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地角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兰兴  

前言

  刘兰兴先生执教多年,却执迷于文字,多年来他笔耕不辍,令人敬佩,如今他的第三本集子《村头地角》即将出版,嘱我作序,便欣然应允。  刘先生文学功底十分深厚,诚如冬生在《父亲给我颗长生果》一文中所述:“父亲的文学功底,我是知道的。他很少看现代文章,案头堆满了我们看不懂的古籍,什么四书五经、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等,应有尽有。”刘先生文字古朴,用词准确、简练;长期的乡村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村头地角》凡96篇,读来篇篇如同水墨小品,情景并茂,鸟语花香,既进放泥土芬芳,又蕴涵人文风情。长夏苦热,但读其文恰如轻风拂面,心生快意。  《春情》4篇,用白描手法,将谷雨时节,村上人家忙碌于春耕春种的情形描绘得十分自然贴切。文中婆媳之间的矛盾写得活灵活现,趣味十足。《山村春晓》,开头便引人入胜。刘先生借元曲作引子,短短数语便勾画出农家的繁忙与艰辛,接着又徐徐道来,写出了“充满了烟火、泥土和汗渍气息”的“别是一番情形”的春晓。刘先生在叙述时,并未高谈阔论,而是用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即用动植物人格化的方式来表达,使文章的情境生意盎然,充满了俚趣。如晨光中“小母鸡们的颠狂”、田地里“麦儿们互相抚摸对方肚子,问怀得累不累”的调侃,都颇为生动。本篇结尾也很有特点,用钓鱼人歌调唱出自己的情感。清音悠长,令人回味。  刘先生多年来从事诗词创作,曾出版过《谷野南风·诗词卷》。这一优势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表现出来。本书用诗歌结尾的篇章很多。如《荷风片片》、《场头轻骂》、《军垦轶事·惊梦》等,文不难乎结而难乎神,用诗歌关锁,就使得文章气格不凡,情韵优美。刘先生很在乎文章的结尾,除用诗歌关锁全文外,还辅以其他方式。《春情·雨后分畦》的结尾用的是双关语,弦外有音;《荒塘泪》的结句用的是抒情法;而《获芦面前水茫茫》寥寥数语,则将人物心理细致入微地刻画于纸上。  本书冠以《村头地角》,便免不了要写人、写世态,其中不乏男欢女爱的故事,如《荷风片片》、《海棠开过到蔷薇》、《畅畅心思》、《蔷薇熏衣香》、《芳心独苦》、《薅麦》等,都颇为生动。刘先生写男女恋爱有一原则:只写健康的情感。他按自己的笔调,赞美男女双方追求自由幸福,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其他不健康婚姻形式。在刘先生看来,婚姻是个严肃的问题。西谚有云:“有妻与子的人已经向命运之神交了抵押品了。”你必须对他们负起责任来,否则,将受到命运之神的严厉惩罚。刘先生写爱情的手法也颇具匠心,多讲究一个“隔”字,如《芳心独苦》,忆起小妹“落水”弄态,“小白拉她上了岸”,小妹对小白含情脉脉,被远在池塘外棉花地里的他见着,其中就有“隔”意。还有《薅麦》,画面安排“堂姐”与其心仪的小郎远远相隔,朦朦胧胧,望也望不清楚,通过这个“隔”字,把少女炙热的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再如《蔷薇熏衣香》,在“乔娃”与“冯刚”间又隔了一个“庄霞”。这种隔中有透、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一种美。16世纪英国培根说过:“美中最上就是图画所不能表现,初睹所不能见及者。”(《论美》)这话其实就是讲一个“隔”字,这与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一致的。如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中“树将暖旭轻笼牖,花与香风并入帘”,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这其中的“帘”字都是讲究一个“隔”字。所谓距离产生美,诚哉斯言。  刘先生的散文不仅写得生动、老练,而且注重寓意,读后令人回味。如《葵花是留有胡须的妇女》,文中把葵花比作另类妇女,是一个具有媚性、贱性、傲性,“三性”十足的丑男人。除此之外,他还把“心实”的鸡冠花、“高雅”的栀子花、“色彩似血”的春桃花、“清比幽兰”的水仙花等花的特质,一一概括、勾勒出来。名为写花,实则将花赋予人性,寓意自然,令人赞叹。  纵观本书,刘先生的文章均篇幅不长,短小精悍,且文字浅近,贴近生活,可以说思想性与艺术性都达到了较好的统一。一篇《逝水流年》,把我们带入历史;一篇《竹声自在》,让我们心地洁净;一篇《草根勾连》,让我们增智;一篇《花开精神》,叫人怡情。总之,他的文章,触及时事,涉及民生。叹世,无叫嚣之壮语;吟苦,无悲恢之气。笔调清新,气质典雅。读后,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得到不少乐趣。  杜甫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最后让我以这两句古诗来结束本文,并祝贺刘兰兴先生新作出版!  是为序。  季字  2010年7月13日于合肥

内容概要

  《村头地角》讲述了,刘先生的散文不仅写得生动、老练,而且注重寓意,读后令人回味。如《葵花是留有胡须的妇女》,文中把葵花比作另类妇女,是一个具有媚性、贱性、傲性,“三性”十足的丑男人。除此之外,他还把“心实”的鸡冠花、“高雅”的栀子花、“色彩似血”的春桃花、“清比幽兰”的水仙花等花的特质,一一概括、勾勒出来。名为写花,实则将花赋予人性,寓意自然,令人赞叹。  纵观本书,刘先生的文章均篇幅不长,短小精悍,且文字浅近,贴近生活,可以说思想性与艺术性都达到了较好的统一。

作者简介

   刘兰兴,1942年生,江苏江浦(现南京浦口区)人,安徽劳动大学政治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书籍目录

序四季风情春情·雨后分畦春情·晚明除草春情·菱放水暖春情·月下采槐夏风·秧风微微夏风·荷风片片夏风·稻风沉沉夏风·蝉风高高秋光·场头轻骂秋光·荞麦开花秋光·桂前佛语秋光·中秋拜月冬景·雪舞祥瑞冬景·梅报春来冬景·松脱寒装冬景·竹爆年喜旧时年味山村春晓暖灶烟老苍野育秧杨柳梢头流水逝水流年夜沉沉,雨深深军垦轶事·惊梦军垦轶事·击壤军垦轶事·山问军垦轶事·寻觅请人传牛月明园中旧生涯我的北京首次行长田漫记求其放心癸亥日记丙午日记槐花菜前亭边歌者蔬圃夜情五鼓月场“扁舟”传奇l蝶影低飞海棠开过到蔷薇畅畅心思蔷薇薰衣香杨善帮寡寡妇哭坟荷有悲朵日晚湖边三娘教子薅麦芳心独苦晴云秋月爽爽情草根勾连卖破烂记荒塘泪薄会无奈邻居体会黑暗白布冤情谁不可怜不如怜取眼前人解连环灵童孝亲夜笼劳影看山竹声自在五爷测“孝”字秦山寄怀动物可师性刚尚气由紫燕营巢想到的桧是怎样抵御严寒的黄山归来谁是青天一剑失神仙盛夏之夜大粥春秋借他说教前进的脚边有机会茶聊一年春事都来几增加快乐厚度赚钱先壮志——给孙儿的信朝阳启窗明——写给外孙的信路闻油菜花引鸟语花开精神葵花是留胡须的妇女鸡冠花栀子花前无暑意荻芦前面水茫茫水仙不俗闲木棉担秋深“寡妇”花品味桃花菱的恬性木槿花旁石榴花玉兰傲寒开跋:四时景美风亦清

章节摘录

  今年四月头那晚,村后山坡上的槐花开了。花气香死人,刘婶闻到香格外欢喜。因为每逢这时她要用槐花做饼。  做槐花饼,是刘婶拿手好戏。  首先,她做料讲究,拣初开的花采,采来洗净,放开水焯焯,滤干水,倒进钵中,滴几滴酒,洒上些盐,盖上腌会。其次,把面粉倒人钵子,适当放点小苏打,与槐花一起搅拌,焐会。再次,把焐好的槐花面倒在铺有干面的案板上揉成条,摘成一段一段,用掌心摊平,放进烧热的油锅里,浇上点水,盖上盖煎。煎成金黄色,翻个身,再旋点油和水,焖会,焖出香气,揭开盖,翻炒几下出锅,一盘美味佳肴便给烹制好了。  煎好的槐花饼闻有五香:花香,酒香,油香,糊香,面香,简称五味槐花饼。  五味槐花饼口感好,瓤松软,壳酥脆,不黏牙,爽口,刘婶很爱吃。  其实,打坏年头过来的人,谁不喜欢它呢,它真接济过人,人对它有感情。只不过,那时人吃的是苦难;如今,人吃的是时尚。  刘婶想做槐花饼除自己吃外,还想送些给三娃。因三娃帮她家不少忙,家里得他不少劲,虽说担心他偷腥,但也没什么把柄。于是,她喊来赵芬。赵芬走近婆婆问:“什么事?”  “我想做槐花饼,你未吃过,做给你尝尝。”  “好吃吗?”  “好吃不好吃,吃了就知道。只怕你尝到滋味就舍不得丢。”  “怎么采呢?”  “竹竿尖绑个钩子,地下铺块塑料布,让钩落的槐花掉在布上。记住,千万不能沾土,沾染泥巴的槐花是不能用来做饼的。”  “要多少?”  “吃点滋味,不要多,采一篮子来就够了。”  赵芬想,采不多,何必费那么大事,用手摘去就是了。于是,提起篮子出了门。  月儿弯弯,似喜欢槐香乐歪了嘴。赵芬披着月光,拐了三个弯,朝屋后山坡走去。在拐最后一道弯时与三娃碰了个满怀。三娃是从后坡叔家回家来的。见赵芬提只篮子,问:“这么晚了,上哪去?”  “老婆婆嘴馋,闻到槐花香想吃槐花饼,叫我采来,我也不会上树,哪里有矮树,告诉我。”  “尽是大树。”  赵芬为难起来,欲回讨工具,三娃拦住,问:“要多少?”  “就这一小篮子。”  “我帮你采去。”于是,二人走向槐树坡。  赵芬出门的时候,刘婶见她并未按自己讲的法子带上竹竿、布,只提个空篮子,心想,她不会爬树,定是找三娃去了。真要是那样,夜晚头,不要弄出笑话来。想到这里,后悔不该想吃槐花饼,转又想,但愿她不是找三娃。想来想去,还是不放心,就跟上了赵芬。  三娃上树,赵芬树下看他采槐花。好大的树冠似团云,香气熏人,呛得人透不过气,不一刻工夫,三娃从树上下来,将装满槐花的篮子递给赵芬,两人一前一后朝回走。  三娃采槐花的时候,刘婶贴着人家后檐墙躲在暗处瞟着他们。见采好回转朝自己这边走来,怕给发觉,一个急转身,不想慌里出乱,一头碰到墙拐,鼻子给碰疼。摸摸,血流了出来,黏糊糊的。来不及顾此,刘婶急急溜回家,打水洗鼻子。  赵芬回到家,灯下瞅见婆婆洗脸水颜色,问婆婆搽的什么粉,水都给洗红了。婆婆笑骂道:“别拿老娘开心,你见过我搽粉吗?”  “那水为什么红了?”  “闻到槐花,鼻子痒,揉破淌的血。”  赵芬笑道:“你闻槐花过敏,不如倒了它。”刘婶忙拦道:“过敏过了,不就好了嘛。”  五味槐花饼做好了。树头槐花清清香,天上月儿嘴歪歪,小村春夜里外都飘香。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村头地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