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史书良,王景新 主编 页数:271
前言
统计学原理是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一门必开的基础技能课。为满足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统计学原理的教学需要,我们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组建的“全国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与教材编审委员会”的指导下,编写的第一版《统计学原理》教材自2007年1月问世以来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在短短的近两年时间里已连续重印4次之多。本教材2008年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这次,我们考虑国家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需要和借鉴广大读者的宝贵意见,对第1版的《统计学原理》教材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以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统计学原理(第2版)》,继续秉承了第一版教材的体系框架,同时增加了统计假设检验技术一章,并增补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技能实训部分,但仍坚持了以下四个定位。第一,培养目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教材突出了统计基本技能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统计基本技能,提高解决统计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对象。针对高职高专的培养对象,本教材突出了简明性,即课程内容所使用的说明事例是那些学生了解和熟悉的社会生产、生活的事例,文字表述浅显、通俗易懂,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解和阅读。第三,学科性质。一是它是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统计学原理的有关内容将在财经管理类的相关专业课程中得到运用,因此,统计学原理的教学必须为相关专业课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二是它是一门技能课,它虽不是统计的具体专业技能,但它是统计的基础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是新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全书共分10章:统计概论,统计调查技术,统计整理技术,统计静态分析指标,动态数列分析技术,统计指数分析技术,统计抽样技术,统计假设检验技术,相关关系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报告撰写技术。本书突出了简明性、应用性、模块化的特点。为了便于教学,各章均设置了知识技能要点与要求、小结、思考题、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与技能实训题。 本书虽以高职高专为主要对象,但也可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成人高校和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统计概论 1.1 统计的研究对象 1.1.1 统计的含义 1.1.2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1.3 统计的职能 1.2 统计的工作过程与统计的研究方法 1.2.1 统计的工作过程 1.2.2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1.3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3.1 总体与总体单位 1.3.2 标志与变量 1.3.3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技能实训题第2章 统计调查技术 2.1 统计调查的意义 2.1.1 统计调查的概念及地位 2.1.2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2.1.3 统计调查的种类 2.2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2.2.1 确定调查目的 2.2.2 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2.2.3 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 2.2.4 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和方法 2.2.5 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2.3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2.3.1 统计报表 2.3.2 普查 2.3.3 重点调查 2.3.4 典型调查 2.3.5 抽样调查 2.4 统计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2.4.1 统计调查的方法 2.4.2 问卷调查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技能实训题第3章 统计整理技术 3.1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3.1.1 统计整理的意义 3.1.2 统计整理的步骤 3.2 统计分组 3.2.1 统计分组的意义 3.2.2 统计分组的原则和方法 3.3 分配数列 3.3.1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3.3.2 变量数列的种类 3.3.3 变量数列的编制 3.3.4 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 3.4 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 3.4.1 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 3.4.2 统计汇总技术 3.5 统计表和统计图 3.5.1 统计表 3.5.2 统计图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技能实训题第4章 统计静态分析指标第5章 动态数列分析技术第6章 统计指数分析技术第7章 统计抽样技术第8章 统计假设检验技术第9章 相关关系分析技术第10章 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术部分技能实训同参考答案附录A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统计指标附录B 正态分布概率表附录C 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双侧临界值表附录D t分布临界值表附录E 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较小制累计分布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1.1.2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特点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研究,目的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本质、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规律。例如人口统计就是通过对我国人口总体各种数量方面的调查、整理和分析研究,以认识我国人口的现状、结构、发展变化及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或者说统计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现象的调查研究活动有以下四个特点。1.数量性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量的多少、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和决定现象质量的数量界限三个方面。统计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是统计区别于其他调查研究活动的根本特点。必须指出,任何事物都存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事物的质与量是密不可分的,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不是纯数量的研究,而是必须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遵循质一量一质的认识规律,即首先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特点及运动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在此基础上去研究现象的数量,最后达到对现象更高一级质的认识。比如,高职教育统计,必须先认识什么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与高等普通教育有什么不同,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有什么不同,对高职教育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能去统计高职院校数、高职在校生数、不同专业高职在校生数等数量方面,进而研究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高职教育的布局,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否合理,高职教育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2.总体性统计研究的对象不是个体现象的数量方面,而是由许多个体现象构成的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特点,是由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和统计的研究目的所决定的。社会经济现象错综复杂,各个个体现象所处的条件不同,他们既受共同因素和基本因素的影响,又受某些个别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因此,个体现象的数量难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本质和规律性。只有以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为研究对象,才能消除那些个别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显示出共同因素和基本因素作用的结果,正确地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但必须指出,总体是由个体所构成的,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必须从个体现象的调查研究开始,是从个体到总体的研究过程。比如,研究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以所有居民户为研究对象,从个别居民户调查开始,在大量的或足够多的居民户调查资料中,才能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事实。
编辑推荐
《统计学原理(第2版)》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