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高秀来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04出版) 作者:高秀来 编 页数:402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教育部教育改革、提倡教材多元化的精神指导下,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国内多家医学院校于2003年出版了第1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材,受到了各医学院校师生的好评。为了反映最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医学进展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配合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的要求,2008年我们决定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改版修订。本次改版广泛收集了对上版教材的反馈意见,同时,在这次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吸收了较多院校的富有专业知识和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参加编写,不仅希望使这套教材在质量上进一步提升,为更多的院校所使用,而且我们更希望通过教材这一“纽带”,增进校际间的沟通、交流和联系,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第2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材共32本,其中22本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紧密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的考试要求,严格把握内容深浅度,突出“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继承和发扬原教材结构优点的基础上,修改不足之处,使新版教材更加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结构严谨、文字简洁流畅。教材中增加了更多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总结性图表,这原是国外优秀教材的最大特点,但在本版我国自己编写的教材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了内容新颖、具有特色以外,在体例、印刷和装帧方面,我们力求做到有启发性,又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本套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双双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在编写第2版教材时,一些曾担任第l版主编的老教授由于年事已高,此次不再担任主编,但他们对改版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他们作出的贡献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本套教材的出版凝聚了全体编者的心血,衷心希望她能在教材建设“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再次脱颖而出,为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感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本次改版能够顺利完成。尽管本套教材的编者都是多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但基于现有的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欢迎广大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人体解剖学(第2版)》由全国21所医学院校的27位教授编写。本教材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改和润色。主要特点是:1.绘制全彩色插图。教材所用的近500张插图为全彩色,线条细腻清晰、色彩丰富美观,其中有近百幅为创新插图,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视性。2.增加总结性图表。做到条理清晰,提纲挈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3.突出知识重点。要求了解的内容改用小字。 《人体解剖学(第2版)》所采用的解剖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l991年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为准。《人体解剖学(第2版)》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多种教材和专著(参考书目列于书后),在此对各位中外作者对《人体解剖学(第2版)》所作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教材所用的插图均由首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宋一志老师用2年时间独立绘制、设计完成,在此对他的辛勤工作深表谢意!还要感谢参加编写《人体解剖学(第2版)》的21所院校同仁的通力合作及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感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多年来对本教材的极大重视和有力支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三、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第一篇 运动系统第二章 骨学第一节 概述一、骨的形态和分类二、骨的构造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第二节 中轴骨骼一、躯干骨二、颅骨第三节 附肢(四肢)骨骼一、上肢骨二、下肢骨第三章 关节学第一节 概述一、直接连结二、间接连结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一、躯干骨连结二、颅骨的连结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一、上肢骨的连结二、下肢骨的连结第四章 肌学第一节 概述一、肌的形态和结构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三、肌的命名法四、肌的辅助装置第二节 头肌:一、面肌二、咀嚼肌第三节 颈肌一、颈浅肌与颈外侧肌二、颈前肌三、颈深肌第四节 躯干肌一、背肌二、胸肌三、膈四、腹肌第五节 上肢肌一、肩带肌二、臂肌三、前臂肌四、手肌五、上肢的局部记载六、运动上肢主要关节的肌第六节 下肢肌一、髋肌二、大腿肌三、小腿肌四、足肌五、下肢的局部记载六、运动下肢主要关节的肌第七节 体表的肌性标志一、头颈部二、躯干部三、上肢四、下肢第二篇 内脏学第五章 消化系统第一节 口腔一、口唇二、颊三、腭四、牙五、舌六、唾液腺第二节 咽一、鼻咽二、口咽三、喉咽四、咽肌第三节 食管一、位置和分部二、食管的狭窄部位三、食管壁的结构第四节 胃一、形态和分部二、位置三、胃壁的构造第五节 小肠一、十二指肠二、空肠和回肠第六节 大肠一、盲肠二、阑尾三、结肠四、直肠五、肛管第七节 肝一、外形二、位置和毗邻三、分叶与分段第八节 肝外胆道一、肝管与肝总管二、胆囊三、胆总管第九节 胰一、位置和毗邻二、分部第六章 呼吸系统第一节 鼻一、外鼻二、鼻腔三、鼻旁窦第二节 喉一、喉软骨二、喉的连结三、喉肌四、喉腔五、喉的血管六、喉的淋巴回流七、喉的神经第三节 气管与支气管一、气管二、支气管第四节 肺一、位置和形态二、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三、肺的血管和神经第五节 胸膜一、胸腔、胸膜与胸膜腔二、胸膜的分部三、胸膜隐窝四、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第六节 纵隔一、上纵隔二、下纵隔第七章 泌尿系统第一节 。肾一、形态二、构造三、位置和毗邻四、被膜五、肾段动脉与肾段第二节 输尿管一、输尿管腹部二、输尿管盆部三、输尿管壁内部第三节 膀胱一、形态二、位置和毗邻三、膀胱壁的构造第四节 尿道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第一节 男性内生殖器一、生殖腺二、输精管道三、附属腺第二节 男性外生殖器一、阴阜二、阴囊三、阴茎第三节 男性尿道一、前列腺部二、膜部三、海绵体部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一、卵巢二、输卵管三、子宫四、阴道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一、阴阜二、大阴唇三、小阴唇四、阴道前庭五、阴蒂六、前庭球七、前庭大腺[附]乳房一、位置二、形态三、结构[附]会阴一、肛门三角的肌和盆膈二、尿生殖三角的肌和尿生殖膈第十章 腹膜与腹膜腔一、概述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三、腹膜形成的结构四、腹膜皱襞、隐窝和陷凹五、腹膜腔的分区和间隙第三篇 脉管系统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第一节 概述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二、血管的吻合三、血管的配布规律第二节 心一、心的位置与外形二、心腔三、心的构造四、心传导系统五、心的血管六、心的神经七、心包八、心的体表投影第三节 动脉一、肺循环的动脉二、体循环的动脉、第四节 静脉一、肺循环的静脉二、体循环的静脉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第一节 淋巴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一、淋巴管道二、淋巴组织三、淋巴器官第二节 人体的淋巴引流及各部的淋巴结一、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二、上肢淋巴管和淋巴结三、胸部淋巴管和淋巴结四、下肢淋巴管和淋巴结五、盆部淋巴管和淋巴结六、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结第三节 部分主要器官的淋巴引流一、食管的淋巴引流二、胃的淋巴引流三、肺的淋巴引流四、肝的淋巴引流五、直肠的淋巴引流六、子宫的淋巴引流七、乳房的淋巴引流第四篇 感觉器第十三章 视器第一节 眼球一、眼球壁二、眼球的内容物第二节 眼副器一、眼睑二、结膜三、泪器四、日艮外肌五、眶脂体与眶筋膜第三节 眼的血管及神经一、动脉二、静脉三、神经第十四章 前庭蜗器第一节 外耳一、耳廓二、外耳道三、鼓膜第二节 中耳一、鼓室二、咽鼓管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第三节 内耳一、骨迷路二、膜迷路三、内耳道第五篇 神经系统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总论第十六章 周围神经系统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第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第六篇 内分泌系统第二十章 内分泌系统主要参考书目英汉专业词汇对照
章节摘录
插图:新陈代谢是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特征,内脏是完成新陈代谢的主要器官。内脏viscera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4个系统。它们主要位于胸腹腔和盆腔内。消化、呼吸两系统的部分器官则位于头颈部,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位于会阴部。在形态与发生上,胸膜、腹膜和会阴与内脏器官关系密切,属内脏学范畴。在功能上,消化系统是从摄入的食物中吸取营养物质,并将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呼吸系统是从空气中摄取氧气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泌尿系统是把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特别是含氮的物质(如尿酸、尿素等)和多余的水、盐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生殖系统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并进行生殖活动,借以繁殖后代。内脏各系统由一套连续的管道和一个或几个实质性器官组成,由于它们具有摄取或排出某些物质的功能,因此各系统都有孔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内脏各器官形态虽不尽相同,但按其构造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中空性器官多呈管状或囊状,内部均有空腔,其管壁由数层组织构成。实质性器官内部没有特定的空腔,多属腺组织,表面包以结缔组织的被膜或浆膜,如肝、胰、肾及生殖腺等。结缔组织被膜深入器官实质内,将器官的实质分割成若干个小单位,称小叶,如肝小叶。分布于实质性器官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以及该器官的导管等出入器官之处,常有一凹陷,称此处为该器官的门hilum(或porta),如肺门和肝门。
编辑推荐
《人体解剖学(第2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