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荣荣 页数:197
前言
社会心理学视阈下媒体责任的再思考 大众传媒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资讯的灌输,更是文化信仰的渗透,在人们进行价值判断时,无不附着着媒体施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民族气质与社会心理。因此,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众传媒应该具备前瞻意识、人性色彩和社会担当,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研究者则应该洞悉社会问题,体恤民生民情,并且能够勇敢而高亢地表态。荣荣的专著《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正是基于对社会问题的考察而对媒体责任与使命的深刻反思,而这种思考亦是在对受众心理层面展开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的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本土特色,作者选取了“大学生就业”这一严峻且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从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叉角度进行研究。
内容概要
《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从心理学和传播学交叉研究的角度,选取当前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分析了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影响。《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综合使用量化与质化的研究方法,对媒介中的大学生就业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并测量了大学生对相关报道的态度。结合上述调查,分析了社会问题报道带来的社会效果,并对我国社会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最后提出了受众心理引导的策略。
作者简介
荣荣,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思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现于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传播心理学等。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选题的提出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一、选题的时代背景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背景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现实意义第三节 本选题研究现状一、社会问题的界定二、社会问题报道的研究三、媒体与受众关系研究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一、研究方法二、研究结构与预期目标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问题”的框架报道分析第一节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一、理论背景二、研究方法:内容分析第二节 媒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建构一、研究程序二、研究发现与分析第三节 结论与分析一、媒体立场:大学生媒体地位仍然被动二、舆论总量:整体不足,消极报道比重偏大三、媒介议题:政府与大学生之间的报道真空四、报道方式:接近性较差,服务性信息缺乏五、话语方式:放大社会偏见第三章 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第一节 理论背景一、大众媒介与受众认知的互动二、社会建构论三、议程设置理论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程序一、问卷调查法二、访谈法第三节 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一、媒介使用情况二、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使用情况三、媒介期待四、小结第四节 大学生对媒介就业报道议题的认知情况一、议题认知情况二、就业政策与择业意向三、小结第五节 大学生对媒介就业报道的态度分析一、大学生对就业报道的态度的评价维度二、量表的设计与检验三、研究发现四、小结第六节 访谈:大学生就业报道与受众心理一、对应届生的调查二、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三、对应届毕业生家长的调查四、对媒体记者的调查(参考)五、小结第七节 总结与分析一、受众个人因素二、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第四章 社会问题报道过程中的受众心理引导策略分析第一节 社会问题报道的社会效果分析一、构建社会认知图示,形成社会认同二、加剧社会偏见和认知不协调第二节 我国社会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一、报道结构失衡二、对社会问题认识“不到位”、缺乏预警能力三、先入之见影响解释公正性,话语官方化影响受众接受心理第三节 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引导策略分析一、社会问题报道中媒介的角色定位二、社会问题报道的受众心理引导策略第五章 总结与评价第一节 总结一、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问题”的框架报道分析二、就业问题报道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三、社会问题报道过程中的受众心理引导策略分析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一、交叉研究视角二、对媒介中社会问题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三、将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一、对社会问题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应进一步做话语分析二、问卷调查的样本采集还不够合理三、访谈的层次不够全面、内容不够丰满第四节 今后的研究方向一、建构社会问题报道的研究模型二、不断探讨更为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参考文献附录一 2007年天津媒体大学生就业报道统计表附录二 2008年天津媒体大学生就业报道统计表附录三 大学生对媒介就业问题报道的态度调查问卷后记
章节摘录
在理论方面,崔欣(2006)认为,社会问题可以直接反映人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和结构变动的特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人们可以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也可以更有效地通过行动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对社会问题的界定、阐释和干预,不仅是社会学家的基本任务,也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重要实践活动。靖鸣(2004)分析了社会问题报道的特征,认为其除了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外,还因社会问题的特殊性而具有社会性、负向性、震撼性等独特之处。林靖(2006)则从报道行为的角度提出,社会问题报道的出发点是对人的关注,过程是对人的关怀,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应将人文精神贯穿到整个社会问题报道中在实践中,媒体对社会问题也给予较高的关注,很多学者就社会问题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三农问题、艾滋病问题和房地产问题报道的研究上。如《地方报如何做好“三农”报道》(刘晓,2006),《农民工负面报道的第三人效果》(王正祥,2007)《新闻媒体“三农问题”报道的思考》(王学义,2007),《媒介艾滋病报道内容分析:一个健康传播学的视角》(张自力,2004),《国内媒体同性恋报道现状分析》(彭薇,2006),《理性光芒和民生关照——谈宏观调控时期的房地产报道》(王蔚,2007)等。这些研究成果大多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相关问题的媒体报道进行总结归类,并针对媒体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新闻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指导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由媒体功能和责任所决定,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不乏学者持这样的观点,即媒体为大量的受众提供和建构社会问题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多重而复杂的影响,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这往往是负面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