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李茂、 李忠俊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1-07出版) 作者:李茂,李忠俊 著 页数:490
内容概要
雀丹同志自《嘉绒藏族史志》出版后,又一力作《嘉绒藏族民俗志》问世,我读了书稿很是高兴,因为这是我曾支持要求他做的事,而且他对嘉绒藏族有深刻研究,见解也很客观独到。他要我为《嘉绒藏族民俗志》写个序,我心里乐意,但将此宝贵民族文化的集成读物能否序准和导读并无把握。不过,当我读完书稿后心情激动,很想写一点意见供作者和读者参考,有些观点和见解是长期同雀丹同志交谈中所获启迪的,更是他的敏锐见解给了我一些提示,算作是我们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共同探索和研究。 我很赞成雀丹同志有个对民族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民族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当作为这个民族特有的个性文化消亡了,自然作为这种特殊文化载体的民族也就消失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不知曾经有过好多个单一民族的涌现,而今却只有56个,这都是按一定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及依存关系、最终形成有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文化来识别划分的.就嘉绒藏族而言,一九五四年前还是按历史上所指称的叫“嘉绒族”,新中国建国后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对全国各民族进行识别中,从地域、文化、历史渊源、语言和宗教诸多方面考证调查,识别原“嘉绒族”其实是古老藏族的一支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后,是中央派我去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宣布这个识别和解释。因此前一直按嘉绒族所对待的嘉绒藏族,在中央民院还专设有“嘉绒族语言班”,编有“嘉绒族语言拼读方案”。将“嘉绒族”识别“嘉绒”为一地区片名,世居其地的藏族,有别地区方位称呼便叫称“嘉绒藏族”,正如世居康巴地区的叫“康巴藏族”,世居安多地区的就叫“安多藏族”。
书籍目录
嘉绒藏族民俗 第一章 地域地理第一节 地域分布第二节 地理物产一、土壤二、类型三、植被四、土地第三节 历史演变第二章 民族源流第一节 嘉绒古名第二节 嘉梁夷说第三节 墨多神山 第四节 土司与法第三章 民俗风情第一节 附国风情第二节 自然崇拜第三节 石碉文化一、石碉的分布二、石碉的造型三、石碉考释四、石碉文化第四节 族种姓氏第五节 宗教信仰第六节 饮食品味第七节 民居建筑第八节 交通往来第九节 婚姻嫁娶第十节 丧葬习俗一、丧葬的种类二、丧葬的程序三、墓地、葬具四、丧葬中的喇嘛和哈瓦 五、丧葬与礼俗、布施六、祭祀 七、祖灵与疾病八、丧葬与忌讳九、丧葬习俗中的文化现象 十、丧葬习俗反映的社会形态 第十一节 农耕习俗第十二节 畜牧习俗第十三节 重大节庆第十四节 文体活动第十五节 民间信仰第十六节 狩猎方式第十七节 山神崇拜第十八节 服饰特征第十九节 成年仪式第二十节 嘉绒藏戏第二十一节 礼仪习俗第二十二节 文化遗物第二十三节 忌讳禁忌第二十四节 宗教民俗 第四章 文化透视第五章 历史定位附录 民俗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解放后,50年代初,西南民族学院的几位学者随川西北民族访问团前往嘉绒地区访问、调查。后来展开了大规模民族调查活动中,民族工作者再次进入嘉绒地区进行民族调查。这些调查活动留下了大量相关的宝贵材料,经整理刊印出版。这些调查活动无论是调查的系统性、广泛性还是调查的规模以及内容都超过了历史上马老先生那一代。当然,建国后的调查活动主要是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民族关系、阶级关系为中心展开,对土司、土屯等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形态高度重视,在宗教、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着力相对不够,也不如他们客观深入是存在的。但解放后的调研,对嘉绒族源研究是有卓越贡献。为中国民族识别,从历史上的“嘉绒民族”,定位到“嘉绒藏族”。从而明确了族源和民族识别,这个问题是历史上研究最多,争议也最大,对于早期族源研究,常常会涉及石棺葬的族属问题。嘉绒土司制度虽然一直是众多考察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均限于一般性介绍和考就,而从嘉绒藏族历史文化,特别是多元一体,从单一民族到国家民族文化的吸收升华缺少深入研究。尽管有不少对嘉绒地区除历史上杂谷和金川战役外,近几十年来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八角事件、寅江事变、川康俄日金矿事件、禁烟运动、靖懋叛乱、墨黑之战、黑水剿匪战役、绰斯甲剿匪等等,这些在现代史上牵动全国和世界著名事件,有不同角度研究,但仍少有对嘉绒藏族在保持藏族单一民族文化基础上,最大特色代有典型国家民族文化的研究。
编辑推荐
《嘉绒藏族民俗志》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