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张英霞//金慰康  页数:428  

前言

本书是作者金慰康、张英霞夫妇,继《19岁的孪生博士——家庭教育的思考与纪实》一书发表之后的又一力作。自《19岁的孪生博士——家庭教育的思考与纪实》发表以来,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受到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一些报刊纷纷给予报道,有几十个网站进行了连载,许多读者发表评论,畅谈感想。有的家长还专门致电、写信给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经验。金慰康、张英霞夫妇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多年来,应邀出席了几十场报告会和各种讲座,分别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家庭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快乐学习、享受学习”和“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生”为主题,介绍了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体会,并解答了听众关心的问题,从而使更多的为人父母从中受益匪浅。为答谢读者和听众的关心和支持,作者将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听众提问的解答,整理并编著成本书,作为《19岁的孪生博士——家庭教育的思考与纪实》的续篇,以飧读者。本书共分八章。作者首先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成功人士,与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重要关系。家庭教育关系到家庭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要学会家庭教育。作者指出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把孩子教育成为社会合格的人,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打好基础。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作者认为,要学会夸孩子。夸奖产生神奇的动力,当一个人受到周围的人共同赏识时,他就会觉得自己“真行”,往往会有超常的发挥。夸奖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夸奖引导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赞扬。在学校里,作业做错了挨老师批评;在家里玩的时间长了,被家长训斥。在孩子童年的记忆里,令他们记忆深刻的不是家长的批评,因为已经被批评得疲沓了,而是那些难得的赞扬。在书中,作者还用两章的篇幅介绍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作者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觉得学习和玩一样轻松,甚至觉得学习比玩更有意思,这个孩子一定会热爱学习。作者认为,学习没有捷径但有诀窍,所谓诀窍就是正确的学习心态、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本书的最后两章作者提出要把孩子培养成“才”,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做“人”。要防止娇生惯养,要给孩子增加一些“磨难”。教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在他心灵深处点燃起理想道德火花,使他们懂得爱心与责任,学会感恩和付出,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这是第一大的学问。本书的内容和观点既是作者自身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作者多年来对家庭教育潜心研究的成果。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的当今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们的共同心愿,作者再次把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献给年轻父母们,我相信对他们进行子女家庭教育方面会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我在作者的《19岁的孪生博士——家庭教育的思考与纪实》一书的序言中曾提到,“作者的一对孪生儿子,14岁双双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8岁读硕士,19岁读博士。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获得了学校的多次奖励,是北航的优秀学子,被誉为孪生博士,我本人也是他们成长的见证人。”现在我要高兴地告诉读者,这对孪生兄弟在北航获得博士学位后,一位进入国际著名企业工作,现已成为企业研究开发的技术骨干;另一位做了博士后,两年的博士后工作,在科研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成果,将成为高等学府的教师。这对孪生兄弟真正成“才”了,他们德才兼备、勇于创新,正在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作贡献。这对孪生兄弟的成长过程,是本书作者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为生动的证例。2008年7月28日于北航

内容概要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庭教育的报告与问答》是一本介绍家庭教育的书。如果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看书,建议您用一分钟的时间,浏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庭教育的报告与问答》的目录,也许会引发您的一些思考。  如果您工作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建议您用十分钟的时间,看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内容概要,主要观点尽在其中。  如果您对家庭教育有兴趣,可以看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上篇四个讲座的内容,或许您会有新的见解。  如果您对家庭教育的某些问题正在寻求答案,建议您看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下篇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解答,可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庭教育的报告与问答》会对您有所帮助。  无论您用哪种方式、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都是作者的荣幸!

作者简介

张英霞,女,1954年12月生,空军军官。 金慰康,男,1954年12月生,空军军官。 金慰康、张英霞夫妇的一对双胞胎儿子,14岁上大学,18岁读硕士,19岁读博士。他们在上学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三热爱好少年”、“军训先进个人”,先后获得“北京市红领巾奖章”、“中航技奖学金银奖”、“北航金质奖章”、“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冯如杯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目前,已经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国家核心科学技术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 金慰康、张英霞夫妇被授予“全国优秀家长”、“北京市好家长标兵”、“北京市首届五好文明家庭”,国内外一些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家庭相继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金慰康、张英霞夫妇著有《19岁的孪生博士——家庭教育的思考与纪实》,2003年1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大陆发行,4月再版。该书已由香港星岛出版社购得版权并以中文繁体,在海外出版发行。

书籍目录

上篇:家庭教育报告一、让我们重新认识家庭教育(一) 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二) 家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三) 家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 夸孩子——神奇的动力(二) 赏识是“夸”的源泉(三) 如何“夸”孩子(四) “夸”不等于溺爱三、快乐学习,享受学习(一) 学习应该是一种享受(二) 方法对了事半功倍(三) 习惯好了终身受益四、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生(一) 做“人”比成“才”更重要(二) 健康的人生需要健康的人格(三) 溺爱,会毁掉孩子的美好人生中篇:孪生博士的成长经历一、先天不足,历经艰辛成长——3岁以前的家庭教育(一) 科学喂养,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二) 塑造性格,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三) 启迪智力,给孩子一个聪明的头脑二、管教结合,塑造良好品质——4~6岁时的家庭教育(一) 把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放在首位(二) 不失时机地抓好孩子的智力开发(三) 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四) 持之以恒地抓好孩子的身体锻炼三、超常教育,启迪聪明智慧——7~10岁时的家庭教育(一) 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培养(二) 智力的开发(三) 能力的培养(四) 正确指导孩子的学习四、艰苦奋斗,奠定发展基础——11~14岁时的家庭教育(一) 世界观的教育(二) 文明礼貌教育(三) 学习的引导(四) 动手能力培养五、坚定信念,扬起人生风帆——15~18岁时的家庭教育六、比翼双飞,攀登科学高峰——19~20岁时的家庭教育(一) 写给孩子18周岁时的信(二) 写给孩子20周岁时的信下篇:家庭教育问答一、孩子缺乏爱心怎么办?二、孩子缺乏同情心怎么办?三、孩子缺乏上进心怎么办?四、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五、孩子不合群怎么办?六、孩子不遵守秩序怎么办?七、孩子不尊重老师怎么办?八、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九、孩子与父母感情生疏怎么办?十、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谈怎么办?十一、孩子打架骂人怎么办?十二、孩子撒了谎怎么办?十三、孩子不怕惩罚怎么办?十四、孩子特别贪玩怎么办?十五、孩子特别自私怎么办?十六、孩子早恋怎么办?十七、孩子交友不慎怎么办?十八、孩子经不起挫折怎么办?十九、孩子依赖性过强怎么办?二十、孩子做事缺乏持久性怎么办?二十一、孩子没有自信心怎么办?二十二、孩子自我控制力差怎么办?二十三、孩子做事没有责任感怎么办?二十四、孩子总是胆小怎么办?二十五、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办?二十六、孩子性格急躁怎么办?二十七、孩子特别好动怎么办?二十八、孩子动作总是慢怎么办?二十九、孩子自尊心过强怎么办?三十、孩子总是自卑怎么办?三十一、孩子嫉妒心重怎么办?三十二、孩子对奖励不感兴趣怎么办?三十三、孩子迷恋游戏机怎么办?三十四、孩子迷恋上网怎么办?三十五、孩子迷恋动画片怎么办?三十六、孩子不愿意做家务怎么办?三十七、孩子不爱惜玩具怎么办?三十八、孩子吃饭挑食怎么办?三十九、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怎么办?四十、孩子动手能力弱怎么办?四十一、孩子学习兴趣不高怎么办?四十二、孩子学习自觉性差怎么办?四十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四十四、孩子记忆力不强怎么办?四十五、孩子观察力弱怎么办?四十六、孩子不愿意思考问题怎么办?四十七、孩子想象力弱怎么办?四十八、孩子创造能力不强怎么办?四十九、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不强怎么办?五十、孩子早期开发不够怎么办?五十一、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五十二、孩子学习方法不好怎么办?五十三、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怎么办?五十四、孩子学习环境不好怎么办?五十五、孩子写作业拖拉怎么办?五十六、孩子学习粗心怎么办?五十七、孩子学习偏科怎么办?五十八、孩子考试紧张怎么办?五十九、孩子高考没有被录取怎么办?六十、孩子的家庭教师作用不明显怎么办?

章节摘录

中篇: 孪生博士的成长经历一、先天不足,历经艰辛成长——3岁以前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孩子出生时早产,只有7个多月。当时,哥哥先呱呱坠地,而弟弟却怎么也不肯出来,20分钟后,情况十分危急,经验丰富的医生立即用产钳夹住他的小脑瓜,把他拖了出来。由于早产,又是双胞胎,小哥俩体重很轻,哥哥重1650克,弟弟重1800克。因为早产发育不全,小哥俩生命垂危,死神离他们只一步之遥,情况十分危急,医院立即组织了全力抢救,孩子被送人保温箱。经过十多天的精心抢救和照料,终于将两个孩子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与正常足月婴儿相比,小哥俩瘦得皮包骨头,但却十分精神,大家都喜欢叫医院给他们起的小名:“大双”、“小双”。孩子一直住了近一个月的医院,身体健康情况基本稳定后才出院。当时,孩子的母亲在南京远郊的一所部队医院工作,孩子的父亲在远离南京几百公里外的部队工作,由于分居两地,两个孩子全由母亲独自照料。在休完两个月的产假后,一边上班,一边抚养孩子。虽然一对可爱的宝宝给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医院的同事和邻居也为照料孩子帮了不少忙,但是,毕竟是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况且孩子早产,先天不足,体重远远低于同龄的孩子,体弱多病,要把孩子带好,可想而知有多么难。

编辑推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庭教育的报告与问答》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