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武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03出版) 作者:武光 页数:278
Tag标签:无
前言
武光老已是96岁高龄的人,可是,他仍然和青年人一样,上班,在办公室学习思考。同他一个办公室的其他人,先后都走了,他仍然坚守着岗位。办公室墙上挂着头戴八角帽的毛主席像,凝聚着老人一生的理想、信念和最美好的情操。“七一”前夕,老人给我送来他的一部书稿,要我帮他审阅修改。我一看,是他曾经出版的《冬夜战歌》。这次修订,去掉了《奔赴敌后》一章,增加了《白区(敌区)的秘密工作技术》一章。单就这个修订,我已看出老人是想将抗日斗争和地下革命斗争区别开来,在书的内容结构上才显得协调一些。读罢书稿,我掩卷长思,这实在是一部难得的革命教币斗书啊!说它难得,首先就在于它不是一般的回忆录,不是固守在民主革命的高度回忆(炫耀)自己的革命历程,而是站在社会主义的高度有选择地回忆自己的革命历程。凡是有这个觉悟的同志,读这部书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书中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情操。这大概和作者在继续革命的历程上的坚定步伐分不开。试想,一个刚满16岁的小学生,居然当上了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和宣传部长,并利用这个职位,办起了店员工人学习班,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当敌人发现后,他毫不吝惜月薪40块白洋的优厚待遇,只身秘密地跑到北平(今北京)。在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屠杀共产党的政治形势下,经千难万险找到地下党组织,以拉洋车作掩护,走上了以革命为职业的道路。读者读到此,能不为这位老人少年时代的惊人选择而震撼吗?敌人的监狱是共产党人的特殊学校。作者在监狱里,把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研究成的,敌人看不懂的符号(新文字)写在用玉米粥糊成的一把纸扇上,挂在席边墙上,天天看;他甚至做起了类似宗教的仪式,每夜在入睡前,躺在席上先将双手紧握,举过头顶,心中默默念道:“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主义必胜。”作者说:“我觉得这种举动并不可笑,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对党的忠诚,对马列主义真诚信仰的表现。”试想,有了这样如钢似铁的信忿,敌人能摧毁得了吗?在革命阵营能否经得起一时的委屈,对革命者的考验也是很严峻的。作者从北平出了监狱,在敌人机枪的扫射下,平安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经介绍到党中央办的青训班学习。他要求到延安去,因一时无人证明他在监狱的表现,连曾经给他做过假妻子的同志,都没法证明他在狱中的情况,他竟被给了一元钱,要他离开青训班,是死是活一概不管。他面对这一元钱,心如刀割,周身凉彻。但革命的信念,又一次使他鼓起勇气去找党。他说:“青训班对我的冷遇,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你们这里不相信我,无人证明我,我要到抗战的火线上去,在与敌人的生死搏斗中,让铁和火来证明我是不是党的忠诚的儿子。”他挥泪告别了青训班,到山西抗战前线去了。每每读到这些地方,我不但自问:自己会是什么表现,还联想到老人在“文革”中因王光美问题被错打成“美国战略情报局的大特务”,关了7年半监狱,流放了3年半,而老人始终信念不变;新时期,面对现实社会,又能写出广为传播的《公字诗》(附后),传抄在南街村的墙壁上,这一切,难道不是信念的一以贯之吗?说它难得,还在于它真实可信。和有些人的回忆录不同,它不是捉刀代笔,充满渲染和编造。正如作者在原版《后记》里说的,他是抱着“但写真情与实境,任它埋没与流传”的态度来写这部书的。而且是在革命胜利以后才动笔写成的,虽经“文革”砸抄,几乎丢掉,所幸又回到作者手里,几经修改,“真情与实境”依然保留着。现在人们都说革命者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很难。可是,在书中,当年老人在北平昕组织安排,为革命去做拉洋车工人的工作,甘做一名“祥子”,和洋车工人一样奔波在北平街头。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部分洋车工人组织起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监狱生活在作者笔下也写得楚楚动人。一群共产党人在敌人的囚笼里,为了生存用绝食和敌人斗争;为了迎接胜利的明天,学习各种知识:为了开展狱中活动,创造了利用暖气片“打电话”和“打电报”的办法,互相传递革命者的心声。为了秘密记载自己的思想和事情,又使敌人无法破译,作者费尽心思创造了一套“速记法”(新文字)。特别是书中写了一些和叛徒以及叛徒哲学的斗争,把革命者的革命气节写得凛然动人。在狱中,也有个别同志提出:“只有出去才能革命,不出去怎么革命。”大家一致认定:“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宁可坐穿牢底,坐到日月无光。”在阶级立场上、在革命意志和革命气节上决不能后退分毫。在大街上,遇到叛徒,瞧其眼神,可看出他将羞愧一生。这些描写,都使人看后,心魄为之一动。总之,这部书既有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的感召力,又写出了当年地下革命活动的做法,借以说明地下革命斗争的艰难险阻,非同一般。它充分说明了一个从小就决心献身革命的人,只要树立起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他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就像老人现在这样光彩照人。
内容概要
《冬夜战歌(修订版)》包括三篇:一、《冬夜战歌》。描写了1930年代初期,作者在北平市的地下革命活动及在敌人监狱中的斗争生活。二、《白区(敌区)的秘密工作技术》。三、《日本投降前后党在北平的地下工作》。记叙了我党为接管北平所做的种种努力和斗争。《冬夜战歌(修订版)》涉及内容广泛,史料丰富,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益读物,对纠正当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是一本有益的教材。
作者简介
武光,1912年生,河北省深泽县人,汉族,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共青团北平市委书记(1931年),中共直中特委委员,共青团直中特委书记(1932年),中共乡吉特委书记(1937年),延安马列学院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1940年),中共平北地委副书记(1942年),中共冀察区党委城工部长(1944年),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1945年),中共察哈尔省委组织部部长(1946年冬),中共晋察冀二地委书记(1947年),中共晋中区党委副书记(1948年),中共湖南省委委员、长沙地委书记(1949年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粤西区党委书记(1951年),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粤西区党委第一书记(1952年),中共北京航空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54年),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人委(政府)第一副主席(1963年),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1979年),中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人大常委副主任(1982年)。曾坐监狱:国民党监狱5年(1932年12月11日—1937年10月底),四人帮监狱7年半(1967年11月—1975年5月),流放3年半(1975年5月—1978年12月)。
书籍目录
一、冬夜战歌——共青团北平地下活动片断写在前面的话上篇第一章 黑夜探索光明一 雨露二 党外的“布尔什维克”三 出走第二章 地下革命斗争的开端一 刘泽如二 寻觅三 试笔四 参加红色革命互济会五 回乡六 爱情第三章 “洋车夫"和“大学生”一 化装二 考验三 新车夫的困难四 一块银元险惹风波五 街头惨景六 洋车夫的贫民窟七 打警察八 做洋车夫工作的困难九 “洋车夫”听汇报十 “洋车夫”的一天第四章 让劳动人民知道共产党一 粉笔生辉二 传单天地三 飞行集会四 巧组游行五 星火第五章 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壮大成长一 发展组织二 支部生活三 派遣和打入四 团内教育五 共青团员的个人生活第六章 难忘的战斗一 怒打《万人敌》二 轰打艾迪博士三 砸国民党市党部第七章 抗日怒涛一 南下示威之前二 “示威”和“请愿”三 车站斗争四 特务破坏五 南京政府的恐慌六 各地抗日学生汇聚南京七 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的战斗八 要求释放被捕的同学九 捣毁国民党中央日报社十 蒋介石下野十一 押送回境十二 薛声豫十三 “九一八”革命抗日的火种不灭第八章 营救一 紧急转移二 探监三 营救四 假夫妻五 除夕之夜下篇第一章 被捕入狱一 布置保定第二师范的斗争二 被捕三 初入牢笼四 难忘的除夕夜五 囚所偶会六 审判第二章 在铁牢中一 酝酿绝食二 斗争就是生活三 为着明天四 战斗堡垒五 党的关怀六 狱中新闻七 卢沟桥的炮声第三章 苦寻母亲一 小鸟出笼二 逃出虎口三 济南告急四 一元钱驱之天涯五 归母怀抱六 继续走上新的革命战场附录一 “九一八”事变前后北平共青团组织的变动情况附录二 有共青团员参加领导的各革命群众组织附录三 拼音新文字附录四 河北高等法院刑事判决书附录五 天津《庸报》文章(民国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附录六 武光刚直不阿智斗国民党法官附录七 “九一八”前后河北党团的组织情况和北平的青年运动二、白区(敌区)的秘密工作技术第一节 白区(敌区)的秘密工作第二节 在白区(敌区)领导群众斗争的原则三、日本投降前后,党在北平的地下工作(一)(二)(三)附录 北平工作简报读后感后记(原版)后记(修订版)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地下革命斗争的开端一 刘泽如火车在晨曦中到达了北平前门车站。我一下火车,映人眼帘的是人声鼎沸、万头攒动的人群,像一条黑色的河,缓缓地向出口流去。我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人,我已进入新天地,精神格外振奋。出站后,雇了一辆洋车,直奔德胜门内羊房胡同36号刘泽如的寓所。坐在洋车上,我无心看马路两旁的街景,心里只想着见到刘泽如说什么?说到北平来干什么?……我很顺利地找到了刘泽如,他一点儿也不像我原来所想的那样——典雅的学生模样。相反,他衣着朴素、举止稳重,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兄长。他的老家在农村,北平只他一人。我在他那里住了下来,很快就同他处熟了。他为人老实、正派,平时不多讲话,对党派没兴趣,不多谈政治。当时他在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工作。有时谈到他的业余研究题目则滔滔不绝。那时,他正业余研究“爱情心理学”,每有所得,便喜形于色,侃侃而谈,两眼发光,神采飞扬,没有我插嘴的余地。
后记
目前社会已有了惊人的变化,不少的青年人已缺乏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对个人发展前途的思考,不少的人是以“权”和“钱”为标准,谋私多于谋公。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对青年人应多进行一些革命前途理想的教育,革命的“过来人”对此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主要靠武装斗争,白区的地下革命斗争,即第二条战线,对取得革命胜利也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青年人对极其残酷的第二条战线的革命斗争知之甚少,也应该有所了解。由此,我决定将《冬夜战歌》再版。再版有些变化:1.去掉了原版中的《奔赴敌后》。奔赴敌后途中虽历经凶险,九死一生,应该写,但这不属于地下革命斗争。2.增加了《白区(敌区)的秘密工作技术》。这些都是地下革命斗争技术工作的总结。3.文字略有修补。4.增加了“附录三”、“附录四”、“附录五”、“附录六”、“附录七”。书中写的大事小事,百分之百都是事实,没有丝毫虚构。将真实的革命斗争史写出来供党史研究者参考,同时也可给革命档案馆补充一点难得的资料。肖衍庆同志帮助我认真审阅,校对了本书的全部文字,甚至标点符号错了的都给改正过来,还写了序言。时迈同志认真仔细审阅了我的书稿的全部文字,还写出了勘误表,并真心实意写出了难得的导读式的读后感。闫国忠同志也帮助我审阅书稿,提了修改意见。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文印室的同志们帮我打印了全部书稿。孙葆华同志也作了校对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帮我出版。在这里,我一并致以真诚的感谢!
编辑推荐
冬夜苦奋斗,争得春光来,《冬夜战歌(修订版)》所写的,虽然只是北平地下共青团在一段时间里,在白色恐怖下进行隐蔽斗争的一些往事,但我希望这些往事,能够对今天正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青年同志们,起一点积极的、有益的作用,能够使青年们在追求理想、幸福的人生道路上得到一点启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