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红 页数:256
内容概要
《中国国情与现代化理论(第2版)》正是立足于此,专门为高等职业教育而编写的一部公共政治理论课用书。它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突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精神,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继承与发展的整体,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创新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理论,从而更好地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凸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对未来的深远意义与永恒价值。
书籍目录
导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选择与实现(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三)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与科学体系(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二、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四、与时俱进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三)与时俱进地用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第二讲 新民主主义理论一、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一)近代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与总结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三、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一)统一战线(二)武装斗争(三)党的建设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特殊性(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重大意义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第三讲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五讲 中国社会主义的内政与外交第六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与依靠力量后记
章节摘录
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系统地回答了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包含以下丰富的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论。它是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基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飞跃。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一科学的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历史,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出发点,不能脱离和超越初级阶段这个现实。这个科学判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