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7-81119 作者:陈海燕 页数:267 字数:238000
前言
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历经三个春秋,顺利完成了首轮实验任务。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实施的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的重建以及师资培训等专业支持保障系统的建立等,是一场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的关涉整个普通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它并非对现行课程的简单调整和修正,而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变革,是对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文化重建,它将培植一种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可以预见,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其道路并不平坦。由于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实践经验,所以,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就成为普通高中一线实践者所面临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从教师的角度看,过去熟悉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了,衡量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主动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新的教学评价方式。而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这一转变过程相当艰难,许多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惑和问题。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新的教师角色的变化、新的学习方式的构建,对广大高中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内容概要
目前我国高中新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必修内容由《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构成。其课程性质是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为了协助新教材的有效使用,特别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分别对四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实施建议以及教学实际运用中的难点和疑点等问题,作了下列探讨,以期促进新课程的教学。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经济生活
一、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建议
(一)主要内容
(二)教学总目标
(三)分类目标
(四)教学实施建议
二、教学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案例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案例三:依法纳税
案例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案例五: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篇 政治生活
一、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建议
(一)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实施建议
二、教学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案例二: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案例三: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案例四:国家利益: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篇 文化生活
一、主要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建议
(一)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实施建议
二、教学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体味文化
案例二:传统文化的继承
案例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案例四: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案例五: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第四篇 生活与哲学
一、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建议
(一)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实施建议
二、教学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案例二: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案例三: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案例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案例五: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篇 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模块共分为“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和“面对市场经济”四个单元。基本的逻辑顺序是:从消费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进而给出进行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的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把全书看做以生产为主线,按照为什么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的逻辑顺序建构。 一,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建议 (一)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该单元从学生当前的、身边的经济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出发,来阐述理论知识,回答的是经济生活中的最基本的问题——商品货币问题。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而最终出现的。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表明货币是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一种尺度,这和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是有关的,流通手段表明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此外,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在长期的流通过程中,纸币逐渐代替了金属货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在信息技术发展中,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使以信用卡为标志的各种电子货币正逐渐取代纸币,成为货币形式发展的趋势。一般来说,信用卡、支票等是当代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若同外国人做生意,出国旅游购物等,则需要使用外汇,这就涉及外汇汇率的问题,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但都可以归结到供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的决定因素是商品的价值。
编辑推荐
不仅仅是拿来就用,异彩纷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以及现场争鸣与引领、深化思考等几大模块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现场中实现你从模仿、借鉴到独立思考的三级跳跃,让你成为一名有独立精神的教育思想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