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探索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先达  页数:4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自选集选编了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6年秋的学术研究文章,前后跨度十多年。这十余年,正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激烈变化的时期。一方面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另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不断与时俱进。与此同时,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也很激烈。这本自选集中的文章比较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    为便于读者阅读,选编的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论文,下编则汇总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文章。

作者简介

陈先达,1930年12月出生,原籍江西鄱阳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北京社科联顾问、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b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我与哲学上编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处在世纪转换中的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  做马克思主义圣火的传播者    ——兼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判断的两个层次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课题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毫不动摇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    ——论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思想并存问题  进一步认识“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实践“三个代表”的两个理论问题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下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的关系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性与实践性    ——兼谈哲学的冷与热  重视人文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陈先达著作目录

章节摘录

上编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处在世纪转换中的马克思主义 一、夺取政权胜利的启示 以十月革命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胜利是由理论变为现实的巨大飞跃。这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时期。革命最需要创造,革命自身就是创造。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可以原封不动地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本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存在于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中。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个真理。列宁是从反对第二国际伯恩施坦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但列宁并不因为反对修正主义而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态度。列宁反复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①

编辑推荐

《信仰与探索》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信仰与探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期待许久,终于拿到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