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之辨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远  页数:204  
Tag标签:无  

前言

  历史有什么用?伟大的年鉴学派历史学家马洛·布洛赫的小儿子曾经这样问他。这个问题也时常困扰我。  自大学开始,以工科的学科背景,却误入史学一途,蓦然间,已过十年。十年间思想几度转变,回首起来,不禁感慨系之。初入史学之时,思想颇受时贤影响,重理念,讲关怀,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为圭臬,以“思想启蒙”为己任。虽自谓“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但是诚如孔庆东所言,当时的所谓“独立思想,自由精神”,不过是“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都在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的时候, ‘独立’已经异化,已经成为随俗。”而“真正的独立有一个简单的标志,就是你的周围的人不赞同你,包括你的导师、学生。”

内容概要

这本历史文化随笔集,所涉人物多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思想犀利,文笔活泼,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涉及著名历史学者陈远对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内最为热门的书籍品评、对近现代人物如冯友兰、梁漱溟等先生的重新评价、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以及陈远与众多学界前辈的交往。在这些看似连贯性不强的文章中,一以贯之的是陈远对于社会沉甸甸的人文关怀。正如此书书名所揭示的一样,所有问题最为核心的是,道器之辨。

作者简介

陈远,学者。1978年生于河北武强,就读于河北科技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报社编辑、记者职业,同时进行民国史研究。现居北京,任职于《新京报》。多年来关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化生态变迁、知识分子研究等题目,近年来主要从事燕京大学的史料收集以及相关研究,另外则侧重于重新构建民国史体系。文章散见于《随笔》、《温故》、“南方周末》,并数次被《新华文摘》转载,作品被多家选本选录。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传》、《逝者如斯未尝往》、《逝去的大学》(编著)、《斯人不在》(编著)。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所读 当代学术史上的两种姿态 胡适的酒杯,邵建的块垒 李零的减法 李零:替人读书 娓娓道来  别开生面 两相比较读《家书》 家书中的历史 杨天石的方法 蒋介石:总统原来是常人 在学术与气节的跷跷板上 知道的和说出的 李新回忆录的一致与不一致  人间正道是沧桑 知识分子有了钱之后 学术圈是个大江湖 被错过的胡适之 人文的路径第二辑 所识  蔡元培为什么能够做成最成功的教育家新解  蒋梦麟:联合中的现实考虑  梅贻琦:西南联大的真正掌舵人  梁漱溟的骨气和底气  李泽厚:不要拿《论语》来掩盖现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  余英时:《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重温李泽厚  北大几段走麦城的经历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北大周年校庆的反思  黄侃的性情和段子 第三辑 所议  中学西学,何为体,何为用  香港为什么没有公共知识分子  重新理解启蒙  仅有理念是不够的  茉莉花与索尔仁尼琴  对“大师”和“诺贝尔文学奖”要有平常心  由燕京大学想到的  “北大是常为新的”新解  西南联大:不是最好的学校  收藏无道惟术而已  教师应该有按照自己兴趣教学生的自由  《论语》热,何处最吃紧  从儒学的内在理路谈于丹产生的必然  我说过余英时支持于丹吗  国家图书馆,你什么时候能不让读者失望?  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周长城事件  安居、乐业,才有和谐 第四辑 所记  狂狷黄永厚  拔地苍松有远声  “只要有学泰兄在,就绝对不会冷场”  “私人遭遇如何成为公共事件”  附:谢泳先生回信  古道热肠,我于老范见之  香港遇倪匡  陈之藩的寂寞  王芝琛的心愿

章节摘录

  第一辑 所读  当代学术史上的两种姿态  《万古江河》刚出版的时候,和许倬云先生聊天,许先生说那本书“不是当一个研究工作”,而是为“把年轻人的注意力和志向拉起来”,以图史学的繁荣,《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组织》、《从历史看领导》以及这本《从历史看时代转移》,都可以看做是许先生“普及历史工作”的一部分。所不同者,许先生的普及并非历史知识的普及,而是凝集他一生治学经验的学术思考成果。语言一如以前许先生的著作深入浅出,读来让人受益。  在《时代转移的诸种因素》这一章中,许先生谈到韦伯,说:“韦伯与马克思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也重视经济,但是由于它探讨的范围很广,所以我们很难将他归类为经济学家或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他所提出来的每个课题都不容我们忽视……”。这句话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我认为在这句话中包含了许先生的“夫子自道”。1950年代,许先生曾经在芝加哥大学求学,当时韦伯理论正好在那里传播开来,匹兹堡大学也因此迅速成为韦伯理论传播的大本营。许先生身处其中,必然受到这种风潮影响。体现在治学上,则形成了“拿历史当材料,拿别的学科当工具”的局面。所以有的时候读许先生的著作,也拿不准他到底是什么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抑或社会学家?不好说。然而,正如许先生评价韦伯那样:“他所提出来的每个课题都不容我们忽视”。  与许先生可资比较的是许先生的老朋友余英时,虽然余英时先生在著作中也涉及韦伯,也涉商人精神,但是我还是要说余先生是位历史本位的历史学家,因为他的方法都是历史的。在《戴东原与清代考证学风》中,余先生先是指出一代考据大师戴震存有“义理的偏爱”,继而指出戴震存有“考证的压力”,经过这一番铺垫之后,余先生提出了问题:“思想家戴东原和考证家戴东原有没有紧张以至冲突的情形存在?”余先生得出结论,这种紧张是存在的。因为18世纪的学术风气正是重考据而轻义理的时代,考据学家对思想家非但不同情,而且还十分敌视。与戴震同时代的思想家章学诚一开始就是以思想家示人,在当时可谓是一种勇气。而一开始以考据家进入学术界并且被视为学术界考据家领袖的戴震,则不能不存在紧张和冲突。我同样把余先生的这段论述视为一种“夫子自道”。论述这个题目,非短篇所能为之,仅在此提出,以便有心人留意。  我更感兴趣的则是,许余这两位老朋友,一位跨越了历史的疆界,却不妨碍他是一位历史主义者;一位是史学界领军式人物,固守着历史的疆界,内心却渴望冲破这一藩篱。这两种姿态,我想会是将来学术史上最具典型的两种姿态。  胡适的酒杯,邵建的块垒  1  我常常在不同的场合提起胡适。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世纪,没有哪个人像胡适这样大名鼎鼎:自1917年与陈独秀一起倡导白话文暴得大名,胡博士就一直处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誉也随之,谤也随之。如果按照时间表把世人对于胡适的评价梳理一下,会发现,世人的口风也如同李零先生在《丧家狗》中提及的人们对于《论语》的评价一样,像是“翻烙饼”,一会翻过来,一会调过去。盛名之时,举世咸道:“我的朋友胡适之(胡适,字适之)”;遭厄之际,“举国上下共讨之”。胡适本人对此大概是有所预感,所以在生前就说过这样的话:“我的相很难画”。这样一个人,想让人不议论,都难。  我还常常在不同的场合提到邵建。邵建给我的印象是在两篇文章中得以定格的,一篇是《事出刘文典》,另一篇是《勇于不敢》。凭着这两篇文章我把邵建定义为中国当代学者中运用历史学方式将个人主义表达得最清晰的表述者。《事出刘文典》被认为是厘清围绕着胡适和鲁迅发生的种种误解的最好的文字。 《勇于不敢》说的是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这是胡适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说句带点感情色彩的话,听多了学界陈义甚高的声音,邵建对于“负责任”和“不负责任”的考究,我喜欢。但是这种基于底线的叙述的声音是微弱的,甚至招致“同一战壕”里的人的不满。  现在,邵建和胡适联系在了一起,他写了一本胡适的传记《瞧,这人》,副题是《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1891——1927)》。  关于胡适的各种传记,是在我的书架中所占比例最重的一类图书之一,所以当我知道邵建开始写胡适传的时候,我多少抱有几分的幸灾乐祸:那么多的胡适研究摆在前面,邵建,你要想推陈出新,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不过,读完之后,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落空了。在胡适研究上,邵建走了另外一条道路,他不是在做关于胡适的学术研究,而是关于胡适的再阐释。此胡适传非学术的胡适传,而是思想的胡适传。  依托胡适的日记、书信和年谱,邵建把胡适抽离出来,抽离成一个文化符号,邵建所关注的是这个文化符号的言论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或者说文化遗产。在这里,胡适的酒杯里,装满的其实是邵建的块垒。譬如书中第二部分《负笈北美》的第三小节《“民有、民治、民享”》,事出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的一次演说,其原文为“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这句话被梁任公视为不可翻译的名句,也深为胡适所折服,不过翻译了两次,都不满意,及至孙中山,这句话才被传神地定格为“民有、民治、民享”,也即“三民主义”的发端。邵建关注的显然不是胡适翻译两次而不满的经历,而是由“民治”所引申出来的“程序正义”和“目的正义”的问题。在同一部分的第七小节《民权政治的“初步”》中,邵建再次谈到了程序正义,不过,这一次他的笔尖一荡,转而又荡到“技术理性”上面去了。翻开邵氏胡适传,此类叙述比比皆是。从文化理念上讲,我与邵建一脉相通,对于这些理念也十分赞同。不过,我也有迷惑,那就是胡适的酒杯,究竟能否装得下邵建的块垒?负笈北美时期的少年胡适,在心灵上到底有几分与现在人过中年的邵建相通?面对“程序正义”、“目的正义”以及“技术理性”这些现代学术术语,留胡适是否会一脸茫然?这大概是我的苛求了,因为邵建的块垒,不是他个人的块垒,而是当今我们这个社会所面对的块垒,邵建的这番话,也不是说给胡适听的,而是说给我们这些活在当下这个世界的人们听的。这块垒,浇得痛快!  2  忽然想起了1987年出版的《人间鲁迅》,那时我年纪尚小,得知这本引得一时纸贵的书,已经是后来的事情。后来读及,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作者林贤治的笔法,笔尖随鲁迅的是非荡来荡去,“以鲁迅之是为是,以鲁迅之非为非”。若说邵建此书以胡适之是为是,以胡适之非为非,邵建大概是不同意的。确实,书中对于胡适的指摘并不少,例子不用多举,有心人阅读时很容易就会发现。  不过,读完此书,我还是有此感觉。且听我说上一二。  书中对于胡适的判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以胡适之是为是,以胡适之非为非,其二是不以胡适之是为是,而有自己的判断。这两种情况又可以做一番分析,每当邵建回到历史的情境时,其是非标准是按照胡适的是非来划分的,比如书中第三部分第十小节《枕上炸弹诗》中,提及胡适的“炸弹诗”以及革命诗,邵建虽然认为“这是胡适一生中的稀奇”,但同时又说:“也是30岁的他未泯的血性”。这样饱含情感的文字,似曾相识,没错,就是林贤治的《人间鲁迅》。历史多么意味深长和摇曳多姿,胡适和鲁迅这一对“冤家”,在多半个世纪之后,分别有了这样的一本传记。  不以胡适之是为是者,也为数不少,比如书中第二部分第十小节《世界公民》中,关于胡适对于世界公民的认识的反复,邵建论道:“其实胡适是对的。他反对的不是爱国,而是国家主义……”胡适自己认为不对的,邵建却认为是对的。考察起来,两个人都没有错,只不过,时空不同了而已。在90年前,胡适有那样的认识,已经难得,他显然没有置身于“国家主义”这一类的语境当中。放眼今天,邵建所言当然也没有错。不过,我们品评历史人物,最好还是回到历史的情境之中好,至少在这件事上,我更认同胡适自己的说法。  说到胡适的是非,顺便说说胡适的选择。对于胡适,我曾经说过一段这样大不敬的话:“就学术水平来讲,胡适在其同时代人当中是极其一般的。胡适的伟大,在于其人,在于他在激变时代每每做出的理性的选择。”在我看来,胡适早年的暴得大名,不过是因缘际会,而在其成就大名之后的中年之际,每一次的选择对于我们如今的警示意义更大。可惜的是,我在各种版本的胡适传中少有看到对于胡适的选择用浓墨重笔的,即使有,也都是抱着批判的态度,不疼不痒地说上几句。

编辑推荐

  除了个人魅力,蔡元培为什么能成为民国教育史上最成功的教育家?其中秘密何在?梁漱溟为什么敢冲撞毛泽东?熊庆来为什么和潘光旦争吵?香港为什么没有公共知识分子?《论语》为什么热?翻开此书,和学者陈远一起探寻文化的真相吧。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道器之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器之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好,学到过去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   书名很大,内容一般,还是有些肤浅。但以78年生人的作者而言亦属难能可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