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勘 页数:251
内容概要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大脑,其神经中枢是银行,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金融,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得以提升。“两税”合并、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开发、金融创新、中间业务等,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加之银行网点几乎都在黄金地段,基本是自购、自建、参股或租赁,在旧的会计制度下每年折旧或摊销,那么银行黄金地段的网点,尤其处于最佳黄金地段有几十年历史的各分行,帐面资产价值更被低估,当在新的会计制度按公允价值作价评估时,这些银行网点价值以及银行股的每股权益和资产价值的含金量将是不断提高的。我国的国家资产起码有一半控制或沉淀在银行手里,所以讲,在人民币升值、资本裂变、制度性溢价、资本市场大发展过程中,银行将是最大的受益行业之一。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裂变和崛起,世界金融中心正在向我国漂移。虽然目前世界金融巨头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其2004年以来参股我国主要金融机构的获利足够弥补这些损失,也不会影响以资本为体系的金融新格局,及人民币定价权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容纳了国民经济的全部内容,是配置经济资源的心脏,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是我国全球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必须制定实施与目标相匹配的政策。在资本裂变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面前,股票市场投资者一定要有全球经济视野,建立起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的理念,争取做一个有思想的投资者,甚为重要。
作者简介
刘勘,从事证券投资与研究16年,先后任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关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第一财经、深圳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和深圳广播电台等10多家卫视电台担任经济、金融和股市评述嘉宾,在证券市场上赢得了投资者的普遍认同和赞许。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三大证券报等20多种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是不是研究报告文章,字数达百万字以上,有的收编进《中国当代杰出领导文献》、《中国当代思想宝库》。曾获诺贝尔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颁发的2004年度“中国最具声望的证券分析师”证书,2005年被录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2006年被录入新版《世界名人录》。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刘勘谈宏观经济 次贷危机实质是全球金融市场一次大洗牌 汇改将惊醒股票市场投资者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加息 择机适度小幅加息是正确的 汇率升值:将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化 票据回购量累创新高汇率预期将波击市场 调整房贷政策下调超额准备金率推动了利率市场化 汇率改革引进做市商制股市会产生什么样影响 警惕炒作人民币套利空间被打开 警惕美元给人民币挖“陷阱” 保持充足外汇储备与流动性以防金融危机 选好货币调控工具 避免内外紧缩共振 关注政策出发基点 警惕国际投行忽悠 调节“宏观三率” 加快结构转型 增强经济实力 出口退税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 疏导流动性 减缓对金融体系的可能冲击 汇率波幅放宽增加资本市场机遇与风险 人民币加息谨防泰国式震荡 在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货膨胀背景下选择加息不能调控内部失衡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的机会与风险 要密切关注日元利率和汇率走向 国际国内资金反向流动 岂能拱手相让“价值洼地”第二部分 刘勘谈市场大势 第四轮牛市充分必要条件已经具备 浅析金融体系稳定与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H股、B股逞强:投资者要有充分准备 析实际利率左右股市运行的现象 投资理念与证券市场走势 机制创新改变市场格局 A股迎来局部转强机遇 票据贴现资金觊觎IPO 道指和恒指创新高将拉动A股走高 国际鲶鱼打造牛市三部曲 未来股价期价境内外联动越来越紧 准备金调整不影响股市震荡攀升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抑制流动性无碍股市逞强 人民币加息:加据流动性过剩 催涨资本品价格 股票市场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国际过剩资本向境内输入助涨资本市场 M2增幅减缓 过剩流动性助推股市 名义汇率与真实汇率背离走势可能成为研判股市的先行指标 年底大规模流动性继续涌入股市 2007年——5000点 股指期货推出不会改变股市运行趋势 必须清醒认识当前的股票市场 不要忽视制度溢价带来的收益 关于当前股票市场的几个问题 目前股票市场泡沫只能也必须维护和充实而不能刺破 低利率负利率和汇率升值过程持续 股市行情就会持续 关注美元利率汇率 巧判中国股市风向第三部分 刘勘谈金融银行业 银行业竞争优势增加 银行股投资价值凸现 金融论坛暖风吹 银行股向暖可期 银行外资青睐 成长稳健 股改可期 会计政策变更对银行股影响几何 银行税负有望减轻 银行股将受惠多多 资产证券化促进银行健康发展 本轮牛市领头羊是银行股 履行WT0国民待遇要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金融安全 金融银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并购潮 境内外对银行股估值为何有差异 金融参股题材将成为投资主线 欣欣向荣的金融子行业——银行业绩快速增长 百业之王 股市中坚 金融企业再融资利于做实、做优、做强、做大第四部分 刘勘谈资本市场建设 有效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将不修自通 应对当今的证券市场制度进行二次革命 解决股权分置的前提条件:非流通股东必须向流通股东补偿和让利 是制度、发展格局、估值体系、理念的转折 改革股权分置 重建估值体系股权分置改革迎来攻坚阶段 要不失机遇加快股权分置改革 股票市场不但需要业务和产品创新,更需要制度的创新 必须在资本回报率和回收周期统一的前提下去推动和鼓励上市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办法 IP0应修改为人人有份 竞争促使经纪业务要树品牌 券商分类监管:优质券商将驶入快车道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刘勘谈宏观经济 次贷危机实质是全球金融市场一次大洗牌 美国金融市场上爆发的次贷危机,在2007年底与2008年初恶化,先后有花旗银行、美林和瑞银,去年四季度对次贷相关资产冲减,计提大量坏帐准备导致利润大幅度下降,分别预亏98.3亿美元、98亿美元和114亿美元,“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性股灾,自然也波击我国A股市场,全球市值一度损失超过10万亿美元。那么次贷危机疑惑或有否阴谋,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给我国资本市场将带来怎样变局,值得探究,便于厘清投资思路。 美国的国家战略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度财政赤字为1628亿美元,比2006年2482亿美元下降34.4%,与2004年度4130亿美元财政赤字相比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国会预测局预测,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在2008年度将下降到1550亿美元,并计划在2012年消除财政赤字恢复盈余。 美国自1971年出现对外贸易逆差以来,30多年挥之不去而且愈演愈烈。2005年贸易逆差7167亿美元,占GDP比重达5.8%;2006年美国贸易赤字创7636亿美元新高,与中国的贸易赤字占到2325亿美元;美国商务部宣布:到2007年11月29日公布第三季度GDP修正值,9月贸易赤字连续第四个月改善,而出口连续第七个月增长,进出口比率跌至140.3,为五年半以来最低位,出口年率(13.6%)几乎三倍于进口年率(4.9%),显然美元贬值起了很大作用,因此,要减轻“双赤字”负担,美元必须贬值。 虽然美国去年三季度GDP4.9%,四季度0.6%,11月份失业率为4.7%,12月份上升至5%,今年1月美国非农业就业人数减少1.7万人,但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1月美国私营企业新增13万个就业机会。投资数据显示:2007年11月份美国资本流入1499亿美元,高于当月贸易逆差数量需求,也高于“双赤字”需要美元资本流入的缺口,是十分有利于维持美国经济增长的。2007年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标一直在下降,而在次贷危机爆发的三季度,消费依然增长2.8%,尤其2008年1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标为80.5,高于上月的75.5,也高于市场预期的74.5,上述两大指标说明美国投资和消费状况,并没有像市场想象的那样悲观。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像是“双赤字”在住房领域的一个表现,病的根子不在次贷,而在于“双赤字”:即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经过次贷危机爆发和恶化,美元顺理成章地连续大幅度贬值,为根本性减少“双赤字”创造条件。美国外债接近其GDP的100%,几乎全部以美元标价,美国的国外资产约占其GDP70%,当然这70%是以外国货币标价。如果美元贬值10%,那么世界其他地区流入美国净财富将约占美国GDP的5%,这基本上能够抵消掉美国贸易赤字。美国凭借其年增长13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又是全球经济最大最灵活的经济体,美元颓势是周期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美国持续扩张和逐步改善的“双赤字”,将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初一举扭转美元的颓势,不允许美元衰落和长期贬值,因为美国很清楚,正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给予美国不劳而获的特权和以邻为壑的手段。正如美国白宫认为:2008年美国经济不会进入衰退,2009年美国经济恢复正常。那么预示着美国房地产投资低潮和次贷危机不久便会结束,正如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表示:“由于房价仍在下跌,许多潜在投资者持观望态度,但预计旧房销售将会在今年春天有所反弹。” 现在一边倒的美元危机论,诱导外国投资者过度减持美元,也许是美国所乐见的,几乎等于一次洗筹机会。这为实现美国计划在2012年消除财政赤字恢复盈余以及大幅度降低贸易赤字,创造一次必要的金融市场条件。为稳定美元而努力,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只有完全走出了“双赤字”,美国经济才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而维持美国经济的命根子——资本市场竞争力,这才是美国的国家战略。故认为美国可能是2008年回报最高的一个市场,其次才是新兴市场的国家。 次贷危机的疑惑 根据德意志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次债总额为1.2万亿美元,若考虑每年偿还量,2007年底,美国次债总额为1.5万亿美元。又据《广州日报》特派记者,在华盛顿当地时间2008年1月25日采访格林斯潘:“在帐面上,次贷产品大约9000亿美元的价值,但大部分的价值已经被一笔购销了。”据有关部门分析,认为次贷风险较高的结构性产品接近50%,约7500亿美元。瑞银银行业分析家估计损失为2500亿美元。标准普尔公司表示,次贷相关亏损将超过2650亿美元,日本研究机构评估结果为4600亿美元,与美国45万亿美元的金融市场规模相比较小。 而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因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注入流动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8月31日,美国注资1452.5亿美元,欧洲注资6441.55亿美元,日本注资467.73亿美元,澳大利亚注资151.39亿美元,加拿大注资43.68亿美元,累计总额为8556.85亿美元,而后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份以来,先后4次通过贷款拍卖方式向商业银行注资,前3次各为200亿美元,第4次为300亿美元,共计900亿美元,还有自去年9月份以来,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继续向市场注资估计约为800多亿美元。因美国次贷危机,西方各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注资总额预计超过1万亿美元。为加大刺激消费和投资,稳定金融市场,保持经济活力,美国国会通过实施168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真是货币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毫不犹豫地解囊相助,事实上美国招之,欧日英等国家中央银行即来之,几乎没有什么门坎和任何附加条件。大家都知道,过去南美洲的阿根廷、墨西哥和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时,对遭受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要附以苛刻条件,并干预危机的处理。这次除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外的主权基金,也起到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的角色,向美国金融机构注入不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商业资本。可能与全球格局下金融资本大博弈有关,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强强联手,那么这场金融大博弈的另一方是谁呢?其中的疑惑有否阴谋,值得警惕。 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流动性真的不足吗?作为衡量流动性的关键指标M2,美联储最新货币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当周的M2货币供应量为7472万亿美元,增加43亿美元,从2006年年末次贷风暴开始到2007年底,M2中间值同比增速从4.7%攀升到6.2%,其中2007年9月份增速为6.7%,这说明美国的货币创造功能本身没有问题。再考虑去年9月美元利息从5.25%降至3%,以及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大规模注资和放松银根行为,以时还认为美国市场流动性紧缺,岂不是无稽之谈吗? 资本市场的变局 始于2001年以来长达3年的货币拯救行动,带来了全球流动性持续泛滥,成就了今天百元的石油,千元的黄金,万元的伦铜,随着次贷风暴越演越烈,新一轮货币拯救行动又开始了,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向市场再次大量投放货币,岂不是孕育着更大的流动性过剩吗?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注资行为,理论上有货币创造功能。由于中国金融,衍生产品有限,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远不如美国,当前人民币都有4.2至4.5倍的货币乘数放大效应。大家都知道美国金融市场发育成熟完善,衍生产品众多,市场资金杠杆作用大,对于金融市场这1万亿美元,在众多金融杠杆放大作用之下,保守地估计可以产生5倍以上美元的放大效应,这次美元货币乘数效应可能会在6至12个月内被有效释放出来,那么在目前全球有7.5万美元的流动性的基础上,再增加5万亿以上美元,可见理论上泡沫风险是存在的,意味着流动性更加过剩,西方各国央行大举向市场注资行为,就等同于向市场“放水”鼓励投资。人民币资产将间接受益于这场美元拯救行动。预示着未来全球流动性环境更为复杂或严重,将继续刺激资产价格上涨,为今后再次爆发金融危机种下祸根。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恶化,美元开始新一轮减息,旨在促使信贷扩张,提高金融体系在融资、投资间的效率,所以1月22日出台20多年来最大75个基点的降幅,1月31日又再降50个基点,自去年9月从5.25%降至目前的3%,造成高息货币大涨,资金流向亚洲,市场普遍预期美元降息仍未结束,在3月18日例会上还要降息,到今年夏天,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可能降到2%至2.5%。美元不断降息之后,接下来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等,也很可能陆续采取降息措施,可见美联储激进式的降息行动,不但带来美元急剧贬值,还会引发非美元硬货币跟随降息效应,其过度降息可能会使美国重回2001年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因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低利率政策,股市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必然上涨,可能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再次集聚,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和市场的繁荣,美元可能将在2008年末开始上调利率,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将会由此而加剧。 目前人民币利率4.14%,美元利率3%,利差114个基点,中美货币利率倒挂,成为国际过剩投机资本(热钱)继续涌入中国的催化剂,表现于人民币升值步伐在加快,现在人民币已破7.17的中间价,今年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1.40%,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3%,对日元升值9.86%。如今人民币被美元疑似绑架之后被动升值,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升值幅度将大大超过去年,并有望对各主要货币出现全面升值。在人民币加快升值和加息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和人民币资本品股市,将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避风港,无疑更多热钱流入我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中国将成为美元的“蓄水池”,估计2008年流入热钱将超过2500亿美元,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恶化,热钱借助各种渠道涌入速度正在加快,A股市场自然成为狙击的对象,其中很大一部分热钱会流入A股市场,将助推上证综指收复失地还会创新高,倘若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上半年推出,奥运会前后上证综指有望挑战新高。上证综指自6124点已经下跌约30%,恰与美元加速贬值趋于一致,这种无意中的“合拍”,不仅对国际过剩投机资本构成巨大诱惑力,也为进入A股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预示资本市场变局的增加,伴随人民币资产的崛起,资产价格和资本品股市继续上涨,我国必然出现历史性的估值高峰。 当前,全球金融正在进行大洗牌,国际投机过剩资本(热钱)真正的风险不在现在,而在以后最终以一个大泡沫覆盖一个小泡沫的方式来熨平次贷风波。美元降息和注资的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全球流动性过剩,在新兴国家里帮助创造又一轮流动性过剩热潮,带来新一轮证券投资资本流入的压力,催生新的资产泡沫,以及带来经济内部的其他问题。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策略性的假衰,美国经济可能在下半年起开始反弹,所以,特别要注意美元在今后某个时间突然升值,强势美元逻辑直接演绎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成为泡沫的买单者。这是20年前日本经济曾经遭遇过的事件,资本流出的时候可能象海水退潮一样迅速。从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实现其用金融取代货币来继续他们的繁荣和辉煌。 (发表于2008年3月3日香港《经济导报》) 汇改将惊醒股票市场投资者 游资涌入,外汇储备快速增加 据海关总署最新报道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贸易顺差为803.7亿美元,央行最新报道数据显示: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7690亿美元,其中热钱大量涌入起了重要作用。从现在态势看,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趋势仍没有明显改变,年末余额与年度GDP的比例2005年将达到44%左右。尤其是今年国庆长假后三个交易周内,央行票据发行量逐步上升为900亿、1000亿、1400亿,这是央行票据发行以来单月最大量,10月份净回笼资金高达1370亿元,也是今年4月以来单月净回笼的新高,11月11日这个交易周回笼资金730亿,创单周回笼资金最大规模。3个月期限中标利率连续五周落在1.1666%、6个月期限连续三周落在1.2309%。短期内如此巨大的资金回笼量却没有在货币市场引起震动,估计明年春节长假过后游资涌入量可能还要大。央行加大资金回笼并不意味着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意图,而是旨在通过维持货币市场低利率,消除投机性热钱流入的欲望。说明尽管央行加大公开操作力度,但货币市场资金却抽而未紧,这批投机性的游资,有一部分转移到了拆借市场,还有很大部分以现金形式滞留在外资帐户上,押宝赌注人民币升值。 另外,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底各项外汇存款增加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0亿美元,9月份各项外汇存款下降36亿美元,同比多下降46亿美元,说明国内出现了外币转存人民币不断增加的现象。为防止大量热钱涌入人民币,国家在出台了一系列控制外汇流入和放宽外汇流出的政策,以及境内美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调至2.5%的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几度发表公告,警告热钱不要投机炒作人民币,这从侧面反映了外汇流入和国内外汇转存人民币的情况依然较为严重。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汇率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左右我国资本市场和股市中长期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投机性的热钱在什么时间、以怎样的方式影响着我国股市行情的演绎,是每一位股票市场投资者要高度关注的焦点。 国际投机热钱涌入赌注人民币升值 自7月21日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拉开序幕,人民币从与美元挂钩改为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汇制改革3个多月来人民币已升值2.31%,9月23日央行宣布扩大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的交易波幅,从原来每天浮动1.5%扩大到3%,但对美元浮动维持在0.3%,从而满足了参与者交易的需求,也保证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11月9日央行副行长项俊在上海表示,央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今后人民币汇率变动主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不再由官方对汇率水平进行一次性调整。这意味着今后汇率浮动区间将增大。 美联储连续加息,使美元利率升至4%,高过人民币利率2.25%的1.75个百分点,美元升值暂时缓解了9月份外汇储备增幅,估计可能还会延续至1o月份。最近召开的G20会议和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会议上并未如人们预期那样对中方施压,但是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未明显减弱,境外大量资金还是伺机向我国涌来(详见图1),外汇储备仍将大幅度增长。这使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央行发行票据对冲成本日益增-大,且其可持续性也受到质疑。央行为控制货币和信贷的增长,外汇占款被迫快速大量增加。2003年1月,外汇占款为23323亿元,占央行当期基础货币总供给的44.5%,2003年底外汇占款余额达到近3万亿,2004年5月份外汇占款达到34160亿元,占央行当期基础货币总供给的52%,从今年外汇储备增长情况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上看,目前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已经达到75%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在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下,国际投机热钱涌入赌注人民币升值而来的,导致外汇储备疯狂增长,以及国民财富的损失、经济结构错配,由此引发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下降,的确令人担忧。 热钱持续涌入,结构矛盾难解,成本上升 汇改之后热钱持续性流入导致外汇储备增加。M2增速在7、8、9、10四个月分别增长16.3%、1Y.34%、17.92%、18%。与此同时,贷款增速也有所上升,7、8、9、10四个月的本外币贷款增速分别是13%、13.2%、13.5%,13.7%,但与M2货币量增速不同步,差距在不断拉大(详见图2),与年初央行确定的货币增长率和信贷增长量分别为15%和2.5万亿元的目标越走越远。截止9月底,银行本外币贷款较年初增加量仅有1.45万亿,离2.5万亿的目标相差甚大,在余下的四季度完成信贷目标的可能性很小。各方面迹象显示,目前金融市场运行在“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中,外汇占款上升是M2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形成了汇率压迫利率的现象,外汇风险压低利率,以致有陷入零利率的“流动陷阱”的可能性。人民币对外价格是汇率,对内价格是利率,两者运行机制不一致,造成M2与M1差距逐渐拉大,意味着货币结构流动性在下降。只要央行以低利率抵抗热钱的政策不转向,那么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就难以改变。由于宽货币形成的低利率环境,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大量资金充沛于市场造成空转,说明热钱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金融全局的重要因素。加之巨额外汇储备需要央行票据来对冲。其成本若从利息角度考虑,可能有200~300亿,再加上发行回收成本,每年大约在300~400亿之间,导致金融结构矛盾加大,金融效率降低。这样一来,国际投机热钱涌入将会分摊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的利益,人民币升值越迟,成本就越高。 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对外完全开放,存在一道外汇管制防火墙,热钱进出不容易。但在境外市场上,“股神”巴菲特曾购入中国石油13%的股份,当时平均购买价为1.65港元,现在中国石油股价已高出其购买价2.5倍左右,可谓获利丰厚。据报道,巴菲特正在加大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力度,设法谋求入股中国人寿,利用制度设计上的空子,首先可能在市场上购进不超过5%的流通股。表面上巴菲特购买的是中国石油和中国人寿,是人民币资产的H股,其实巴菲特购买的是人民币,做的是人民币远期汇率,在巴菲特眼里这个远期并不遥远。看来人民币与国际投机性游资正在博弈比耐心和实力,游资付出的是时间成本,一旦投机得逞,其收获将大于时间成本。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