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乌云毕力格 页数:343 字数:55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边疆史地研究创新基地项目子项目——达力扎布教授主持《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東研究》项目的课题之一——《研究》的最终成果。
作者简介
乌云毕力格,1963年生,波恩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暨清史研究所教授,中国蒙古史学会会长,曾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东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研究员、波恩大学东方学与亚洲研究学院蒙古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15-19世纪蒙古史、清史,尤侧重蒙藏、满蒙关系史及满蒙文文书档案与文献研究。著有《喀喇沁万户研究》、《十七世纪蒙古史论考》、Ueberlieferungsgeschichte des Berichts ueber den persoenlichen Feldzug des Kangxi-kaisers gegen Galdan (1696-1697),主编《清内阁蒙古堂档》、《清前期理藩院满蒙古文题本》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研究导论 《阿萨喇克其史》研究 一、历史背景:17世纪喀尔喀三汗部及其内乱 二、书名、成书年代与内容结构 三、作者姓名、家世及其前半生 四、研究史 五、史源与价值第二部 译注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跋第三部 罗马字音写 《阿萨喇克其史》原文罗马字音写第四部 附录 一、《阿萨喇克其史》蒙古文文本影印 二、人名索引 三、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阿萨喇克其史》研究 《阿萨喇克其史》是一部17世纪珍贵的蒙古文史书。该书至今只有一种手抄本被发现,珍藏在蒙古国国立图书馆珍本库。该孤本是一部藏式贝叶装纸质手抄本,长38厘米,宽9厘米,共66叶131面,每叶面29-30行字,用竹笔黑墨以工整的蒙古文书写体写在毛边纸上。 下面,我们分章讨论《阿萨喇克其史》的成书背景、作者及其立场、内容梗概、前人研究、史源与史料价值等问题。 一、历史背景:17世纪喀尔喀三汗部及其内乱 本书第二章将说明,《阿萨喇克其史》成书于1677年,作者是北蒙古人,即喀尔喀左翼大贵族善巴。基于此,为了正确把握该书的成书背景和作者生活的政治、社会环境,我们首先对16世纪末以后到17世纪70年代的喀尔喀蒙古的历史进行必要的探讨。 《阿萨喇克其史》的作者生活到18世纪初,此间喀尔喀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比如经历了准噶尔入侵和并入清朝;该书作者在此过程中扮演过相当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些事件均发生在17世纪80年代后,与《阿萨喇克其史》的形成背景无关,故此将不涉及。 (一)喀尔喀三汗部的形成 元朝灭亡以后,蒙古朝廷退回草原,在蒙古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大小游牧集团,或称“兀鲁思”(百姓、国),或称“土绵”(万户)。15世纪初,蒙古分裂为东西蒙古。西蒙古又称卫拉特人,游牧在杭爱山以西、天山以北的草原,东蒙古人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境内。蒙古合罕的牙帐在东蒙古。在答言合罕(1479-1516年在位)即位以前,在东蒙古中央地带已经形成了六个大万户:左翼的察哈尔、喀尔喀与兀良哈三万户,右翼的鄂尔多斯、满官嗔一土默特、应绍卜三万户。但是除了合罕所在的察哈尔万户,其余万户都在异姓贵族统治之下。答言合罕经过长期的斗争,结束了东蒙古历史上异姓贵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剥夺了异姓贵族对各部的世袭统治权的同时,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六万户,在东蒙古确立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直接统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