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形象与礼仪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鲍日新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12-10出版)  作者:鲍日新  

前言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从历史学跨进了公关关系学领域。又一个偶然机会,进入了公关策划的实践行列,从此我的教学与研究就和企业经营、管理挂起了钩。员工行为规范是企业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礼仪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于是如此这般地和礼仪学结下不解之缘。那个年代,人们对礼仪知之甚少,讲礼仪课的人更少,所以,一经“插足”礼仪学讲座领域,就引起众多关注和热情邀约。时光如梭,转眼我在礼仪教育领域已经工作了23年,讲座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受众包括了各行各业。期间深度参与了国家“主题式礼仪教育”活动:亚运礼仪、奥运礼仪、世博礼仪、大运礼仪等等,还主持了上海市紧缺人才办“国际礼仪指导师”项目的研发和首期培训工作。讲座平台从讲台搬到了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从礼仪分类研究到礼仪学立体式教法和礼仪应用践行研究;礼仪研究成果从文章、书籍到教学光盘等等。一路走来,作为礼仪教师,在自己的每一个讲学和研究过程中,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人们知道讲究礼仪的重要性”,“如何让人们学会礼仪并践行礼仪”。为了解释这两个“如何”,我做了若干的思考与实践,并将这些思考与实践融进了这本《社交形象与礼仪》中,目的是与读者朋友分享、交流我对“礼”和“践行礼”的理解,并从中找到自己两个“如何”的答案。    所有熟悉我的受众朋友都知道我一向主张从“形象”角度诠释“礼”。个中道理在本书的框架中得到了诠释:    第一,从“形象”角度谈礼仪更容易让人理解。礼仪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人内涵与外延的有机结合体。先修内、后塑外。无德者,休要谈礼;无学者,必定与风度、神韵无缘;心理不健康的人,气质难以高贵。本书的第二篇就是剖析社交礼仪形象的内涵与外延的种种辩证关系。    第二,在社交场合,人们“礼”的形象是具象的。其中包括外观视觉形象、肢体语言形象、语言表达形象。人们往往通过这三个具象指标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懂礼仪。本书的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分别从仪容仪表、举止气质、言谈三个方面给出提高的建议。    第三,社会学角度下的“形象”就是一种“角色”,而“礼”是“角色”定位的方法。在本书的开篇“绪论”中,我们看到了古代社会人们是如何通过“礼”来界定帝王将相和平民庶子的角色,用“礼”维系统治秩序的;本书的第六篇、第七篇、第八篇分别阐述了现代社会人们所处的三个“空域”中所扮演的三种角色——家庭角色、公民角色、职业角色,以及成功地扮演好这三个角色应该遵循的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和基本社交与职场礼仪。“礼”的核心就是“敬”,由“敬”致“和”,通过“敬”、“和”致“融”,这是和谐社会的根基之一,也是我们现代人个体追求人生幸福的本源所在。    在这里我把“家庭礼仪”纳入到“社交礼仪”的范畴,不仅是为了全面囊括人们所扮演的人生角色以及该角色所应遵循的礼仪规范,更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角色交往不可能不打上社会的烙印。    第四,在礼仪书籍中很少看到礼仪文书的内容,其实,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等程度,文书永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礼”的载体。本书第九篇就“礼仪文书”做了诠释。    第五,开放的中国,不仅官员、职员对外交流必不可少,就是平民百姓也会走出国门去旅游,因此,本书的第十篇介绍了国际礼仪的相关知识和规范,提醒读者朋友通晓国际礼仪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素质。    任何作者都会给自己作品的受众群作出一个基本的定位,即“我的这本书是给谁看的”。礼仪是个大众话题,显然,我的这本书读者无界限,越多越好。本书作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新形势下推动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研究》(批准号:20lOxAG001)的理论成果之一,其研究的基点就是构建公民礼仪文化体系,探索公民践行礼仪的路径,“群众性”是课题研究的前提。所以,本书适合各界有愿望提升自己文明素养的人士阅读。但,从我的心底里还是关注一个读者群体:礼仪老师。因为无数礼仪教育的实践展现一个让我们不愿意接受的现实:许多人受过礼仪教育,也有许多的单位做过礼仪培训,这些人对礼仪知识和操作规范都知道,但就是不能落到实处,甚至许多经过礼仪培训的单位连统一接电话的礼仪规范都做不到。这里固然有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到位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没有打开人们践行礼仪的心结,没有回答“干嘛非要这么做”的问题。所以,我在写作中不局限于说明如何遵守礼仪的规范,而是力图从“为什么”要遵守礼仪规范和这个规范的文化渊源上做出诠释,期望以此能够对读者朋友提高礼仪意识有一点的启发,同时也为礼仪授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对这些“为什么”的回答只是我自己的一知半解,有许多礼仪行为背后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还没有讲透,只是给读者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而已。    礼仪学习“知易行难”的另一个原因是不知道怎么“行”。“礼”是学,即通过“礼仪观”来调整人的思维;“礼”更是术,即运用“礼数”来调整人的行为。所以践行礼仪要有路径、工具和方法。本书各个章节都围绕着“形象”这个主题,从细节上给出操作的方法,并且在每一篇的后面留出了思考和践行题目。您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操作过于“细节”,说理过于“唠叨”,然而,请您一定要坚持看清这些“细节”,忍耐住这些“唠叨”,而且还要试着做上几遍,那时,您就会领略到我这个建议的价值了。    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的命题一问世,就震动了整个中国。因为这六个字,不仅道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也点破了所有与人的参与有关事物发展的关键,而且这个观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被事实所一再印证着它的经典性。《社交形象与礼仪》恰恰是从人的角色行为角度证明:把握礼仪“操作细节”决定人生的成败。    子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说的是一岁年纪一岁人,没到那个年龄段想要超越这个年龄段的认识高度很难!比如我就深深感受到人不到五十真的难以“知天命”。什么是“知天命”?就是活得明白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本人就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时才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位有多高、权有多重、财富有多少,而是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学礼仪、懂礼仪、践行礼仪,是我们实现这个人生目标的最大助力!    鲍日新    2012年5月20日于上海

内容概要

鲍日新专著的《社交形象与礼仪》从个体形象修养入手,揭示礼仪形象内涵与外延的辩证关系;传授礼仪妆容、服饰、气质和语言的养成技术;从践行的角度诠释家庭礼仪、职业(社交)礼仪、公民礼仪、文书礼仪和国际礼仪的操作要领。文笔活泼流畅,文辞表达亲切自然,所传之术实际可行,所言之理贴近生活。
社交形象与礼仪》适合有愿望提高自己文明修养的各界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鲍目新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女教授联谊会会长,中国公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礼仪协会副理事长,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大讲坛》栏目和上海教育电视台主讲礼仪嘉宾,上海世博礼仪教育领衔专家,中央电视台、中央精神文明办举办的“迎国庆、树新风、全国文明礼仪大赛”评委。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80余篇。首创公关礼仪“立体式教学法”和“经理公关教练式加公关体验式教法”。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全国各行各业讲学千余场。被评为省级优秀策划专家、先进公关工作者;2006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荣获“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突出贡献奖”:200g年被评为“中国公关十大杰出人物”,并荣获“全球10强华人礼仪讲师”称号。编写的《公关经理培训中的创新之道》被评为“全国十佳公关案例”。连续三届被评为上海海事大学“十大师德标兵”。    作为优秀女性,多次被日本《东京新闻》,香港《大公报》,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联合时报》等媒体采访报道。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绪  论  一、礼仪的简史  二、礼仪的性质、特征和原则  三、礼仪的内容、归属与功能第二篇  礼仪形象声的构成要素及其修炼途径  一、礼仪形象的构成要素  二、学习社交礼仪的价值  三、塑造礼仪形象的途径和方法第三篇  社交仪容仪表形象  一、仪容仪表美在社交中的作用  二、社交仪容仪表美的追求  三、社交发型美的实现  四、社交仪容美的实现  五、社交服饰美的实现第四篇  社交仪态举止形象  一、社交仪态语言的奥秘  二、社交基本举止礼仪的要领  三、社交者培养自身社交礼仪举止的秘诀第五篇  社交礼仪言谈形象  一、社交礼仪言谈的原则  二、礼仪的称谓与问候  三、礼仪的敬辞与婉言  四、礼仪的提问与应答  五、不伤和气的辩论语言  六、爱与智慧交融的幽默语言第六篇  家庭角色形象与礼仪  一、子女孝顺父母礼仪  二、夫妻互敬互爱礼仪  三、父母育子示范礼仪第七篇  公民形象与礼仪  一、公民基本素养  二、出行礼仪  三、购物礼仪  四、观摩礼仪  五、休闲健身礼仪

章节摘录

(三)男士社交发型设计         人们往往从男子社会角色的特征出发,要求他们在选择发型(包括衣着)方面较女性更沉着、有条理甚至有些保守。所以 如果男子很轻率地选择一些过于新奇的发型,就会与人们心目中对男性角色的期望值相距甚远。某集团公司的卫董事长要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为了郑重起见,事前卫董事长特意向公司为自己特聘的个人形象顾问咨询,有无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方专程赶来之后,仅仅向卫董事长提了项建议:换一个较为儒雅而精神的发型,并且一定要剃去鬓角。理由是:发型对一个人的上镜效果至关重要。果不其然,换了发型之后的卫董事长在电视上亮相时,形象确实焕然一新。他的发型使他显得精明强干,加上得体的谈吐使他显得成熟稳健,得到电视观众的好评。请记住男子发型选择的几个要素:    1.恰当得体    这是男士选择发型的基本原则。即发型与人的各种因素相称。男士和女士不同的是,女士的发型可根据服装与场合来变化,尤其是长发女士更是有很大的自由度。女士头发可以自然地披散;可以精致地盘髻;可以束发辫发;更可以利用发夹等进行巧妙地装饰。而男士的头发除了长头发之外,普遍的短发型只能在局部进行小小的变化,比如头路的分缝比例——三七开或者二八开等;比如发型样式——前倾式或者后背式等;比如鬓角和后发际的层次等等。所以,男子的发型设计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定位。    得体还要求男士在设计发型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身材特点与脸型特点。人的头部和身体的最佳比值是1:7。如果头部大了就会缩小这个比例关系。比如,身材高瘦的男子不适合将头发剃得太短,因为这样容易使身材更加显得干瘦,缺少丰满的力度。如果身材不高,而且偏胖的男子,一般不适合留长发,因为这样的长发容易使头部显大,会使身材与头部比例失调。发型和脸型的关系最为密切。合适的发型是对脸型的衬托与弥补,而不恰当的发型则会让脸型的缺陷更为突出。比如,脸型偏短的人,可选择侧发收紧、额发蓬松高耸的发型,从视觉上使头部加长。    同时,男士选择发型应力求体现雄健豪放的男性之美,多选用直线条,以体现一定的“力度感”。多注重轮廓造型的粗犷饱满,而无需过多着眼于细部修饰,塑造一个极富阳刚之美的男士社会形象。    2.宜留短发    虽然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男子的发型设计属于个人爱好,长发、短发都无可厚非,但是从礼仪的要求来看,越是正规的场合对男子发型的要求范围越小。虽然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但是高规格的会议、商务活动、社交场合等都要求男士以短发型为主。“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并且面不留须”,似乎已经成为众多成功男士在正式场合为自己塑造发型的选择标准。虽然现代社会对男性发型的要求似乎比过去宽容许多,但是一些基本的准则依然是衡量的标准。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似乎都有这样不成文的看法,即往往将长头发的男子与另类人等划等号,而传统礼仪很难接受一个有修养、有见识、有风度的男士,在公众场合留着长发或者在发型上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即使是一些平时很自由、浪漫的艺术……    P74-75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路走来,作为礼仪教师,在自己的每一个讲学和研究过程中,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人们知道讲究礼仪的重要性”,“如何让人们学会礼仪并践行礼仪”。为了解释这两个“如何”,我做了若干的思考与实践,并将这些思考与实践融进了这本《社交形象与礼仪》中,目的是与读者朋友分享、交流我对“礼”和“践行礼”的理解,并从中找到自己两个“如何”的答案。

编辑推荐

鲍日新一路走来,作为礼仪教师,在她的每一个讲学和研究过程中,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人们知道讲究礼仪的重要性”,“如何让人们学会礼仪并践行礼仪”。为了解释这两个“如何”,我做了若干的思考与实践,并将这些思考与实践融进了这本《社交形象与礼仪》中,目的是与读者朋友分享、交流她对“礼”和“践行礼”的理解,并从中找到自己两个“如何”的答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交形象与礼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