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云南省文化厅 页数:250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云南各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其他地方都属罕见,体现了云南各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凝聚着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深深扎根于云南红土高原的民族之根。保护和利用好云南各民族文化遗产,对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的文化生态已发生急剧变化,各民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礼仪、宗教信仰、服装服饰、居住环境等,正逐渐被市场经济和外来影响所消融变异。民族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保护的首要问题是传承。保护传承的主体是人,传承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承接者,而且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者,通过他们口传心授和行为示范,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相沿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技艺或技能类文化遗产,在附着于某些物质性载体的同时,更紧密地附着于某些特定人群身上。他们身上承载的某种文化遗产信息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这些文化信息就有可能彻底消亡。因此,要想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并使其传承久远,传承人便成为问题的关键。因此,重视和扶持传承人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省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大多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生活条件艰苦,传承活动困难;随着一些才艺出众的高龄长者相继去世,他们掌握的传统文化技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形势。近五年来,我省在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内容概要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收录了230位传承人,其中有民间工艺的能工巧匠、民族艺术的传承人物、宗教仪式和民俗礼仪的主持者、民族民间文化典籍和资料的保存者等。他们一般都有师传、家传等传承谱系,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当地民族心目中有极高的认同感与感召力,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力量。此前,由云南省文化厅编纂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收录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的27个“传统文化保护区”和27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其中也集中介绍了大量的优秀艺人和传承人群体。这些广布于云南各地各民族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他们还对一个地方的经济、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
书籍目录
序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云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云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命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决定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刀保顺 王玉芳 王利 王杰锋 车格 达珍区批 毕华玉 木小和 后宝云 约相 李扎戈 李扎倮 李学强 李鸿源 杨应金 张仕绅 陆孝宗 阿家文 陈习娘 陈克勤 旺腊 和训 和志本 项老赛 赵丕鼎 思华章 钟天珍 施万恒 徐桂莲 黄正武 曹明宽 熊自义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习俗 刀干相 干喊 邓学高 邓贵勇 白腊者 芒腰 李从万 李有富 李爬 李映宗 杨明福 杨根保 何玉忠 余兴周 陆天文 阿扎达·鲁茸培楚 陈母撒 非正发 岩汉格林 岩桑 罗光明 帕纠 和志荣 项朝龙 赵春禄 高兴德 陶石保 陶忠华 勒排当 黄丙荣 康朗丙 康朗温叫 梁正功 普国安 熊学明 熊跃清 工艺美术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非正发,男,彝族,1926年出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蔑弄村人。富亍县彝族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当地人尊称他为“师傅”,又称“么公”。1943年,非正发拜本寨非有禄为师学习祭祀活动,1945年开始独立主持祭祀至今,是当地主持祭祀活动时间最长的师傅,在村民中有很高威望。他能全面主持当地日常民俗活动,如清扫寨子、看日子、做红白喜事等祭祀仪式,是当地民俗活动不可缺少的主持人。非正发擅长主持“么公”祭祀,并掌握祭土、祭龙神、祭公棚等活动的内涵和程序。每年农历六月荞菜节时,通晓荞菜节活动规程和内涵的非正发就组织村民跳“荞菜舞”,唱古歌,敲铜鼓,跳铜鼓舞。非正发还熟练掌握铜鼓的演奏技巧和铜鼓舞的12组套路,是该村唯一了解铜鼓舞和彝族荞菜舞来历的老人。文山彝族铜鼓舞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正发是传承者之一,现有2名徒弟,在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