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石磊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石磊 页数:420
前言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慎思之”,说的是在治学穷理中,“学”与“思”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学”一般指了解事实、获得相关的知识,“思”则是从事实和知识中获得全面深刻的道理。“学”是“学其事”,“思”是探究其“所以然”。“学”是“思”的前提和基础。“思”是“学”的必然要求和深化。学有所思,思有所学,才会有收获、有所得、有所用。大凡有创新、有价值、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无一不是研究者经过由“学其事”到“穷其理”的过程,是“学”与“思”的成果。我校的学术丛书名之日“学思文库”,就蕴涵此义。也许,我们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学思文库”的出版.倡导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近年来,学校确立“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资助力度,确定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整合资源,打造学术团队等一系列措施,为教师从事学术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学思文库”为我校教师展示学术才华、推出学术成果提供了园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思文库”丛书的编辑出版,对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实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思文库”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学术文化的原创性和多样性;我们想要展现给读者的,是那些能彰显学术研究的个性和理性的见解和理论。
内容概要
《佤族文化研究丛书(共3册)》包括《魂归人间》、《木鼓回归》和《佤族审美文化》3册,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丧葬的一般概述,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普洱地区主工世居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个性特质研究等五章。佤族文化特质综论,万物有灵,魔巴制度,华夏倾向,文化引力,司岗里文化研究八章。佤族服饰与审美,佤族音乐与审美,佤族舞蹈与审美,佤族木雕与审美,佤族绘画与审美等八部分。
书籍目录
书名:《木鼓回归》《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思文库》总序序言第一章 佤族文化特质综论一、司岗里神话和木鼓文化——歌谣里传承的文化特质(一)司岗里——歌声中唱出的神话民族(二)木鼓——用鼓点诠释出民族的世界观(三)歌谣在佤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二、佤族剽牛——原始宗教祭祀仪式的典型方式三、红与黑——佤族的审美情趣(一)“雕题黑齿”——红与黑的审美情趣(二)圆环饰物——一个民族对美的诠释四、魔巴制度——佤族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支柱(一)魔巴制度是佤族的基本社会制度(二)魔巴是佤族特有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三)魔巴文化具有极强的文化适应性(四)魔巴制度是佤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第二章 万物有灵一、虎豹祭(一)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二)顺势巫术的运用(三)人神交流二、旱作巫术三、祭祀与崇拜(一)牛崇拜(二)木鼓崇拜(三)小结第三章 魔巴制度一、魔巴制度——文化的支柱(一)魔巴的社会属性(二)魔巴的社会职能(三)魔巴的文化功能二、走下神坛的魔巴(一)西盟佤族魔巴的经济状况(二)西盟佤族魔巴的政治状况(三)西盟佤族魔巴的社会状况(四)西盟佤族魔巴的受教育状况(五)西盟佤族魔巴对传统文化掌握的状况(六)现代宗教和新思想对西盟佤族魔巴的影响第四章 木鼓回归一、神圣的木鼓(一)木鼓是守护女神梅伊格洛(二)木鼓是人神沟通的使者二、世俗的木鼓三、木鼓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五章 长发飘舞一、生命之歌(一)佤族民歌(二)佤族器乐二、佤族舞蹈(一)木鼓舞(二)甩发舞(三)剽牛舞(四)加林舞(五)舂米舞(六)甩肩舞第六章 华夏倾向第七章 文化引力第八章 司岗里文化研究主要参考文献后记书名:《佤族审美文化》《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思文库》总序序引言一、佤族服饰与审美(一)佤族服装与饰物(二)佤族服饰的地域特点(三)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四)其他饰品(五)佤族与黑色(六)修饰与装饰(七)银饰的造型、纹样、图案推敲(八)佤族服饰的美学特征(九)结语二、佤族音乐与审美(一)佤族民歌(二)佤族器乐(三)佤乐王岩丙(四)佤族音乐的美学特征三、佤族舞蹈与审美(一)木鼓舞(二)甩发舞(三)剽牛舞书名:《魂归人间》《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思文库》总序序第一章 关于丧葬的一般概述一、丧葬的产生源于灵魂不灭的认识观念,其实质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所决定的二、丧葬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深深打上了阶级统治的烙印三、丧葬习俗和丧葬文化折射和反映了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状况四、丧葬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五、丧葬的功利性与丧葬文化中折射出的鲜明的趋利色彩六、丧葬习俗的稳定性、传承性与变异性第二章 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一、奇异独特和丰富多彩的丧葬习俗二、丧葬习俗与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联性三、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四、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佤族文化特质综论文化特质是一种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提倡的传统,是一种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自我特性和固有特征。佤族文化是中国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质。著名学者李子贤教授在美国学者克娄伯和我国著名学者凌纯声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佤族文化特质有26种之多。由此可见。佤族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揭示佤族文化及其历史,研究它的文化特质是关键。本章对佤族文化中的司岗里、木鼓、魔巴、剽牛、黑齿、穿耳等文化特质在佤族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作用、意义以及对佤族当今社会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一、司岗里神话和木鼓文化:歌谣里传承的文化特质没有文字的佤族,其文化的传承主要靠语言来讲述,因而口头艺术在佤族文化中特别重要并大受欢迎。口头艺术中,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歌谣在其中是主角。许多我们认为已经消失和正在濒临消失的东西,正是靠歌谣得以还原。美国人类学家弗雷德丽·德拉居娜说:“歌谣和故事是为了归还”,“就好像它们是在被已经死了很久的老人讲述和表演一样”。正是歌声,提供了我们关于无文字民族:佤族的文化信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这种神秘文化之门的钥匙。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使这个民族蜚声海内外;个性鲜明、刚劲有力的《甩发舞》,强力彰显了佤族歌舞民族的风采。“音乐用旋律和节奏赋予基本的人类观念以具体形式,使它们变得容易记忆并具有吸引力”,因此,音乐成为无文字民族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形式,“歌曲和其他口头艺术形式一样,经常表达一个群体的价值、信仰和关怀”。
编辑推荐
《佤族文化研究丛书(共3册)》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