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道德精神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鲁芳  页数:184  字数:15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儒家重要范畴“诚”所彰显的敬畏道德、向往道德、享受道德、坚守道德的心理意识为道德精神,指出培育大学生的道德精神是高校德育之本,要有效实现高校德育目标,必须改变当前的“知识德育”模式,以“生活德育”理念为指导,切实从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生活领域进行整体建构。

书籍目录

引言  一、“诚”:道德精神的内涵  二、培育道德精神:道德教育之本  三、培育道德精神之必要  四、培育道德精神之基本途径第一章 敬畏道德:道德权威的确立  一、道德权威    (一)道德权威的释义    (二)道德权威的形成    (三)道德权威的作用  二、传统社会道德权威的确立    (一)道德权威的自然化    (二)道德权威的神灵化  三、现代社会道德权威的重塑    (一)后道德权威主义时代的困惑    (二)道德教育的重任:培育道德权威第二章 向往道德:道德吸引力的形成  一、道德吸引力的表现    (一)明确善恶   (二)追求道德   (三)乐于为善   (四)追求自我道德完善 二、道德吸引力的来源   (一)道德的历史进步性   (二)道德的科学解释力   (三)义利统一 三、道德吸引力的培育   (一)培育道德吸引力的困境   (二)培育道德吸引力的途径第三章 享受道德:道德影响力的强化  一、文化环境与道德影响力    (一)生活与文化    (二)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  二、培育校园文化,强化道德影响    (一)培育校园文化,提升道德精神的迫切性    (二)培育校园文化,提升道德精神的途径第四章 坚守道德:道德意志力的锻造  一、知耻:确立正确的荣辱观    (一)耻感的道德内涵    (二)耻感的道德价值    (三)树立科学的荣辱观  二、实践:磨砺坚定的道德意志    (一)道德实践是道德意志的“磨刀石”    (二)积极组织与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余论:道德精神培育遭遇的尴尬附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敬畏道德:道德权威的确立  二、传统社会道德权威的确立  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水平较低,虽然人们都认识到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都十分敬畏道德,但是,关于“为什么要遵守道德”,“为什么应当敬畏道德”等问题,还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的认识。受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天观念以及神灵观念的影响,人们习惯地将道德视为“天”或“神”为人类颁布的诫命,从而将道德权威对象化为“天”或“神”。据此,古代社会道德权威的确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道德权威的自然化,它以传统儒家为典型;一是道德权威的神灵化,它以各种宗教为典型。  (一)道德权威的自然化  道德权威的自然化是指将道德必然性归之为自然规律,从而赋予自然(天)以道德权威。在自然化的道德权威下,人们对道德的敬畏与服从归根结底来源自对自然——“天”的敬畏与服从。道德权威的这一确立模式在中国古代尤为显著。  中国古代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儒家文化向来重视夫的作用。总的来说,儒家文化一个大致的逻辑思路就是:由天而达人之性、心,从而有一个将道德权威内置于己身的过程。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天。天在人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威力。天的观念源自神灵观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培育道德精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