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作者:圣严法师 页数:16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介绍流传至今的禅宗内容,以帮助我们从苦难中解脱,并生起智慧与慈悲。佛法能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机会,转变我们的视野、行为以及心,这样我们便能免于痛苦,过着和谐的生活,最后,达到开悟的境界。 要从痛苦以及对生活的不满里解脱,需要智慧,同时我们也需要智慧才能够了解别人所受的苦难。已经得到智慧的人,会将他们的一生奉献出来,为他人谋福利,并且制造各种方法与机会,让其他人也能从苦难、烦恼以及痛苦中解脱。反过来说,即使一个人缺乏佛法的真正智慧,但如果他能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并以慈悲的行为替他人谋福利,那么他自己的苦难与烦恼自然而然就会消失,智慧也会增长。智慧与慈悲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简介
圣严法师,一九三○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县。十三岁出家,曾于台湾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嗣后留学日本,一九七五年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法师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他以中日英三种语文,在亚、美、欧各洲出版的著作近百种。 法师为国际知名的禅师、宗教暨精神领袖、教育家、学者、作家,特别重视戒行的提倡、禅修的实践、知见的厘清,且以精湛的佛学义理,配合健康浅易的修持方法,指导禅修。 法师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主张以教育完成关怀的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的目的。
书籍目录
目录导言第一章 小时候的疑惑第二章 佛与禅第三章 苦第四章 修行第五章 禅修的方法与阶段第六章 开悟第七章 慈悲名词解释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小时候的疑惑 我想先谈一下小时候发生的三件事情,它们在我的学佛之路上影响很大。每一件事都让我对生命的本质产生了疑惑。 我小时候身体很孱弱,所以在成长和学习方面都比一般人迟缓,直到七岁才学会说话,九岁才开始读书识字。我总是安安静静,而且也不是很聪明。 即使我的家庭贫困,父母仍旧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他们就是民间一般未受过教育的佛教徒。他们也教我们要接受现实,父亲曾对我说:“大鸭游出大路,小鸭游出小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可以走。”在十岁之前,除了父亲说过的这段话,我从未想过任何关于“大”的问题,直到下面那件事的发生,才让我第一次思考到: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中国乡下,灌满水的稻田中有许多水蛇,它们是无害的,因为它们不咬人,也没有毒。尽管蛇会长到很长,但大家都不怕它们,小孩子也一样。有一天我看见一条一尺长的水蛇在追着一只约有半个手掌大的青蛙。蛇快要追到青蛙的时候,青蛙转过头来面对蛇。蛇停了下来,对着青蛙吐出蛇信。奇怪的是,这青蛙居然自己往蛇嘴边爬过去,像是要把自己献给蛇吃一样。那蛇一下子就咬住了青蛙的头,然后慢慢把整只青蛙吞进去。我第一个冲动就是想去救那只青蛙,于是捡起一根棍子想要打蛇,但是我又想:“蛇也要吃东西啊,就像其他的动物一样,把青蛙从蛇口里救出来,就像有人把我嘴里的晚餐抢走一样。”而且为了要救这只青蛙,一定会伤害这条蛇,所以我似乎不该插手。即使在那一瞬间清楚知道眼前的现象为何会发生,还是对整件事情感到不舒服。 蛇把青蛙吞进嘴里滑进喉咙,然后进入身体里,我还能看到青蛙在蛇皮下完整的身形,那景象十分难忘。我很纳闷,想着:“那只青蛙最后会怎样呢?青蛙和蛇会融合成一个生命体吗?如果我是那只青蛙,那我现在会在哪里?” 同样让我困惑的是,这只青蛙一开始的确很怕那条蛇。它试图逃跑,很明显地不想让自己被吃掉。那为什么它最后会爬向蛇的嘴边,让自己被吃掉呢?我实在想不透,只感到深深的疑惑。 同年的夏天,我又有了第二个重要的体验,那真是精彩的一年啊!我和哥哥在稻田间,正要跨越一座独木桥,这种桥在中国乡下很常见。桥下是一条小溪,里头有两头邻居的水牛,在田里工作了一天之后,到溪水里休息。如果水牛站起来,它们的头就会高过独木桥,但如果它们趴在溪里,身子就会被桥遮住。我跨过桥的时候没看到它们,回来的时候才看到。水牛体型很大,看起来蛮吓人的,但乡下人都已经很习惯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们就是家畜,所以我一开始也没什么好怕的,就准备过桥。 水牛看着我,后退了一些,但接下来它们变得非常不安,而且开始到处吐口水。我完全不晓得它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那是攻击的迹象吗?或是它们在欢迎我?我怕极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呆站在桥中央。结果我因为太害怕,从桥上掉了下来,刚好就掉在一头水牛的头上!那水牛呢,也许和我一样都吓坏了,就潜到水里去了。还好,我哥哥也在场,便把我从溪里拉了上来。 等我恢复镇定之后,脑海里浮现两个念头。第一,我发现自己对水牛的恐惧,不但没有帮助我远离它们,反而导致我与它们更近距离的接触。如果不是因为我的恐惧,我也不会从独木桥上掉下去。这和发生在青蛙身上的事情似乎很像,青蛙为了保命所以逃离蛇的追捕。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尽管我们试着想逃离所害怕的事物,但最后反而离它更近,因此你必须去克服你所害怕的事物。我从这个体验中所了解到的,可以说是一种领悟或是觉醒。 第二,我也纳闷,要是我真的因为这次意外死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就像我看到青蛙被蛇吞掉时所想的一样,但我一点都想不透,如果我淹死了,我会到哪里呢?我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却无法得到任何答案。这件意外之后,关于我死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的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好久。 我有好长一段时间变得很怕水牛,这大概可以叫做水牛恐惧症吧!很久之后,我才明白我会怕水牛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我怕死。我怕死,是因为我不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事。当我终于领悟到死其实并不真的是一个问题时,我也就克服了对水牛的恐惧了。 第三件影响我深远的事情,发生在十三岁那年出家之后。我在中国江苏省狼山的广教寺出家,寺里只有不到五十位和尚。有一天我要参与一项由三位法师主持的重要典礼,其中有一个洒净仪式,需要用到杨柳枝。于是我的师祖对我说:“小沙弥,去拿三根完全一模一样的杨柳枝回来,每一根上头还要有三片叶子。” 这看起来似乎是很轻松的工作,于是我到河边低垂的杨柳树群那里折回三根柳枝。当我拿给师祖看的时候,他说:“这三根没有完全一模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杨柳啊!”我的回答也许显得有些鲁莽。 师祖说:“我要的是三根完全一模一样的柳枝。”于是我又回到河边,为了要省麻烦,我干脆带回一根非常大的柳树枝干,心想这下师祖可以直接从上头折下他想要的枝条。 可是师祖又念了我一顿,于是我又只好第三次回到河边。找了很久之后,终于找到了三根我认为看起来非常像的柳枝。我把它们带回寺里,师祖仔细地看过它们,又说:“它们并没有完全一样。” “但是它们是一样的啊!”我很沮丧地回答。 师祖指着那些枝条说:“看,这片叶子的形状很厚实,但另外一枝同样位置的叶片就太瘦了。而且这些枝条的形状看起来也不完全一样,再去找!” 当时我好生气,我想告诉师祖,为什么他不自己去找呢?但我当然不敢这么说。于是我回到河边,在那里又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寻找他要的柳枝。为了要取得伸出到河面上,看起来形状似乎一样的柳枝,我还差点掉进河里。可是呢,当我把它们拿近一看,每一根又都不一样。 最后我放弃了,我决定乖乖接受惩罚,于是空着手回去。师祖似乎并不以为意,只是对我说:“世上没有两样东西是真的一模一样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好好保管你之前拿回来的柳枝,我们明天会用到。”虽然我还有点困惑,不过却觉得松了一口气,这件苦差事终于结束了! 典礼在第二天中午举行,法师们会用到柳枝。当我去拿柳枝的时候才发现,它们都枯掉了。我应该把它们放在水里的,但我却没有想到要这样做。柳枝枯了,不能在典礼里使用了。我很确定师祖这下会赏我一顿好打,但是他却没有,他只是问我:“你怎么会笨成这样呢?”后来又说:“世上一切皆是无常,我想我们只得用这些干掉的柳枝了。” 这让我明白了两件事情:首先,我了解到世界上没有两样东西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从远处看,它们也许看起来一样,但靠近一点观察,一定会发现它们是不一样的。师祖先要我去找一模一样的柳枝,然后又说一模一样的柳枝是找不到的。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意教我一课佛法,但这件事的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第二个影响我很深的,就是师祖最后的评语。他说世上没有东西是恒久不变的,万物都是无常。这不是说柳枝第二天才变了,而是当我把它们从树上折下来的当下,它们就一直在改变,它们一直都是无常的。 从柳枝得到的经验,让我知道这两件事,也深深影响我,并且伴随着我的一生,给了我洞察世事的能力。至今我都不认为其他人应该和我一样,或是想法要像我。我不期待任何两个个体会一样,或是任何两件事物一模一样。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又何必去期待或渴望呢? 我年轻的经历、我说的三个故事,以及我心里因此而生起的疑惑,都和禅修有关。我告诉你们这些事,是因为这不但是很好的禅修入门,同时也对我一开始的修行很有帮助。但这和禅修到底关联在哪里呢?我不会告诉你们,这要你们自己去发掘。以禅而言,你一定要自己不断去发掘。 第二章 佛与禅 谁是佛陀? 释迦牟尼在公元前六世纪,出生在现今名为尼泊尔的小王国。虽然他确切的出生日期不详,东亚人一般都在阴历四月八日庆祝佛诞。在中国,我们会在生日那天以感恩的心情怀念母亲,同样地,我们也应该要在佛诞日这一天感念佛恩,因为他给我们进入佛法世界的机会,领悟他的教诲。我们在一年之中选这一天来表达谢意,感谢这样一位人物来到世上。然而像佛陀这样完全开悟的人物,会需要庆典仪式来纪念他吗?当然不用!我们是为了自己,才去纪念佛陀的生日。 当别人问我什么时候出生?还有我是否庆祝生日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算作是我的生日。只要是快乐的场合,总是值得当做生日来庆祝的,因为在这些快乐的时光中,我们的确可以说是重生了。如果我们学会去感激生活中简单的快乐,那么每一刻都可以是庆祝生日的时刻。我们会觉得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出生,时时保持着清新又快乐的感觉。 这个看法其实也没什么新鲜。早在二干多年以前,佛陀就说过,每一个众生随时都在经历着生与死。我们的心和身体,还有四周的一切,都持续地在出生和死亡。世间的一切都在持续改变着,这就是“无常”,也是禅的中心思想——了解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本性。 对许多人而言,衰老与死亡看起来是很悲伤的事情,但即使是悲伤,也是持续生灭的。如果一个人对死亡一直抱持悲伤的态度,那么他一定也会持续将悲伤带到生命中。我们每一个行为与念头,都在生灭,而每一个行为都会制造业因,将来这个因会成熟,然后生起新的缘。这种行为与结果的循环,就是业的循环。在我们经历生、老、病、死的时候,我们同时也不断透过行为及其结果,建构自己的未来。 佛教徒相信,我们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种下业因,影响下一世的出生与缘分。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小心自己身、口、意的行为。如果你知道,每一刻我们都在创造自己的未来,那是应该感到高兴的。因为这表示我们有机会让自己的行为变好,这样将来所结成的果,不但对自己好,对他人也有益。如果时时无私地为了所有众生的福祉而努力工作,那么你就可以说,自己时时都在过着新的生活。 在佛诞日这天,我们向佛陀供养食物以及鲜花,诵经并举行法会来纪念佛陀。佛陀知道我们为他这样做吗?事实是,我们自己在享受着食物和鲜花,也是我们自己从诵经以及法会中得到好处。那么,佛陀在哪儿呢?如果他根本不知道我们向他供养,那我们为什么又要这么做?纪念历史上的这位佛陀,究竟是什么目的呢? 我们记得佛陀,是因为他身后留下了什么给我们吗?有些佛教徒相信,即使释迦牟尼的肉体在数千年前已灭,但他的灵魂却留存了下来。根据佛法,这是正确的吗?不!这是不对的。万事万物都在改变,而且是无常的,这也包含了我们的灵魂以及肉体。佛教一直秉持着“无我”的观念:不相信永恒不变的灵魂或是灵体。 佛经里告诉我们,释迦牟尼的出生以及其后八十年的生命,皆因世上的众生与他有业缘(因缘)。“业”表示“行动”,进一步的话,就是佛教里的“因果”,也就是一连串的原因与结果。这因缘是一种彼此间的吸引力、共鸣以及回应的意愿,产生自我们与佛陀的行为、言语以及意念。我们持续地与佛法有着因缘,因此佛法也持续地帮助我们。佛陀的一生,只是他救度众生的慈悲愿行的一部分表现而已。他生活在印度的那段日子里,他是释迦牟尼;但事实上释迦牟尼也只是佛陀的化身。 如果释迦牟尼只是一个化身,那么背后一定有一个更基本的东西,那就叫做“法身”,或是真理的显现。它是所有现象的本质或“本体”,无所不在,与无常的现象密不可分。它与宇宙所有众生呼应,并与众生紧紧相系,如果众生与佛陀有缘,他们便会了解到这一点。 佛陀能以各种不同形态的化身显现,来帮助众生。根据一则印度传说,释迦牟尼是昆湿奴的第九个化身。在中国,有些人相信道家的老子是佛陀的化身。有些西方人相信耶稣也是佛陀的化身之一。原则上我们可以说,只要世上出现一个好人来帮助众生,他就是佛陀的另外一种形体或化身。佛教徒不会把“佛陀的诞生”局限在释迦牟尼这个人身上,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好事或好人的出现,帮助众生克服苦难与无知。因此理论上来说,任何人都可以是佛陀的化身。所以,在佛诞目这一天纪念佛陀,事实上是在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佛陀的慈悲与智慧,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只要我们借由善行,与佛结缘,每个人都能体验到佛陀的智慧与慈悲。这并不是说我们能见到佛陀的形体,而是借由与人、动物,或是事件的互动,我们能得到佛陀的慈悲与智慧。这样看来,佛陀在何时出生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敞开心胸去接纳佛法的好处。换句话说,当我们从佛法得到好处时,佛陀也就诞生了。 透过母亲,我们拥有了这副肉身,因此在生日的时候,我们感恩自己的母亲,但这副肉身能持续多久呢?即使是在最好的环境下,大概也不会超过一百年。另外还有一种能经由佛法得到的法身,也叫做“慧命”。我们的肉身不会长久,但我们所累积的智慧能经由因果的运作,也就是业,而延续到未来。我们现在所种的因,会在未来结出果实。 慧命可以由很小的地方开始,举例来说,当我们听到一句佛法,并且感觉得到一些好处,我们的慧命就开始了。就像新生的婴儿,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当我们听闻一句佛法后,便种下了一颗小小的智慧种子,将来会成长绽放,而当它在言行与思想上开花结果时,那就是佛了。这样看来,我们可以说,当开始感觉到佛法的好处时,你就有了自己的佛诞日。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佛法,那么我要恭喜你,今天就可以是你们自己的佛诞日。 释迦牟尼佛是世上第一位达到完全开悟,并且传播佛法的人。因此传统上来说,我们所说的佛诞日,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日。但如果以我前面提到的观点,佛陀的生日,指的应该就是他决定要修行的那一刻,也就是他开始修持佛法智慧的那一刻。从开始修行,直到在菩提树下开悟,释迦牟尼不断进步,即使有时候进步并不显著。但每一次,当他对智慧与慈悲的修持又更进一步时,就是释迦牟尼重生的时刻。
编辑推荐
原以英文出版,是圣严法师在西方为佛法新鲜人所作的开示记录,圣严法师在书中简要说明了禅宗的历史源流、何谓禅、何谓佛法,并以自己的童年体验与传法时所遇到的现代人、事、物为例子,详细探讨了佛法中最重要的议题及其修习方法,包括苦、智慧、开悟、五个慈悲的修行阶段、三个禅修的层次等,为有兴趣踏入禅门的读者,上了扎实的第一堂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