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时装设计与技术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卓开霞 编  页数:261  

前言

  服装职业教育是服装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我国高职服装教育起步较晚,是从普通高等教育分化出来的,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大,目前尚未形成自身的课程特色。从课程结构上看,其课程结构安排基本上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表现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三段式结构。专业课的教学与实习也是分丌进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紧密的联系。从课程内容上看,高职课程也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仅被作为理论的应州和验证而置于次要地位。尽管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的比例有所放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论和实践的整合问题,正如近代教育家杨贤江所说的“教育与劳动分家”,“脑与手拆了伙,求知与做工离了婚”。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割裂,必然难以培养出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教材建设也与服装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虽然市场上高职服装教捌似乎并不缺乏,但普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许多教材缺乏高职特色、内容陈旧,大多还是按照学科体系安排的,往往都是挑选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显性知识,并且每门学科课程都强调系统性和完整件。然而,这些所谓的“经典”内容往往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服装时尚的发展,没有和先进的产业技术接轨,“教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象相当普遍。

内容概要

  品牌服装运作有其特有的规律,以品牌引领,直接和品牌企业设计总监交流,实际为企业品牌进行前期策划和风格定位,把色彩基础、设计基础、工艺技术直接应用于实践。服装专业开始项目课教改试验以来,以服装教育为品牌服务的原则,设置相关的课程。基础课结束后,主要通过模拟项目或和企业合作项目的方式把服装设计理论和实践训练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由于该课程为新开的改革试点课程,目前还没有配套的合适教材,故此组织人员编写了该教材,作为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的参考资料。在三轮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中,和企业紧密结合,把品牌产品开发任务分解成教学任务,学生直接接受企业的任务,并接受企业的设计、技术主管指导,在产学互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资料和经验。

书籍目录

项目简介过程一:女时装设计与技术项目课程介绍过程二:女时装品牌产品开发任务书与教学计划书项目实施第一阶段 产品设计知识点:女时装品牌设计理念与产品风格过程一:女时装品牌产品设计市场调研过程二:女时装品牌产品色系策划过程三:第一波产品款式设计过程四:第一波产品款式拓展设计过程五:装饰工艺的技术实现过程六:第二波产品款式筛选与搭配组合第二阶段 产品制板技术知识点一:服装号型标准及应用知识点二:服装样板过程一:样衣生产通知单制作过程二:系列产品制板过程三:试样及评价过程四:系列样板制作第三阶段 产品工艺缝制技术知识点:缝制工艺规范过程一:女时装大货工艺单制作过程二:女时装变化款式工艺分析与制作附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项目简介  过程一:女时装设计与技术项目课程介绍、《女时装设计与技术》项目课程的性质《女时装设计与技术》项目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项目课程的开展要求学生具备设计、结构、工艺、电脑绘图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需要以成衣设计、服装材料应用、服装纸样设计、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教学是以真实的工作世界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其主要内容来自于睦实的工作情景中的职业工作任务,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中建构课程内容,授课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如购材料,具体加工材料),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以项目任务的实际需求促进新的知识的学习,加强服装设计、服装工业制板、成衣工艺、工序分析以及综合应用设计等实训环节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                                          二、《女时装设计与技术》项目课程的特点                                              该课程是探索工学交替、品牌引领、任务导向等方面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品牌引领、任务导向、团队协作是该课程教学实践的特点,这是针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

编辑推荐

  以服装工作过程或任务为线索形成学习体系,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以服装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以服装职业素养和能力为依据形成学习内容,培养杰出的职业能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女时装设计与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