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庙会与一个产业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孔旭红  页数:382  字数:285000  

内容概要

  中药与庙会,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两种事象,这两种曾经是中国传统社会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事象,今天却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庙会走进我的视野很偶然,因为从小就受到破除封建迷信的教育,往往在想到庙会的时候便会心生一些抵触。然而当我来到安国,接触到这样一些人,一些事,深入地了解了安国的药王庙会及其中药产业之后,我发现,那层神秘的面纱被揭开,呈现出的是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充满生机和韵味的传统经济、社会生活图景。

作者简介

  孔旭红博士,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教授,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区域旅游发展、旅游商品设计等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厅级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千年药都与药王庙会
第一节 一座城
第二节 一尊神
第三节 一座庙
第四节 一个庙会
第二章 安国中药产业与药王庙会的渊源
第一节 安国中药产业的发端、发展、鼎盛与式微
第二节 药都药业的中兴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庙会与中药产业的关系
第三章 庙会之变
第一节 古庙会盛况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药交会
第三节 药材节
第四节 两个香火会
第五节 不同话语下的庙会之变
第四章 传统的嬗变与割裂
第一节 庙会中的传统
第二节 传统文化精神之变
第三节 “会”到“节”的得与失
第四节 传统的嬗变与割裂
第五章 重拾文化的力量
第一节 探问药都兴衰的文化根源
第二节 药都的文化救赎
第三节 重拾文化的力量、重塑文化精神
第四节 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药都与药都传统产业
第六章 药都文化遗产
第一节 药都传统产业精神文化遗产
第二节 药都中药产业制度文化遗产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节 物质文化遗产
第七章 药都文化遗产的复兴
第一节 药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保护和利用药都文化遗产
第三节 整合药都文化遗产重塑新“药都”
第四节 以产业复兴保障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八章 庙会走向何方
第一节 庙会与会展
第二节 安国药业会展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节 会展节庆旅游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神农之说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祁州人卜中节撰写的《重修皮王神阁碑记》中写道:“皮王,浑名也。……考州之志,此处旧为交易皮场,又察大殿之左侧有古碑,此处旧有神农庙,凡四方远近士农、工商祈医屡应。昔在宋封侯封公,又封昭惠显佑王……”依此之说,药王应为古神农。对此说法,1940年10月伪河北省公署秘书处情报室编《安国药王庙事迹》一文予以否定:“说者谓似神农,但以衣冠论,神农应赤身,时代然也。虽不赤身,亦须着平天冠,披周天子之服,方合理耳。”然而,“正殿供奉者属武将威仪,两旁站像亦属武者。以此考证决非神农。其神农之说似不可信。” 还有一种说法,药王庙是仿照宋代临安(今杭州)皮场土地祠而建,庙中之神是古神农,因此安国药王也是神农。据宋代钱塘(今杭州)人吴牧所作《梦梁录》载,南宋时,临安确实有一座皮场庙,书中记道:“神在东京显仁坊,名曰皮场土地祠。郑和年间赐庙额,封王爵,中兴,随朝到杭,累加封号曰明灵昭惠慈佑王……其神乃古神农……”据此,临安皮场王土地祠与安国药王庙有三点差异:一是建庙原因不同。安国药王庙是因为有一个祁州人给宋王治好了病才“诏立庙祀之”。临安的皮场土地祠是因为祭祀传说中有古神农而建。二是建庙时间不同。安国药王庙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所建,临安皮场土地祠是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高宗赵构定都临安以后才建。安国药王庙比临安土地祠早150多年,不存在“仿建”。三是封号不同,安国药王庙封号是“明灵昭惠显佑王”,而临安的皮场土地封号为“明灵昭惠慈佑王”。如为仿建不会出现“显”“慈”二字之差。因此,仿建一说不正确。 (2)张森之说 清光绪二十七年(1895年)编《祁州乡土志》提出了药王是张森的说法。志中写道:“考夷坚志、西湖游览志及俞氏樾丛书。皮场王姓张名森,相州汤阴人,生为疡医,有方书一册。《绀珠闲录》、《燕翼贻谋录》、《汴京遗迹志》、《文献通考》皆以为皮场土地。”

编辑推荐

《一个庙会与一个产业:药都安国药王庙会与中药产业之变迁》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庙会与一个产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