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关系学

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人民公安大学  作者:崔北方  页数:350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认真汲取各地、各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警民关系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体需要结构对警民关系建设的影响、警民关系建设中的主客体关系、文化因素,以及进一步建设良好互动的警民关系对策和方法措施等方面都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对于民警增强意识、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强化基层基础、推动公安工作全面发展进步,促进和谐平安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警民关系学概述 一、警民关系的定义 二、警民关系学的概念及提出 三、警民关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警民关系学的任务 五、警民关系学的学科特点 六、警民关系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七、警民关系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二章 警民关系的一般问题 一、对警民关系的几种表述形式 二、警民关系的基本属性 三、警民关系的功能 四、警民关系的要素 五、警民关系的定位 六、警民关系建设中几种应澄清的模糊认识 七、加强警民关系建设对公安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章 警民关系的历史发展 一、近代以来的警民关系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警民关系状况分析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警民关系状况分析 四、改革开放后警民关系的现状分析 五、影响新时期警民关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六、新时期警民关系建设的基本要求第四章 主体需要对警民关系建设的影响 一、主体需要的概念 二、主体的需要结构 三、需要决定社会关系 四、社会主体的需要结构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第五章 警民关系主体 一、警民关系主体——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中处理警民关系的相关部门 三、正确处理警民关系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素质要求第六章 警民关系客体 一、对公众的一般研究 二、公安机关的内部公众 三、公安机关的外部公众第七章 警民关系建设中的文化因素 一、警民关系是一种文化 二、警民关系建设与社会文化环境 三、社会文化因素对警民关系建设主客体双方文化心理形成的影响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警民关系建设文化氛围第八章 公安机关组织形象的目标管理 一、组织形象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二、组织形象要实现的目标 三、组织形象的定位与设计 四、组织形象的巩固与更新第九章 警民关系建设中的传播管理 一、传播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二、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应注意的问题 三、警民关系建设中的网络传播第十章 警民关系的工作过程第十一章 警民关系建设的主要操作方法第十二章 警民关系建设的发展趋势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警民关系学概述  一、警民关系的定义  什么是警民关系?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就是警察机关、警察与社会公众、与社会的关系。其实不然,如果从法律的、从经济与政治的、从历史发展的、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讲,警民关系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  理解“警民关系”,必然要涉及“警察”和“民众”或者“群众”、“公众”这类的概念问题。其中,民众、群众、公众这些概念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即一般是指社会中的人的集合。而“警察”一词,专业性比较强,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辞海》中解释“警察”,“警”有戒备、告诫、敏悟、机警、警报等含义;“察”有察看、考察等含义。“警察”二字连用,构成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名词,意思是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公职人员。  那么,警民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要给警民关系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有必要首先明确以下三个相关的概念。  第一是社会关系。一直以来,理论界给社会关系一词下的定义很多,比如,“指人们在社会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彼此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指人们对财产的占有关系,是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即所有制关系”;“社会关系指社会大众在共同认可及遵守的行为标准规范下的一种互动,这种互动因个人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马克思给社会关系下的定义,他认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马克思说:“社会不是由个人组成的,它表现为这些个人所具有的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类社会并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认为的是个体的人的机械组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整体。总之,社会关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诸方面的各种复杂的关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警民关系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