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玉珂 页数:312
Tag标签:无
前言
《古今汉语发微》一共收了我四十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总觉得旧的解释不够妥帖,或者不够准确。于是在教课之余,圈书搜集材料,看看到底该怎样讲。材料搜罗多了,有时忽然豁然开朗,觉得这样讲好些,或者才准确,就这样提出个人看法,写成了文章。如《国策·赵威后问齐使》论钟离子的为人说,“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这里食和衣是名词动用的什么用法呢?有的只说是给粮食吃,给衣服穿,有的说是使动。如是使动,应该解为使他吃,使他穿啊。这样解释显然不够妥当。又如《左传》鄢陵之战,“请摄饮马”一语,一般也说这里饮是使动。如果真是使动,意思应解作使子重饮酒了,可这里明明又是给子重酒喝。一次圈《吕氏春秋》,发现一句“上田夫食九人”,这不清楚表示上等田地一个农民的产量可以供养九个人吃吗?这和现代汉“一锅饭吃三人”,显然是一样的语法结构,绝非使动。后来看《礼记》,在《王制》里,又遇到一条例“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这就更清楚了,这分明是说上等田地一个农夫的百亩产量可以供养九个人。类推而及,“请摄饮马”的动词用法,和现代汉语的“饮场”不也一样吗?这样,我提出了供动这一概念。 又如“冀北之土,马之所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等例的所字用法,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说,“其实上古汉语的所字本来就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前面,指代上述与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并不需要介词表示。”后来介词的运用日益普遍,出现了“所从……”“所以……”“所为……”“所与……”等等,但是这种用法并没有完全被这种新兴结构所代替“。根据这个话,我曾翻阅先秦古籍,却找不出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表示行为有关方面,只在动词前加所,不在所后加介词。倒是这两种形式一直是并用的。王先生为什么提出这样一种说法呢?我想大约是出于两种原因:(一)是上面所说的例,如加介词,当然是加于,可是自《马氏文通》古汉语有语法学以来,没人见过”所于“的形式,只好说所直接加在动词前,指代行为的有关方面。
内容概要
《古今汉语发微》一共收了我四十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总觉得旧的解释不够妥帖,或者不够准确。于是在教课之余,圈书搜集材料,看看到底该怎样讲。材料搜罗多了,有时忽然豁然开朗,觉得这样讲好些,或者才准确,就这样提出个人看法,写成了文章。如《国策·赵威后问齐使》论钟离子的为人说,“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这里食和衣是名词动用的什么用法呢?有的只说是给粮食吃,给衣服穿,有的说是使动。如是使动,应该解为使他吃,使他穿啊。这样解释显然不够妥当。又如《左传》鄢陵之战,“请摄饮喝”一语,一般也说这里饮是使动。如果真是使动,意思应解作使子重饮酒了,可这里明明又是给子重酒喝。一次圈《吕氏春秋》,发现一句“上田夫食九人”,这不清楚表示上等田地一个农民的产量可以供养九个人吃吗?这和现代汉“一锅饭吃三人”,显然是一样的语法结构,绝非使动。后来看《礼记》,在《王制》里,又遇到一条例“制农田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这就更清楚了,这分明是说上等田地一个农夫的百亩产量可以供养九个人。类推而及,“请摄饮饮马”的动词用法,和现代汉语的“饮场”不也一样吗?这样,我提出了供动这一概念。
书籍目录
前言现代汉语表示程度的三级形式动词加“着”重叠式“着”字的两种用法重叠分句的转折句以及与重复句的区别程度副词“最”和“很”的用法作定语表示程度数量义的“相当”的词性“什么”的用法现代汉语的对立式“进行”的语法作用现代汉语动词表示长时的几种形式古汉语“所”和介词的相互省略说“所于” 说“所于”续篇说“所于”再续古汉语“者”和“所”的特殊用法古汉语的供动古汉语动词的为动用法古汉语使动的一种特殊用法古汉语的名词动用古汉语用“孰”“与”组成的选择比较问句古汉语的动词差比句古汉语“有”的代词用法语法与训诂语法对校勘之一助说“谓” “谓、语、言、日”辨释羹髌脚不是削膝盖“有以”“无以”解“式”字解“市朝”解“风马牛不相及”解“卧薪尝胆”解共时的反训关于《段太尉逸事状》二事古人不是都吃两顿饭《教战守》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古代的丧礼怎样讲好古汉语东西直门并无特殊含义变文笔记两则附:谢子澄之死
章节摘录
现代汉语表示程度的三级形式 现代汉语形容词在程度变化上有三级:一是基本级。只是原词形式,不加任何成分。如,好。二是加深级。在形容词后加“着”,表示“很”的意思。如,好着(呢)。三是最高级。在形容词后加“去”,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如,好(了)去(啦)。基本级没什么可谈的。我们只谈加深级和最高级两个形式。 关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取材虽然根据书本材料,但是都用实际口语检验过。 凡是形容词,不论单音的,还是双音的,都可以加“着”,表示“很”的意思。“着”读轻音[·zhi]。如: 1.不过新花样多着呢。(叶绍均:《倪焕之》) 2.事情还多着呢。(巴金:《人》) 3.哼!该杀的人多着呢!(茅盾:《动摇》) 4.老头子棒之呢。(老舍:《骆驼祥子》) 5.陈!可不是,胖至哪!(曹禺:《北京人》) 6.心里可还红着咧!(柯兰:《洋铁桶的故事》) 7.不,不,饭热着呢。(王汶石:《春节前后》) 8.您哪,准是忙着呢。(杨沫:《青春之歌》) 9.这时,发家的心正狠着呢。(柳青:《创业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