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作者:许原 编 页数:18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在我国应用已有30余年,因其设备简单、易于掌握,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项技术在我国各级医院已广泛开展,并深受基层医院各级医师的喜爱。与国外相比,国内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应用的范围、积累的经验、使用的普遍性都远远超过了国外,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非创性电生理检查技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技术的普及为食管心房调搏技术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已成为学习心内电生理的入门课程,并为进一步开展射频消融术奠定一定的基础。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食管心房调搏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食管心房调搏设备 第三章 病例选择与检查前准备 第四章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五章 心脏程序刺激 第六章 食管心房调搏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第七章 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报告的书写方法第二篇 食管心房调搏的临床应用 第一章 测定窦房结功能 第二章 测定房室结前传功能 第三章 测定心脏传导系统不应期 第四章 食管心房调搏在房室结双径路中的应用 第五章 食管心房调搏在预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第六章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出与终止 第七章 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 第八章 研究和诊断特殊的心电现象 第九章 经食管心室起搏 第十章 心脏负荷试验与药物试验第三篇 食管导联心电图 第一章 食管导联原理 第二章 食管导联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章节摘录
插图: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在我国应用已有30余年,因其设备简单、易于掌握,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项技术在我国各级医院已广泛开展,并深受基层医院各级医师的喜爱。与国外相比,国内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应用的范围、积累的经验、使用的普遍性都远远超过了国外,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非创性电生理检查技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技术的普及为食管心房调搏技术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已成为学习心内电生理的入门课程,并为进一步开展射频消融术奠定一定的基础。一、历史回顾经食管记录心电图技术最早可追溯到1906年。在1887年Waller成功地记录了人类第一份心电图后,1903年Einthoven发明了应用毛细管静电计记录心电图。此后3年,Cre-mer通过在食管放置的银制电极导管,首次成功地记录到心房电位,开创了食管心电图的记录技术。1936年,应用Brown改进了的食管电极导管,记录到详细的食管心电图。1774年,内科医生Squires首次提出,体外电刺激可以作用在人体心脏。次年(1775年),丹麦的内科医生Abildgaard进行了电刺激作用于人体心脏的研究。到了1791年,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Luigi Galvani发表了在蛙肌和蛙心脏电现象的研究结果,对日后现代心脏电生理学的建立起到巨大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和启发下,1952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Paul M.Zoll医生首次在人体胸壁的表面施行脉宽2ms,强度为75~150V的电脉冲刺激心脏,成功地为1例心脏停搏患者进行心脏复苏,这一创举立即受到医学界和工程技术界人士的广泛重视,迎来了心脏病学的一个变革时期。Zoll在实验中将刺激电极缝置在犬的胸壁和食管,观察刺激电极能否起到起搏心脏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电脉冲刺激能引起心室有效的收缩,奠定了经食管心脏起搏的基础。由于Paul M.Zoll开创了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方法,被后人被尊称为“心脏起搏之父”。1957年食管心房调搏技术被成功地应用于临床,12年后(1969年)Burack又将食管调搏技术应用于起搏心室,并获得成功。此后,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加快了临床应用的步伐,1972年Stopczyk经食管测定了心房不应期。1973年Monotoyo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并将其用于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编辑推荐
《食管心房调博》:临床心电图系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