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基础会计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贺胜军 主编  页数:300  

前言

  2006年11月13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同时,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建设100所高水平的示范院校,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建成4000门左右优质专业核心课;150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这就为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006年底,财政部颁布新的会计准则,并要求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为了学习最新的会计准则,把握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组织了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优势资源,编写了这本教材。  “基础会计”是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地位十分重要。  本书编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并重点研究了目前高等职业教材的现状,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强调实际动手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在每章都编有一定的案例分析题或是紧密结合实践的实验题,让学生每学完一章就可以马上进行实训与案例分析,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原则,为学生学好会计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2)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基础,在编写内容上力求做到概念准确,语言叙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每章前都有导入案例,结合内容展开,介绍学生在本章中需完成的学习目标;每章后附有学习指导和重点、难点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所学的内容。  (3)在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本书将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讲解。  本书由贺胜军担任主编,曾艳英、丁金平、冯旭东、蔡利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曾艳英编写第1、2章;贺胜军编写第3、4章;丁金平编写第5-7章;蔡利编写第8、9章;冯旭东编写第10、11章。各章初稿完成后,由贺胜军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定稿工作。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11章,主要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职业道德等内容。为了突出特色,本书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每章后既有传统的练习题,更增加一些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训题,让学生每学一部分理论知识就与实践相结合,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工学结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将会计职业道德也作为本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各校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会计类专业及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必修课教材,也可供会计培训及自学者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会计概述    1.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1.2  会计的基本概念    1.1.3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1.1.4  会计的对象与任务  1.2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核算基础和一般原则    1.2.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2.2  会计核算的基础    1.2.3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3  会计核算方法  思考与练习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1  会计要素    2.1.1  资产    2.1.2  负债    2.1.3  所有者权益    2.1.4  收入    2.1.5  费用    2.1.6  利润  2.2  会计等式    2.2.1  会计基本等式    2.2.2  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  3.1.2 会计科目的分类   3.1.3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3.1.4 新准则会计科目表 3.2 账户   3.2.1 账户的概念   3.2.2 账户的种类   3.2.3 账户的基本结构   3.2.4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思考与练习 4.1 复式记账法   4.1.1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4.1.2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4.1.3 复式记账的意义与特点 4.2 借贷记账法   4.2.1 借贷记账法概述   4.2.2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4.2.3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4.2.4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4.2.5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4.3 会计分录   4.3.1 会计分录的概念   4.3.2 会计分录的分类   4.3.3 会计分录的编制 4.4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5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第6章  会计凭证第7章  会计账簿第8章  财产清查第9章  财务会计报告第10章  会计财务处理程序第11章  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职业道德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总论  1.1 会计概述  在确定会计定义前,首先大致了解一下我国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便能正确地理解会计的含义。  1.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是随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1.会计的产生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会计很早就产生了。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具体掌握生产成果和安排生活需要,逐步产生了计数和计算的要求,并开始出现记录的雏形。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当时,除了通过用大脑记忆,还使用了“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数”等方法。这些都是原始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它是会计的起源。在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对物质资料的生产与耗费开始有了专门的记载,这种文字与数字相结合的专门记载,就是最初形态的会计。由于生产过程简单,物资资料非常贫乏,生产规模狭小,用来计算生产和耗费的会计也是极为简单和粗糙的,它只是生产者在从事生产活动中的一项附带工作。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社会有了剩余产品,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出现之后,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职人员从事的工作。据马克思的考证,“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簿记已经独立成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  2.会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的渐趋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愈益频繁和错综复杂,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会计从简单地计算和记录财物收支,逐渐发展到利用货币计量来综合地反映和监督经济过程。通过长期实践及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会计的方法和技术从无序到统一规范,会计理论逐渐完善起来。整理会计资料的手段从全盘手工逐渐发展到利用机械,直至现在部分或全盘地利用电子计算机。中外会计的发展过程已说明了这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编基础会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