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秉龙,薛兴利 主编 页数:383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于2003年2月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一次出版,本书出版5年来,已6次印刷,发行2.3万余册,全国有24个省市区的20多所院校采用本教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经过2万余名师生的教学实践,发现第1版教材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这是本书修订第2次出版的主要原因。在保持本书原有框架结构的情况下,我们在如下5个方面做出了重大修改:①将原有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这一章改为农产品现货市场和农产品期货市场两章,原因在于农产品市场体系这一章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改写为两章以后有助于突出农产品现货市场中的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有助于较为系统地介绍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基本知识。②在农业生产要素这一篇中增设了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一章,其原因在于农业信息是现代农业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它的作用范围远远地大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要素,而且具有一系列自身的生产、传播机制。在现代农业中,农业信息是核心和关键,农业信息驱动着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调节着农业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的方向、数量、速度、目标,从而把农业生产诸多环节的运作协调起来。③对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理论上进行了较大的提升,从而使读者对这三种农业微观组织形式各自存在的原因、功能与作用、主要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④将原有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改为农业保护政策,改动的理由在于中国政府已不再从农业中抽取经济利益,并已开始实行全面系统的农业保护政策,理解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认清传统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与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十分重要的。⑤在第四篇当中增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这一章,理由是在农产品数量得到基本满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它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者、消费者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利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与政策问题。此外,我们还对其余各章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完善。
内容概要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8个章节,主要对农业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农产品期货市场、土地与水资源、农业资金、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等。另外,该书还在各章之前,提出了本章的学习要点;在各章之后又做了小结,归纳总结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复习思考题,便于学生及时复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业的概念、特性、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第一篇 农产品市场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均衡 第二节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弹性 第三节 农产品供求均衡理论应用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第一节 市场与流通概述 第二节 农产品批发市场 第三节 零售业态的变化与农产品零售市场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 第一节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第三节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第三节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 第四节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第二篇 农业生产要素第六章 土地与水资源 第一节 土地概述 第二节 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 第三节 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 第四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 第五节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第七章 农业劳动力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四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第一节 农业技术进步概述 第二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第九章 农业资金 第一节 农业资金的含义、运动规律与特点 第二节 农业财政资金 第三节 农业信贷资金 第四节 农户资金第十章 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 第一节 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第二节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第三节 农业信息商品与市场 第四节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完善第三篇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第十一章 农业家庭经营 第一节 农业家庭经营的争论、历史演变与国际经验 第二节 家庭经营作为农业主要经营形式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第四节 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第十二章 农业合作社 第一节 合作社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农业合作社的含义、原则、作用与运行特征 第三节 中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产生的原因及其契约关系 第二节 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第四篇 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第十四章 农业保护政策 第一节 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理论依据与判别标准 第二节 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第十五章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第一节 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与其经济特性 第二节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市场主体行为与政府监管 第三节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第十六章 农业产业结构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演进趋势 第三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第四节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战略调整第十七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十八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第二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三节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第五节 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农业的概念、特性、地位与作用一、农业的概念与特性(一)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植物栽培是指人们通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热和自然界的水、气以及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养分,加工合成为植物产品;动物饲养是指人们通过以植物产品为基本饲料,利用动物的消化合成功能,转化成动物性产品。因此,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二)农业的特性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将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产品的生产活动。因此,农业的特性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农业是利用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过程进行的生产,是生命物质的再生产,因而也是有机体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例如,种植业和林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绿色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
编辑推荐
《农业经济学(第2版)》在各章之前,提出了本章的学习要点;在各章之后又做了小结,归纳总结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复习思考题,便于学生及时复习;在各章之后又列出了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便于感兴趣的同学阅读和深入地研究。老师不一定讲授《农业经济学(第2版)》所有的内容,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当涉及到中外具体的农业经济问题时,老师还应该增加最新的案例,这一点由授课老师来把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