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刘岩 页数:226 字数:21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的社会交际的实际需要不断有新的发展,呈现出一片可喜的景象。但声调习得理论的研究,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仍然处于很不深人的状态。国内的语言教学、研究者在这一领域虽然进行了一些摸索,发表了一些论文,但大都是停留在教学实践的感性认识上,总体看来过于局部、过于零散,定量研究较少。当前,迫切需要对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声调的偏误情况进行系统性、实验性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对其进行量化的统计分析,而且要进行精确的声学实验和对比分析,在统计数据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偏误的根本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母语为无声调语言的民族学习汉语的声调,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作为韵律层面特征的声调,对母语是无声调的民族来说,往往是很难以准确掌握的。声调偏误最能反映第二语言习得者的母语所带来的干扰,而且偏误是有规律的,所以从声调偏误人手,搜集大量的偏误语料并对其进行分类和量化统计分析,然后进行语音结构特征、超音段特征的声学实验研究,进而分析造成偏误的根本性原因,并区分不同民族母语对汉语声调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就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与方法,提高汉语普通话声调教学的效率。 刘岩教授主编的《中国无声调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声调语调的实验研究》,通过声学实验和统计分析,研究我国无声调语言的民族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状况和规律。其研究在选择目标人群时,以语言类型及其超音段特征为主要依据,并参考其社会环境特征,选择了维吾尔语三个方言、藏语三个方言、蒙古语一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进行语料采集。他们对这三个民族语言的七个语音点,每个点都建立了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论在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创新性。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声学实验和统计分析,研究我国无声调语言的民族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状况和规律。其研究在选择目标人群时,以语言类型及其超音段特征为主要依据,并参考其社会环境特征,选择了维吾尔语三个方言、藏语三个方言、蒙古语一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进行语料采集。他们对这三个民族语言的七个语音点,每个点都建立了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论在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创新性。
书籍目录
(主体研究部分) 1.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实验研究 2.藏族学生说汉语普通话的单字调系统研究 3.藏族人说汉语普通话双音节词声调的实验研究 4.蒙古族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实验研究 5.哈萨克族学习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 6.中国无声调少数民族说汉语的声调语调研究现状 7.中国无声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数据库建设现状(相关研究部分) 8.维吾尔语疑问语调的实验研究 9.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声学关联物研究 10.乌鲁木齐与和田维吾尔语若干韵律差异初探 11.维吾尔语疑问代词承担疑问信息的实验研究 12.阳平调在拉萨藏族学生说汉语普通话四音节词中的音高模式研究后记
章节摘录
五、针对不同的声调要有不同的教学对策。总体安排上应先教阴平和去声。这两个调是维族学生能最先掌握的声调。阴平容易读得过低,这个调域错误比较普遍但是不难克服。阴平还容易读为升调和降调,对这种调型错误主要强调要保持声带紧张度直至音节尾。对去声教学要注意不要读为平调,要引导学生拉大调域,突出其降势。其次教阳平。阳平对于初级学员来说容易读得过低、过平,训练时应强调提高调阶、扩大调域;对于中级学员来说容易读为其他调型,要强调声带控制方式。上声最后教。对无论是何阶段的维吾尔族学生,上声教学都是重点。上声容易犯的是调型错误,首先要对上声音高、音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概念性讲解。其次,强调拉开调域,使降、升走势突显。第三,作声带松紧控制能力的训练,同时注意降升的速率。避免降程太短或曲折点不够低。第四,讲解音强和音高的对应关系。强调要在音高到达最低点后用力而使音高抬高的特点,避免尾部音强太弱。 六、找出适应症,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生由于学习汉语背景、环境、时间长短等因素的不同,存在不同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接触到汉语的时间相对略早,但由于受到“民考民”背景维族教师口音的长期影响,学生口音有先人为主的倾向,对汉语声调的掌握在语感上和发音习惯上有僵化现象,纠正起来很困难;而有的学生从小汉语课程较少,生活中使用汉语的机会也少,到北京后词汇量、对语法的掌握和汉语的应用能力都弱于前者,但口音偏误不顽固,反倒易于纠偏。所以应在找到维族学生普遍偏误倾向的基础上,找到具体教学对象的具体偏误,不可一刀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无声调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声调语调的实验研究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