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茶恩仇记

出版时间:2007-12-01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宗琳  页数:135  

内容概要

   曾记得有这么一段名句,大概意思是说:在我年少的时候,不知从哪个方向飞来无数的碎片,击中了我的心灵,留下了点点伤痕,在我年老的时候,从这些伤痕上长出了思想。本书的作者赵宗琳先生最终酝酿成《国茶恩仇记》的经历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作者简介

   赵宗琳,昆明人,早年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搜集和整理,并从事创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到思茅,生活虽是坎坷,但边疆绚丽的民族文化给了作者丰富的营养和创作源泉,数十年间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发表过数十篇小说和散文。   曾任思茅市(今普洱市》政协副主席,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在虽已年迈,仍把宣传思茅、宣传普洱茶文化当做己任,笔耕不辍。生平的愿望就是把思茅地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介绍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普洱茶和悠久的茶文化,使思茅地区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更加迷人、更加璀璨夺目。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第一部第二部

章节摘录

  第一部  滇西南群山之中,有一集镇叫磨黑镇,是北通昆明,南达缅甸、泰国的交通重镇。磨黑盐远近闻名,更有普洱茶是历代朝廷指名的贡品,磨黑镇因此二物名声大振。镇上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商贾你来我往,队队马帮穿梭其间,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  民国初年,磨黑盐业控制在一个叫周胜先的手里,单是制盐的盐工,他就雇了三四百名,还有一支护乡队,约有三四十人,人手一支洋枪,好不威风,全镇大小事情都得由他做主,他财大气粗,势力庞大,就连普洱县的县太爷对他也要让三分,因此得了个“周震天”的绰号。此人四十五六岁,身形粗壮,练就一身拳脚功夫。他自己最得意的是枪法,自称取人性命只需一枪,百步之内弹无虚发。妻子早年过世,只生一女唤做飞凤,刚从省城女子学堂学成归来,十九岁的大姑娘不耐闺房寂寞,爱在山野间骑马弄枪,性格泼辣,人也长得漂亮,镇上人称“辣子仙女”。  思普地区盛产茶叶,统称普洱茶,尤以磨黑罗家所制的茶出名。罗家秘制的普洱茶多年来一直是朝廷的贡品,还出海销到南洋各地,常供不应求。青藏牧民更是少它不得,视它为生活的必需品,就连法兰西、英伦三岛,都有普洱茶的踪影,英法宫廷之中更以饮、品普洱茶为时尚。罗家当家人叫罗艺,是个五十多岁的哈尼汉子,为人和善开朗,好助人为乐,深得邻里的敬爱。罗艺原本有个儿子,在一次狩猎时,因同伴遭遇豹子袭击,为救同伴,舍身与豹子搏斗,同伴得救了,他却被豹子咬成重伤,回家不几天,伤口恶化,不治而亡。罗艺老年丧子好不悲伤,幸而还有一女叫阿仙,这个姑娘性情温和善良,能歌善舞,又精于茶道,是镇子上出名的美人,罗艺把女儿视做心头肉,当做生命一般看待。  磨黑,从地理位置来看,是南北交通的重镇,磨黑的盐巴和茶叶都需要外运出去,这就应运而生出一种行业--马帮。磨黑的马帮大大小小有十多支,其中最大的一支有二三百匹马。马锅头姓白名世雄,此人仗义疏财,在思普地区很有名望,可惜他英年早逝,马帮便交由堂弟白世明照管。白世雄只生一子,名叫白于飞,长得相貌英俊,且聪明好学,从小跟随父亲赶马,练就一副好身板。从前马帮走的路,多是崇山峻岭,密林险滩,且多有歹徒出没打劫过往客商,故而马帮为保自身安全,也都带枪防身,白于飞从小习练,练得一手好枪法,且在马帮风餐露宿的生涯中,磨去了少爷的脾气,增添了坚强的毅力。  白于飞小时候多与阿仙玩耍,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年岁稍大更是两情相投,罗艺看在眼里,也觉得白于飞是个不错的少年。一次酒后微醉之时,乘兴说:  “于飞啊,再过几年,等你和阿仙都长大成人了,我就把阿仙嫁你为妻,你可愿意?”羞得两个年轻人双颊飞红,但心里都暗暗高兴,认定对方就是自己的终身伴侣。  其时,省城讲武堂招收学员,白于飞求学心切,前往应试高中枪械兵器科。学习期间,每次考试俱名列前茅,他勤奋好学的态度,深得当时云南督军蔡锷的赏识,于是将其收为得意门生。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磨黑镇上,周、罗、白三姓的恩恩怨怨,引出了思普地区的一段千秋佳话。  一天,磨黑镇上分外热闹,各家店铺头两天就得到通知,要把街道打扫干净,还需张灯结彩,以庆贺大盐头周胜先周老爷续弦娶妻之喜,新娘就是罗艺之女阿仙。乡亲们嘴上不敢多说,心里都明白阿仙是白于飞的未婚妻,不知周胜先用何伎俩,趁白于飞在省城读书之际,竟然强夺阿仙为妻。奇怪的是阿仙之父罗艺近日神态呆滞,默默无言,女儿出嫁也是一声不吭。众人想着白于飞要是回来,恐怕难以善罢甘休。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茶恩仇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