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采访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曾祥敏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本书可供研究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的专业人士参考,也适合于对气候变化和产业低碳化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曾祥敏,四川成都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编辑教研室主任,《现代传播》特约编辑。1995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获本科学士学位。1997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攻读电视新闻方向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传媒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2001年9月,赴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进修。2005年8月-2006年8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2007年9月,澳大利亚悉尼“2007AFEC未来之声(Voice0f the Future for APEC)”中国代表团带队教师。2004年,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工作组成员(主席宣传咨询顾问)。主要讲授课程:《电视采访》《影视观念探悉——拉片》《电视新闻》。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三节 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第二章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的史实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成因    第三节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 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  第一节 碳的存量、循环与计算  第二节 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第四章 低碳能源与低碳产业  第一节 能源低碳化发展  第二节 产业低碳化发展  第三节  能源使用与产业变革的关系  第四节 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第五章  国际政治与低碳经济发展透视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国际政治重建    第二节  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第三节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主要成果及未来展望  第四节  中国的国际定位第六章 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  第一节 中国碳排放  第二节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  第三节 能源产业低碳化第七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中国未来中长期碳排放目标  第二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第八章 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在每次采访之后,记者应该会心怀这样的感想:哦,原来人是这样的。因此,对人的探求将贯穿本书所提及的所有采访方式与技巧中,这也应该是电视记者在采访中一以贯之的核心。电视采访的技巧何在?电视采访发挥了电视媒介的技术特性,在其追寻事件真相、探究心理的过程中,自然体现了电视媒介自身的技巧和采访特点。我们在学习这些技巧的时候,应着重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技巧是手段,技巧是服务。事件与人是中心,电视采访技巧只是为刻画事件和事件中的人所服务的手段。直观形象的画面表现(声画一体)、细节的展示与刻画、非语言符号的表现和访谈中的交流技巧等等都是为了更好地获得信息,更真实地还原事件真相,更深入地体察人的心理。试想有多少次重大的突发事件报道,正是由于电视记者沉迷于技巧,而丢失了对事件的真实抓取。类似案例有1997年香港回归直播报道中中英军队交接管辖权的场面,由于记者在现场过多地推拉摇移镜头,使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场面变得琐碎而模糊。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要思考谁是新闻的主角。在真实的事件与人面前,任何一种多余的技巧都是苍白与无力的。忠实地用摄像机记录下事件,就是最大的成功。第二,技巧至简原则。古人日:“大道至简。”①对采访技巧的把握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是从简单到繁复再到简洁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美国剧作家大卫·马梅(David Mamel)说:“艺术家的任务是把最简单的技术学得完美,而不是去学太多的技术。如此才可以使困难的事变得容易,容易的事变成习惯,习惯的事因此可以变得更加美妙。”②美国军方有一句用词简单、含义深刻的话,“重要的事总是简单的”(The important things are always simple)。古今中外,这些颇具辩证思维的哲理性表述为我们把握与运用电视采访技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向指导。作为电视专业的学生,我们都渴望迅速获得本专业的特有技能与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但是,我们要意识到,技巧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技巧是基础,每一位本专业学生都能很快地掌握,而决定未来职业的要义恰恰不在此。所谓功夫在诗外,熟练的技巧后面是丰富的人文内涵。切记,不要让过多的技巧干扰观众对事件与人的理解。

后记

2004年,我作为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工作组成员,承担了为大会主席、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章新胜做新闻宣传策划的工作。在一次席间,章部长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电视采访是什么,我当时无言以对,因为,单从学理上去阐释电视采访显然不是最佳答案。现在,当我完成这本教材以后,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人”。电视采访是人性探求的形象艺术。本书一再提及电视采访的核心是“人”,“人”是新闻的理由,“人”是贯穿本书写作思想的核心概念。所有采访与讲故事的技巧都不过是为了更真实地展现事件,展现事件背后的人。因此,在电视采访课程的学习、实践创作乃至以后的工作中,对人的理解、对人性的揣摩都应该成为采访准备与实施的重点。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授课教案整理而成,在撰写过程中,作者尽量从电视媒介的传播特点出发来结构全书的体例、具体的采访理论和采访方法。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一以贯之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认识电视的媒介优势,掌握电视媒介的采访与传播规律。因此,在撰写过程中省略了较多一般性的采访理论和采访技巧,而着重论及电视采访的特有方式和技巧。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着重选用近五年来中国电视媒体名牌栏目的案例,但同时也保留了一些经典获奖节目案例。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叶凤英教授、赵淑萍教授,她们对中国《电视采访》课程的教学体系和课程架构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本书在撰写过程中也参考和借鉴了她们已有的成果。同时,特别感谢中央电视台陆幽女士,她与我分享了许多大型体育赛事出镜报道的经验;感谢中央电视台刘文先生,他为本书提供了许多一线创作的经验和照片资料;感谢中央电视台王猛先生、武卿女士,他们为本教材提供了一线操作的策划案;感谢《香港十年》、《澳门十年》编导李侠先生,他与我分享了这两部纪录片采访创作的经验。感谢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BS)~60分钟》原主持人迈克·华莱士,他在88岁高龄、在百忙之中还接受我的采访并以其自传相赠,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感谢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洛杉矶分台李若先生,他为本书提供了部分照片资料;感谢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原制作人斯蒂芬·谢帕德先生,在与他连续两次合作举办“中美深度报道高级讲习班”期间,他所带来的许多节目创作理念令我受益匪浅。感谢本书责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刘大年先生,在他的督促之下,本书才得以按时完成。特别感谢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李葚同学,她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本书做了详细校对。

编辑推荐

《电视采访(第2版)》:21世纪广播电视专业实用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电视采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擦擦擦巴巴爸爸啊啊啊啊
  •   居然换了教材,然后没通知
  •   职业需要职业需要职业需要职业需要
  •   还没用,新书
  •   课本丢了 被催只好再买一本了
  •   上过曾老师的课,没想到他的书也一样精彩!
  •   这本书和电视新闻学一起看的,深入浅出,写的不错,喜欢
  •   在阅读中,讲的不错!
  •   很不错,封皮很好看,喜欢
  •   结构有层次,思路清晰,分析深入,将作者自身的从业经历获得的感悟与理论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独到的见解,能给读者带来很多收获和体会~且文章深入浅出,即使是新闻专业的初学者也能十分顺畅的读下来,体会到电视采访这门学科的活力和乐趣~而作者国外留学的经历也让这本书的视野更为宽阔,多了比较的视角~是一本适合不同领域的人阅读的书籍~
  •   采访是一门实践中的艺术,把它的规律、方法和经验通过纸面文字表述得如此生动着实不易,看书的过程中代入感很强,会联想到很多实际中的画面,对我这种刚入行的新手来说简直是必备读物,推荐所有爱这一行的朋友一读,读完记得分享心得呀~
  •   这本书i对于电视采访剖析的十分清晰易懂,既有理论式的概括,还加入了很多的例子。作者的文笔也还不错,不太像一般的理论书籍,还挺能让人读下去的。
  •   受益匪浅!曾老师的书观点很新啊
  •   因为是对照着≪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起阅读的,所以这本书就显得略为弱了点,主要差距大概就在于语言组织和抓住学生上。不过要用书本教学电视艺术技术本身就有难度。抛开形式看内容,很有用的教材。
  •   发货快,质量不错。孩子觉得很好。
  •   也是在书店看好了,到卓越来买的,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