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首都师大 作者:约翰·霍特 页数:241 译者:张惠卿
Tag标签:无
前言
常生龙一8月初,出版社的编辑通过博客给我发了一张“纸条”,希望我能为即将出版的《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写篇推荐序。我很惊讶,怎么会找到我呢?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我对“尊师园书坊”系列丛书的喜爱。已经出版的15本书我全都读了,而且每一本书都写了读后感,其中有6篇先后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等报刊上。虽然深感惶恐,但还是应允了下来。主要是“尊师园书坊”这个有执著追求、有教育梦想的编辑团队感动了我。尽管国家坚持不懈地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但各级政府和学校依然将分数、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育优劣的重要指标,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为此疲于奔命,很少能够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一些书,深度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够坚持不懈地去选择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育人文图书,和读者一道去探寻教育的真谛,寻找多样化的、更完美的教育形态,着实难能可贵。约翰•霍特是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领导者,更是一个非常用心的教师。在担任小学教师期间,他记录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以及自己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教学日志就是《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几点感受:第一,霍特50年前记录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中小学中正普遍地存在着,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今天的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2010年社会急需的10项工作,在2004年的时候根本就不存在;四年制大学中大一学习的知识内容,到了大三的时候已经有一半过时。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处在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怎能适应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二,成为一个好教师并不难。霍特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教师愿意做一个有心人,每天记录自己的课堂发生的事情,尝试运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甚至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凡事坚持最难,但大多数的成功,就是因为坚持不懈的缘故。第三,价值观决定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决定教学行为。一所学校、一个教师,如果关注的是近期易于实现的目标,想的仅仅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名次和地位,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将目光聚焦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聚焦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考试成绩。如果关注的是孩子长远的发展,那就会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身上,以孩子为起点设计课程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渴望知识、追求新知的心态,以便使他们能够学习任何自己需要的知识。二爱学习,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还在襁褓里的孩子,就开始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四处张望,张望本身就是学习。他要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于是就有了张望,在张望中发现、惊讶、认识,再发现、再惊讶、再认识。看到一个陌生的面孔或者事物,他会哭,他会笑,他会手舞足蹈,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开始辨别出各类事物,了解它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会爬会走的孩子,每天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爬行、走路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他们想尽快地控制自己的躯体,以便能够不断扩展视野,去张望、触摸、了解更多自己喜欢的事物。爬行和走路,使得孩子能够自主地拓展生活的范围,认识更多的事物,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疑问。他们总想尝试自己来解答这些问题,于是就学着和他人互动、与自然互动、与周围的世界互动。有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会被孩子那些问不完的问题所烦恼,但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心智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很多成人总感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的电子设备购买了回来,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当成人有了这些困惑的时候,只需问一下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孩子比自己要懂很多,三下五除二就会将设备调节到你所需要的状态,你只管放心地使用就是了。孩子们的这些知识肯定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校教育出来的,而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和研究,学习得来的。孩子们的天性就是爱学习的。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满怀着期待走进学校的,他们希望能够遇到新的教师、新的同学、有趣的课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他们会聚精会神地听教师的讲授,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关注到每个孩子这份向学之心,依据他们的基础和兴趣爱好来设计课程,必能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三学校,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这是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中所做的一个判断。尽管这个判断让我这个教育工作者感到很难堪,但我不得不承认,事实确实如此。孩子在没有进入学校之前,是学习最为努力、成效也最为显著的一段时间。复杂的语言系统、对自然界不同事物明晰的判断、协调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的体魄等,在这一阶段都有很明显的长进。特别重要的是,孩子们学得很愉快、很自主,也没有心理负担。但进入学校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学校课程,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孩子在生活中学习,采取的是整体感知的学习思路,但学校给孩子设计的课程却是一个个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用通俗的话说,每一门课程,就像洋葱的一瓣,学生了解的是每一瓣的细节,但对洋葱整体的形状常常一无所知。孩子们在生活中认识洋葱,则是从整体开始的,在认识了洋葱的整体之后,再一层层地剥开来,逐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孩子在生活中认识世界的方式,和通过学校课程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困难和障碍,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我的中学阶段从1976年到1981年,“文革”结束之后学校百废待兴,开设的课程不多,初中阶段上午上课,下午大多数时间参加劳动,高中阶段也开了几门主要课程,历史、地理等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但这样的基础似乎并没有影响我今天的工作和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学校,孩子们有很多的时间从事农业、机械、果艺等社会实践,也没有影响这所学校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期间,究竟多少门课程是适当的?每门课程每周究竟上多少课时是适当的?孩子的时间全部被种类繁多的课程填满,没有闲暇的时光,没有独立思考的时空,这有助于孩子学习吗?其次,课堂教学,给孩子制造了很多学习上的麻烦。为了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学科的特征和规律,人类发明了一套套非常独特的符号系统。符号的本身并没有意义,除非我们赋予它某种意义。既然别人可以赋予某一符号特殊的意义,学生其实也可以这样做,但在当下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这种决定,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努力地去记住这些符号。原本在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体验式学习少见了,抽象的、符号体系的记忆式学习铺天盖地。学生的学习像鹦鹉学舌那样,他们不知道也不了解一个关系式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与其他领域的关系,只是盲目地背诵。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思维技巧有关,学习好的学生具备好的思维技巧,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则不具备,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将自己经过反复琢磨得到的解题思路讲给学生听,会把科学家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讲给学生听,会教学生去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为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某种思维模式。但教师没有想明白,思考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是学生个体的行为。你可以告诉他事物的名称以及各种明细表,但你不可能把自己的思维结构给他,他只能自己构造。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思维方法”,有时还会引起学生自身的思维混乱。师生问答,是课堂中最为常见的教学现象。年级越低的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互动的热情越高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何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从中看出了老师的虚假。老师抛出某个问题,常常只是为了显示自己不是满堂灌,而是和学生有互动的。一个问题提出之后,他们只要随便发出一些声音作说话状,或胡乱回答,这些老师就会忍不住纠正他们,并随口说出既优美又标准的答案。遇到教学比较认真的老师,学生也有办法,回答一句就看一下老师的脸部表情,马上就可以判断出自己的回答是否靠谱。第三,作业测验,给学生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课业负担。我们现在正进行着第八次教育改革的实践。纵观历次的教育改革,作业问题似乎一直没有作为一个改革的重点而被提出。我们的师范院校里,没有在作业研究方面出名的教授,也没有专门研究作业的课程。从师范大学毕业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对作业问题也缺乏研究。很多人认为,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有助于改善学习技巧,有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家校之间相互联系。但艾尔菲•科恩在《家庭作业的迷思》 一书中指出:对中学以下,甚至对高中以下的学生而言,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来测量)之间没有整体的正相关。既然如此,为什么教师还要布置如此大量的家庭作业呢?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很多家长的期盼,作业多了可以让孩子少分心其他方面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释教师自己内心的不安。多做一些题目,考试时碰到的机会就会大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应该会好一点,这样自己的面子就有了。考试的副作用就更大了。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而言,分数都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为了获得好的分数,考试组织机构和学校的唯一方法就是事先宣布考试,透露考试范围,并针对某些考试问题的形式不断地复习。毕业班的学生,为了迎接中考和高考,会根据考试范围进行为期一年的复习和操练;非毕业班的学生,也会在期中、期末的大考之前,停上一到两周的课,让学生依据考试的题型、范围进行反复的操练。学生、老师和学校联合起来,通过一个好的分数来假装学生已经学会该学会的一切知识,但事实上,考完试之后学生就将这些强行记忆的东西给忘掉了,学生只懂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一无所知。学校想要的就是优秀的应试者,这几乎是最重要的事情。这种虚假的做法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约翰•霍特指出:“不停地测试和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的任务,并且也只有学生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教师的任务在于当学生提问时,回答他们的问题,或者在学生寻求帮助时,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当教师逼着学生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时,对学生而言,只能是负担了。第四,教学管理,让学生时常感到恐惧和胆怯。柏拉图说:“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存在着一种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如果不存在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的话,则任何人都不可能从事其事业,甚或不可能满足其最为基本的需求。没有秩序,就没有教育,没有教学。”一所学校,应该有良好的教学秩序,我想肯定是可以取得共识的。但问题是,如何建立教学秩序?是采用和学生合作的方法,师生共同来创设一个和谐共生的教学秩序,还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在恐惧、威胁和惩罚的基础上建立起学校的教学秩序?太多的学校,教学秩序正是建立在恐吓、惩罚的基础上的。恐惧、威胁和惩罚足以摧毁学生的智能,影响他们观察事物的层面、思考的方式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就是聪明的孩子也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他,他很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出洋相。霍特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曾陷于德国集中营之中的人,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在营中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愚钝、傻笑、无意识地配合和同意。战后他从集中营里出来,在各地工作时,发现非洲殖民地的“黑人乖小孩”、美国南方的“温顺的黑鬼”和他在集中营里表现出来的人格一样!受支配者假装这种人格,一方面可以取悦控制者;另一方面也能满足部分人类尊严的欲望,通过表现得更笨或者更无能,拒绝控制者利用他们的才智和能力。这与学校里发生的情形不是很类似吗?面对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询问和质疑,很多学生就是用“我错了,对不起!”“我不会”或者沉默来应对,当学校面对一群始终保持沉默的学生时,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四教育,要找寻真正的起点。首先,学校和教师要谨慎判断自己工作的性质和价值。有人认为,教育使得孩子越来越聪慧。事实上,人类生来就是智慧的,人天生就是会提问题、会回答、会解决问题的动物。我们不用把孩子“变得”聪明,他们生下来就很聪明,我们要做的是不要把他们变笨。有人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段受苦的旅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很多教师常以这句话来鼓励学生“吃得苦中苦,才能做人上人”。其实,这样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如果是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投入进去之后废寝忘食,满脑子都是兴奋和激越,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会感到痛苦的。痛苦的事情总来自意愿之外,是自己不愿意但不得不去承受的。如果学习是这样,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认为,学校和教师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帮助学生学习。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有的时候,学校和教师不做比做好,做了反而妨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校的依恋度。有人认为,学校课程传递给学生的是最重要的知识,学生一定要学好,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但事实上,知识本身是可变的,几年前在学校里学习的一些知识,现在可能已经变得不切实际或者没有用了。我们基本上预测不出未来10年世界发展的趋势,当然也就不知道10年之后社会上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了。既然无法预知哪些知识是未来最需要的,当然也就不能事先教导。教育所能做的,就是呵护学生那份向学的心,那份求知的欲望。其次,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思想、言语和行动上的自由。昆提连说:“知识的获得全凭学生的意愿,不可强求。”强迫孩子去学习,是对孩子们最严重的伤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归根到底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上,学生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在学科学习中,学生要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团队活动中,学生要成为项目的设计者;在待人处事上,学生要成为德行的表率者……而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关键是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思想、言语和行动上的自由。就拿作业来说。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通常就是指定一套试题或者若干训练题,让全班的同学完成相同的任务。霍特认为,“训练”和“练习”是有区别的。练习是为了在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是自己想做的。训练是别人要求自己做的,是检查你是否掌握了他们要求你应该掌握的东西,或者只是为了让你忙个不停。只有学生们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写作业以及作业的数量时,他们才有可能从中获得一些安全感。多让学生有一些练习的机会,少给他们布置训练的任务,就是给学生自由的一种体现。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这本书中指出,科学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好奇、闲暇和自由。学校教育要想获得成功,也需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提供闲暇的时间和思想、行动上的自由。第三,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前所述,每个孩子都有向学之心,这正是教师施教的前提。教师需要明白的是,自己学科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本身并不重要,学生少学习两个规律无关大局,重要的是书本上的这些知识是如何被人类所认识、所提炼的。教师要将人类孜孜以求的探索历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前人走过的足迹,知道我们今天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思考自己该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向前迈出坚实的步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中学到的所有原则和法则,都是可以用现实生活来验证的,只要我们愿意。学生既然天然地会在现实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习,为什么我们在教学中不充分利用这一点呢?第二,尽量让学生来选择学习的任务,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教师选择的学习任务,如果完成得不够好的话,学生会认为这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如果学习任务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他就会去承担相关的责任。第三,相信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一扇成长的门在虚掩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找到这扇门,然后温柔地将它推开。基于这样的信念,当教师发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的情趣不高的时候,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或者放弃原有的教学方法,而不是责怪甚至放弃学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并不一定是聪明的学生。我非常赞同霍特的观点:聪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聪明的人在碰到新环境新问题时,都会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它,也会将问题牢记在心,并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思考问题本身,而不会考虑到该问题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聪明的孩子对生命和现实充满好奇心;喜欢亲身体验;具有充分的耐心;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地方,通常愿意去冒险;觉得宇宙是一个相当感性、合理而值得信任的地方。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是使他们养成良好生活态度的前提。在这件事情上,身教比言传更有力量,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学高为师,身正示范”的作用。(常生龙,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
内容概要
这本书是约翰·霍特在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学日志。读完之后,你会非常惊讶地发现:作者几十年前在书中所指出的美国教育问题正在中国中小学校里蔓延。作者在书中直言“学校,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认为大多数在学的孩子都是失败的。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孩子在学校试图取悦或逃避成人要求的各种方法;第二部分谈孩子的恐惧、失败之互动,以及对学习的影响;第三部分谈孩子真懂、假懂之别;最后一部分讨论学校未能满足学生需求之误。这本书还是一部探讨老师为何失败或教育为何失败的作品。我们不应该认为学校是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如果学校只是教导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那我们实在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作者简介
约翰·霍特
(1923~1985),生于纽约,美国教育改革领导者、作家,对很多社会问题也提出了独特的意见,被《生活杂志》称为“理性的温和声音”。1964年推出首部作品《孩子为何失败》,促成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于1967年推出第二本著作《孩子是如何学习的》。霍特的文笔清新易懂,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因此很多教师、家长和在家自学的学生都将其列为最受欢迎的书。一生著述颇丰,另著有《星期一我要做什么?》、《超越童年》、《自由与超越》、《教育的不足》、《永不嫌晚》等教育理论书籍。
书籍目录
找寻教育的起点
修订版序
初版序
第一篇 孩子的策略
第二篇 恐惧与失败
第三篇 真实的学习
第四篇 学校的失败
结语 教育的使命
章节摘录
孩子在生活中学习,采取的是整体感知的学习思路,但学校给孩子设计的课程却是一个个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用通俗的话说,每一门课程,就像洋葱的一瓣,学生了解的是每一瓣的细节,但对洋葱整体的形状常常一无所知。孩子们在生活中认识洋葱,则是从整体开始的,在认识了洋葱整体之后,再一层层地剥开来,逐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孩子在生活中认识世界的方式,和通过学校课程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困难和障碍,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我的中学阶段从1976年到1981年,文革结束之后学校百废待兴,开设的课程不多,初中阶段上午上课,下午大多数时间参加劳动,高中阶段也开了几门主要课程,历史、地理等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但这样的基础似乎并没有影响我今天的工作和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学校,孩子们有很多的时间从事农业、机械、果艺等社会实践,也没有影响这所学校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期间,究竟多少门课程是适当的?每门课程每周究竟上多少课时是适当的?孩子的时间全部被种类繁多的课程填满,没有闲暇的时光,没有独立思考的时空,这有助于孩子学习吗?其次,课堂教学,给孩子制造了很多学习上的麻烦。
编辑推荐
《孩子为何失败》编辑推荐:为关注和从事教育的人们提供深度思考中国教育问题的优秀书籍是尊师园书坊创办的使命。尊师园策划团队希望以图书出版为桥梁,用本土原创、外版引进等不同的方式向读者展示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育人文图书,和读者一起寻找更多、更完美的教育形态: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来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