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南京师大 作者:汪丽 页数:287
Tag标签:无
前言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的汪丽园长要我们为新的田野课程研究成果——《田野课程——架构与实施》写序,我爽快地答应了。但真的开始写了,却觉得不知从何写起,面对键盘击指唯艰,这对我来说,是没有预料到的。其实,那是因为我对太平巷太熟悉了,对田野课程的研究过程也太熟悉了,老师们对我的想法也太熟悉了,我想说的书里似乎都写了,几乎每周一次的观摩讨论,我把该说的都说完了。但我还得说,还得写。答应写序,其实是我要确认自己对太平巷幼儿园和对田野课程的情意,也许还是对南京这片幼儿教育热土的情意。 1990年代中期,我的恩师张慧和教授跟我说,有时间去关心一下太平巷幼儿园吧,她们是很想踏踏实实做点事的。过了没几天,当时太平巷幼儿园的臧勤园长(原南京市白下区教育局副局长)的电话就来了。在跟臧园长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她们的诚意,感受到了她们对课程研究的敏感,也感受到了她们对课程的思考和困惑。于是,我开始将太平巷幼儿园当作主要的研究基地之一,并跟太平巷幼儿园结下了十多年的深厚友情。其中,经历了太平巷幼儿园园舍的重建,经历了太平巷幼儿园领导班子的大调整,但田野课程的研究不但没有动摇,而且大家的研究意志越来越坚定,信心越来越足。我有理由相信,无论田野课程带来的是丰硕的成果、社会的赞誉还是前进中的困惑和波折,田野课程都将伴随太平巷幼儿园老师们的整个职业生涯。 回想我和太平巷幼儿园的老师们共同研究的过程,我觉得我们是从学习起步的,新的研究的生长点经常源于学习,过去是如此,我相信今后还是如此。我们曾经共同关注了《心灵之旅——方案教学的理论与实务》、《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人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等等,我们还在关注其他一些经典的著作,只要有时间,我们还会坐下来,一起学习和讨论。
内容概要
《田野课程:架构与实施》介绍了:田野课程的构架与实施。全书共分清风扑面;编织一个现代故事;形成一个“个人”的故事;育禾得需长流水;面向园墙外的对话等五部分。清风扑面:在这里,您将真正认识融合我们思想和行动的田野课程理念,了解田野课程是如何生根、发芽和成长,从而形成今天的架构的。编织一个现代故事:我们用理性的思维审视课程,使田野课程的开发更科学、更系统,这个“现代故事”反映出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缜密与严谨,教师在课程审议过程中的智慧与碰撞,以及对主题形成与设计的深思与调整。形成一个“个人”的故事:这一部分向大家展示了教师对“教”的理解和实践,蕴涵了“以学定教”的思想,体现了孩子对“学”的参与和创造。生动而真实的课程实施,让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故事”。育禾得需长流水:本部分会让您了解田野课程的参与者们是如何勇敢地面对问题,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让学习成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让学习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园墙外的对话:如何有效融合幼儿园、家庭及社区资源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本部分的重要内容。
书籍目录
序言一序言二前言我们的田野第一部分 清风扑面——走进田野一、融入思想与行动的田野课程理念(一)我们的理念来自哪里(二)我们的理念是什么二、田野课程理念的根基(一)我们眼中的幼儿(二)我们眼中的教师(三)我们眼中的田野课程三、一幅田野的画卷:田野课程架构(一)田野课程目标(二)田野课程内容(三)田野课程实施途径(四)田野课程情境(五)田野课程资源(六)田野课程评价第二部分 编织一个现代故事——田野课程的开发一、田野课程开发的基点(一)“古老故事”价值千金(二)我们所理解的田野课程开发二、田野课程审议(一)课程审议源于什么样的需要(二)课程审议的步骤(三)课程审议的形式(四)课程审议的作用三、田野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二)主题活动的形成和展开(三)领域活动的价值与内容来源(四)生活、游戏活动的来源四、田野课程的主要技术路线(一)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二)课程内容设计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 形成一个“个人”的故事——田野课程的实施一、以学定教——田野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一)什么是教、什么是学——我们对教与学的阐释(二)在哪里教,在哪里学——现场与情境(三)如何教、如何学——合作学习二、“个人故事”——田野课程的实施(一)田野课程的实施途径(二)田野系统活动(三)田野项目活动(四)田野游戏活动(五)田野生活活动(六)田野亲子活动三、学海泛舟——几种典型的学习活动(一)幼儿的规划与记录(二)调查活动(三)烹饪室活动(四)种植园地活动(五)区域活动(六)表演活动四、教育智慧——观察、纪录、反思(一)观察——学会用“心”思考(二)纪录——走向“以学定教”(三)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五、田野课程的评价(一)对幼儿的评价(二)对教师的评价(三)对家长的评价第四部分 育禾得需长流水——田野课程的培训与学习一、田野课程理念下的培训与学习(一)“一桶水”的启示(二)我们是这样看待田野课程中的培训与学习的(三)培训与学习的途径二、为问题而学习(一)问题启动教师的思考(二)学习推动对问题的研究(三)为问题而学习三、为有效工作而学习(一)准备性的学习(二)团体共同学习(三)课程实施专题的学习(四)对先进经验的学习四、为幸福生活而学习(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幸福的人生(二)幸福的生活需要学习(三)学会幸福的学习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管理机制(一)幼儿园管理坚持的原则(二)幼儿园课程管理依据的理论(三)幼儿园课程管理机制第五部分 面向园墙外的对话——田野课程中的家庭与社区一、作为课程资源的家庭与社区(一)我们眼中的田野课程资源(二)我们对田野理念下家庭和社区资源的理解(三)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二、家长是课程的建设者(一)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价值(二)家长成为课程建设者的方式(三)引导家长建设课程的行动策略三、田野课程实施——在社区中(一)社区资源的价值(二)有效开发,充分挖掘身边的社区资源(三)合理利用,发挥社区资源最大效益(四)回报社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主要爹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当你徜徉在田野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清新明朗!是轻松舒畅!是自由开阔!这就是田野所特有的内涵。当我们的课程被冠以“田野”之名时,课程所蕴涵的已不仅仅是教育科学研究所具有的精神,同时也具有“田野”的内涵,它带给幼儿和教师的是富于“田野”特质的一种气质、一种理念,它已深深融人我们的思想,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 (一)我们的理念来自哪里 田野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真实、参与、现场、开阔、清新”,这些理念是田野课程的核心和精髓,是我们十多年来深厚田野课程文化的积淀,是教师与幼儿在共同成长过程中的实践感悟,更是我们继续前进的目标。对于我们而言,田野课程的理念不是照搬、照抄书本,而是在长期研究、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成果,是教师实践性智慧的结晶。 我们的理念来自于长期的课程实践研究。经历了“八五”、“九五”再到“十五”的课程研究,在不断验证、丰富和完善课程实践经验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田野课程的理念。我们认识到课程实施是一个需要广泛的人力、物力资源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在真实的现场中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敞开心胸、拓展视野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设和谐的物质、精神氛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长课程实践智慧的过程。当我们把理念贯彻于实践时,通过一次次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循环,使得理念逐渐融于并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而理念也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