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文集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筑慧 编  页数:437  

内容概要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部曾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民族学与社会学的顶尖人才,如中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开拓者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吴泽霖、费孝通、林耀华和李有义等人以及他们的学生陈永龄、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吴恒和王晓义等著名学者。  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部更名为民族研究所,不久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学系,20世纪90年代扩大为民族学研究院,2000年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名称和建制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她致力于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宗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该院毕业的民族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已遍布全国各地,多为栋梁之材。同时出版了大量在国内影响巨大的专著和教材。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的文集,林耀华先生主编的《民族学通论》、宋蜀华先生的《民族研究文集》、陈永龄先生的《中国民族学史》(英文版),还出版了全所历年研究成果的论集《民族研究论文集》(1981-1993年,共九册),这些出版物的共同特点是,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基础,以中国的56个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几十年来,这已成为我院几代人的学术传统。

书籍目录

历史·文化·考古中国类人面像岩画文化的一些推测族谱、村史与民族史--以丰台沟村为个案的村庄志文本分析俄罗斯各民族的驯鹿饲养业论清末西藏地方的新政欢乐精神与忧郁气质并存的抗争文化--美国非洲纱衣裔文化初探维吾尔族在新疆的形成与发展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及其走向岩魔女·女国·古象雄--由西藏岩画神鸟"穹"(Khyung)图形引发的思考宗教·社会·学科差序格局理论的内涵、方法论启示和学术贡献论海外华人的中国认同朝觐者的心路--兼谈宗教仪式的意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及其传承方式简述跨国劳动力流动与中国朝鲜族的全球性社会网络--兼论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及跨国民族的含义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经济人类学在中国当代汉学问答简论塔吉克族宗教与文化田野·应用胡同大杂院中的贫困--人类学都市个案研究中国族际通婚家庭的特点、功能及其子女的民族认同--以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为例的调查与思考散杂居少数民族教育现状与思考--以山东省青州市回、满教育为例关于内画艺术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社会发展中人们观念拓展的心理模型探讨依法和谐的自主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达斡尔族农民生活现状与个案调查--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村为例……

章节摘录

  六、类人面像岩画的发生推测  类人面像岩画之所以发生在东亚,发生在中国,应该主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所致。  欧洲原始艺术的繁荣期发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而中国原始艺术的繁荣期则发生在数万年后的新石器时代。在欧洲原始艺术的繁荣期,人的思维水平还相对低下,此时人类还不能明确感受到自我的客观存在,不能区别客观存在中的自我和非自我。所以。在欧洲原始艺术繁荣期的作品中不是没有人就是有人形而无人面。而大量出现的是为古人类所猎取的草食动物形象,这正反映了食物需求这一低下的动物本能。在中国原始艺术的繁荣期,古人类已进入了早期农耕时代,无论是人的思维能力还是社会经济形态均比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大为进步。除了食物和繁殖的动物本能需求之外,人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人,认识到自己的客观存在,开始寻找自我存在的证据和意义,开始用自我的愿望去改造世界。因此,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自我表现,承载着认识到自我的人的形象,是繁荣期发生较晚的中国原始艺术的显著特点。  当欧洲的原始艺术随着旧石器时代结束盛极而衰,亚洲的原始艺术却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而走向繁荣。中国原始艺术的发展,可谓后来居上。在人的自我意识树立过程中,迅速跨越了西方曾经历数万年的漫长历程。  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用什么行动来表现自我,用什么方法能使自我愿望得到满足,用什么形式能使人与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雨雪风霜、飞禽走兽、花草树林、五谷杂粮等客观事物相沟通,是古人类经常思索的问题,也是原始交感巫术产生和流行的原因。  根据一般的思维习惯来进行推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族研究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