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戈 页数:331
前言
2000年9月,历史将我推到了云南艺术学院院长的位置上。 深感责任重大的我,首先想到的事情是:一所边疆综合艺术院校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可能是什么。如何不辜负上级组织和广大教职工的厚望,在自己的任期里达到新的发展高度,获得新的办学收成。 在我上任前一年,1 999年,我们刚刚开展过一次活动,就是云南艺术学院的建设发展40周年校庆。那一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悠长的思索:云南艺术学院在历届领导班子努力、一代又一代教职工奋斗和学生们的热情簇拥下走过了40年的艰辛道路,取得了桃李满天下的巨大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历史高度和前进起点。在此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成为新班子新生代的历史任务。在总结经验,盘点家当,为成绩骄傲的同时,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本科教育办学有较长历史,但没有研究生教育层次;实践型队伍创作能力强,但理论成果少;历史的错综与道路的曲折,体现在校园建筑的犬牙交错状态与后院因为缺少投资而闲置荒芜的情况当中;规模小、社会影响力不够而被提议“合并”的悬剑仍在项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迫切性,成为新里程途中首先遇到的关隘。
内容概要
《判断与思考:艺术·教育的顾盼与前瞻》分忧思录、困惑录、观景心、瞻望情四个部分详细分析了中国艺术教育面临的尴尬与出路、当今艺术院校办学的若干思考、地方艺术院校办学发展的策略、华文戏剧与民族戏剧生命力、艺术教育与艺术应用、戏剧教育与戏剧专业发展的前途等问题,见解独到,评述中肯。
作者简介
吴卫民,笔名吴戈,云南师范大学学士(1982),中央戏剧学院硕士(1990),上海戏剧学院博士(2005)。此外曾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俄勒冈大学游学。问津学术,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入门,追踪兴趣而转向戏剧,便长期从事戏剧历史和理论研究。有《戏剧本质新论》、《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等6本专著,另有15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老知青客栈》、《天涯沦落》等剧本、小说、诗歌、报告文学60余篇发表。现任云南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杏坛拈花(总序)重建敬畏——判断与思考(自序)忧思录不等式:在表演艺术教育与人才市场之间中国艺术教育面临的尴尬与出路当今我们艺术院校办学的若干思考当代中国戏剧研究的薄弱环节、盲点与误区困惑语当今中国大学教育的八大误区地方艺术院校办学发展的策略社会角色与人类“表演”个性·特色·传统·创新——关于艺术院校的办学思考发展艺术教育 培养艺术人才——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而努力奋斗观景心借腹怀胎:云南早期话剧的发生戏剧文化:色彩丰富、样态重叠的云南戏剧艺术景观华文戏剧节与民族戏剧生命力戏剧大餐·学术盛会·文化之旅——第五届华文戏剧节总结报告小剧场戏剧与现代戏剧教育瞻望情往生·此生·来生——中国话剧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与发展艺术教育的思考——兼顾云南艺术学院办学的个案解析戏剧观众·戏剧市场·戏剧前途艺术教育与艺术应用戏剧教育与戏剧专业发展的前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政府行为与民间行为解放思想与繁荣云南文艺
章节摘录
忧思录 不等式:在表演艺术教育与人才市场之间 文化部人事司司长艾青春同志曾指出:“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系统的人才资源,其要义是:育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都要走向人才市场;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流动,不再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而主要是根据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竞争、财、物的转移来加以调节。”这里透出一个重要信息:国家深化改革的目光,已郑重其事地落在了文化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环节上。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并且日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的时候,思考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文化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办法,意义十分深远。事实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许多在过去的岁月里不成问题的事,现在都愈来愈突出地显示了问题的尖锐性,令人无法回避。 身在艺术教育单位,笔者深切感到:在表演艺术教育与人才市场之间,存在着三个意味深长的不等式命题。这种“不等”的逆差越大,所反映的艺术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人才市场之间的不相适应性越大。怎样在教育环节上摸索、调整,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缩小“不等式”中的逆差,对于艺术教育单位完成肩负的民族艺术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使命,尤其是艺术教育单位将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生存、立足、发展,都性命攸关。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切实解决,意义就远远超出了表演艺术教育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现实功利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