译成“性别”,后者则多用于指词语语法上的性别属性。但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这两个词被赋予新的含义而作为对比使用:sex指男女之间生理上的差异,这不是女性主义研究的重点。后者指由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所造成的社会性别差异,是女性主义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书采用“社会性别”之译名,以更好地突出和区分这一理论与传统观念对“性别”的认识的不同,以及其在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特殊意义。 “社会性别”概念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概念的源泉之一是《第二性》一书的作者西蒙娜·波伏娃等早期女权主义者在向性别差异本能(先天)论挑战时,对造成性别不平等、置女人于从属地位的男权社会构造进行的质疑。她们通过对欧美和非洲一些地区进行的人类文化学考察,论证了男女性别的分工和差异是由社会文化建构的,是在男性处于优越位置的社会建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虽然波伏娃没有直接使用这一用语(她用法语写作),但她的“女人是被塑造的”著名观点成了其后女性主义性别概念的核心思想源泉。最先在社会学领域中对性别进行研究的是安·奥克利。她在1972年发表的著作《性别、社会性别与社会》中,首先对“sex”和“gender”作出划分,认为性别(sex)是生物性、生理性的,而社会性别(gender)是文化性的,所以,性别分工并不是由男女生物学上的差别决定的自然体,而是社会有意造成的性别不对等的社会规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