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万伟 著 页数:252
Tag标签:无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变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变革中,课程与教学当仁不让地成为核心。课程与教学变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积极回应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在我们看来,课程与教学变革需要扎根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所谓扎根传统,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一定要扎根在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壤里,守护精神家园,展现出文化上的自尊自信。就像大树要有根,并且要扎得深,才能枝繁叶茂。“根有多深,树就能长多高。”所谓立足现实,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要理性地正视现实,哪怕是严酷的现实,也不能回避。研究者需要走进田野,那里有广阔的天地。缺失了对中国实际之上的问题的依存,也就缺失了所要研究、所要变革的根本,其价值也就可想而知。文化的积极演进离不开新鲜活力,而新鲜的活力总是来自变革的现实。所谓面向未来,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要有坚定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课程与教学变革每向前推进与深化一步都是艰难的,总会遭遇一些误解、躲避、歪曲,甚或抵抗和搏斗。因此,课程与教学变革考验着人们的教育信念和理想,需要顽强地逐步向前推进。课程与教学变革呼唤着更多的同行人,其先行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其后来者实力壮大、超越进取。
内容概要
每一次课程变革都包含着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和教师文化的变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文化变革。新课程改革期望教师在教学中成为平等的对话者,从“经师”走向“人师”,从“单打独斗”走向“合作交流”……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差别文化、控制文化、教师权威到处存在。学校的各种教学制度大都为维护现存的层级组织结构服务,教师在制度的束缚中成为课程变革的“观望者”。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的兴起体现了平民教师文化的崛起,教师们渴望在其中张扬个性,实现自我。教师的群体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铲平主义”、“山头主义”、“个人主义”是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特征。总之,课程变革中,教师文化存在着“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也充分体现出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不同。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前途,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简介
万伟,女,1978年生,江苏常州人。教育学博士,专门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现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员。主编著作一本:《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参编著作近10部,在国内各种教育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总序序前言一、选题缘由二、相关研究及评价三、主题词界定四、研究方法五、本研究主要内容第一章 文化视野下的课程变革一、文化意识的焦灼不安与教育主张的摇摆不定二、文化血脉的流淌与教育民俗的生命力三、新课程改革的文化主张与变革乏力四、教师遭遇的文化困境第二章 从“局外人”到“参与者”:课程变革中的教师角色文化一、课程变革中教师角色的历史变迁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之“自画像三、世人眼中的教师:教师角色之“他画像四、教师角色文化的深层追因第三章 课堂:主要的生存空间一、新课程下的课堂形象二、课堂教学中的潜在文化三、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的“黑洞四、课堂教学的文化意蕴第四章 仪式、规范和制度下的教师文化惯性一、习以为常的仪式二、依然如故的教学、管理及考试制度三、压迫与被压迫:制度下的教师文化四、制度变革的通道在哪里第五章 校本教研:平民教师文化的崛起一、校本教研缘何兴起二、叙事研究:一种“白话式”的生存三、合作:从策略到文化四、当校本教研遭遇形式化的教育科研第六章 网络:拓展了的生存时空一、论坛:激扬文字的群言堂二、博客:记忆之家三、校园网:又一个栖息地四、一位教师的触网经历五、网络生存:究竟意味着什么第七章 教师的交往与学习文化一、教师交往文化的多样性二、教师交往文化的成因三、教师的学习方式四、教师学习方式的特征与成因五、变革阻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第八章 情境细节编织的生活背景文化一、教师的业余生活二、“向钱看”的价值观三、“尊师”的现代诠释四、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五、“得宠”与“失宠”的男教师六、教师文化需要整体解读第九章 教师文化:在亦续亦断中前行一、教师文化的“理想”与“现实”二、教师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异”与“同”三、传统文化的“续”与“断四、中国文化的“统”与西方文化的“分”结语 文化的想象力一、关于研究二、关于文化的“生长”三、关于文化的想象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比如说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扫荡后,我们突然发现,成千上万的家庭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各族的家谱、前代的遗物等,这些东西不仅没有被遗弃,反而被视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传物而隐秘地保存了下来。在超出物质的层面,民间更是保存了本土长期延续的风俗习惯、性情禀赋等,这些是更为内在的精神与文化遗存,它们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每日的行动细节中,或者说,传统本来就流淌在人们的血脉之中。 今天我们能够很自觉地同时接受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各种内容,比如说我们可以同时出入于酒吧和茶社,身着西装而阅读古典的诗词小说,观看用现代科技手段拍摄的哪吒故事等等,却并不因此感到有一种心态上的矛盾,则是有一段很不寻常的经历作为代价换来的。这点也充分说明了当今文化的多样可融、多元并荣的特征。 关于传统中国文化在未来的命运,我们的确经历过一些颇为不平的内心焦虑,但另一方面我们对传统资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地增大。我们对传统这一概念的理解在逐渐发生变化,即不再像过去那样将传统理解为一种凝固的对象,一种单纯的已逝之物,而是将传统理解为一种可以在变异中延伸的事物,一种活的势能。因此可以从古代至现代,由现代至当代,一直贯穿于我们目前或将来的生活之中,以至于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当下寻觅到它生动的影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