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1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鹤龄 页数:929 字数:82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明末清初是杜诗学史上第二次研究高潮,出现了一批学术价值堪称厚重的杜诗注本,如王嗣爽《杜臆》、钱谦益《钱注杜诗》、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黄生《杜诗说》、仇兆鳌《杜诗详注》、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铨》等。上述诸本中,唯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学界尚未整理、点校,为一憾事。四年前,余会同青年学者孙微、周金标诸君着手此项工作,潜心致力,晨昏不辍,几番寒暑,终于成此书稿。 朱鹤龄(1606-1683),字长儒,号愚庵。吴江松陵(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入清后绝意仕进,终身布衣,在经、史、子、集各方面均有造诣,于笺疏之学见长。与著名学者顾炎武、钱谦益有交游,顾炎武十分推许其学识和人格,钱谦益高度赞扬其诗道端庄、经学渊博。朱鹤龄亦为当时著名诗人,曾与顾炎武等人参加明遗民社团“惊隐诗社”,著有诗文集《愚庵小集》,作品感情深厚,风格典丽,为当时名流所称许。朱氏平生著述,除《杜工部诗集辑注》、《愚庵小集》之外,还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春秋集说》、《读左日抄》、《李商隐诗集笺注》等传世。
内容概要
《杜工部诗集辑注》共计二十三卷,其中诗二十卷、文赋二卷、集外诗一卷。共计收诗1457首,文赋23篇(对于杜甫文赋的注释,朱本首开其端)。同其它注本相比较,朱本“于经史典故及地里职官,考据分明。其删汰猥杂,皆有廓清之功”(仇兆鳌《杜诗详注•凡例》)。这与朱鹤龄精于经史典故、职官制度及地理学研究有密切关系。朱本对宋以来的丰富而庞杂的杜诗学遗产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整理,既不遗漏任何一条有价值的见解,又不放过任何一条有影响的误解,做到扶正驳谬、去伪存真。诚如其“凡例”所言:“宋人注杜诗多不传,惟赵次公、黄鹤、蔡梦弼三家得阅其全注,中有当者悉录之。”例如,杜甫与李邕初次见面的时间、地点问题,《新唐书•杜甫传》云:“客齐赵问,李邕奇其才,先往见之。”而宋人赵次公据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之“伊昔临淄亭,酒酣托末契,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句意,证明杜甫与李邕初次见面是在东都洛阳,而非齐赵,时间是在杜甫二十岁开始的壮游之前。赵次公的这条注释本来很有价值,却为后来注家所遗漏,例如元人高楚芳编辑《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以及刻成于康熙六年的《钱注杜诗》却仍取用《新唐书》本传之说。朱本则对赵次公的见解予以收录,其去伪存真之功为大。朱注又一长处是立言谨慎,诸如对杜诗的编年、“公自注语”的判定、旧注引文的存删、古今诗话的采录等,均能以求实态度慎重对待之。在杜诗编年上,朱氏认为“某诗必系某年,则拘固可笑”(见《凡例》),为此,他只在各卷之首标为“公某时某地作”。这种编年方式可以避免妄断之失。杜诗除部分诗作明确写作时间地点,尚有部分作品实难决之。后人未与杜甫同游,安能清晰如此?对于千家本上的“公自注语”,朱氏“向疑后人附益”,经过考察,发现这些自注语多为“王原叔、王彦辅诸家注耳,未可尽信”(见《凡例》)。遂将旧本所无者俱加删削。长期以来,所谓“公自注语”,扰人甚重,裁决诗旨,常为所惑。朱氏此举,功诚大焉。对于旧注的引文,亦采取慎重态度决定取舍,对汉魏以下失传的典籍,凡经《十三经注疏》、《两汉书注》、《文选注》及唐宋人诸类书所载者,则保存之;对于旧注所引六朝人诗,有的未见于诗集,朱氏怀疑“宋时尚有全本”,因此“不敢尽以伪撰废之”;而对于那些“文义不类”者,则“概从芟汰”(见“凡例”)。可知朱氏查阅原典耗费时间之巨,甄别真伪用心之深。对于古今诗话的采录,不以求全为事,“必于诗理、诗法有所发明者,方采入一二”(见《凡例》)。有利于解诗者方取用之,与某些注家炫耀学问渊博大相径庭。朱氏的注疏指导思想亦颇重要,他认为“训释之家,必须事义兼晰”,诗中之事与诗中意旨都要解释清楚,并且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不可释事忘义,又不可弃事发义。他的做法是“于考注句字之外,或贯穿其大意,或阐发其微文”(见《凡例》)。上述各条,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朱鹤龄是一位存心端正而专注的杜诗注家。《杜工部诗集辑注》作为杜诗学之重要文献,应该成为后世研杜者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朱鶴齡(1606年-1683年),字長孺,號愚庵,江蘇吳江人。
明末諸生,明亡後隱居家鄉,專心著述,與顧炎武、錢謙益、吳偉業、萬斯同、徐乾學等有往來。著有《毛詩通義》。四庫館臣評:“其凡例九條及考定鄭氏詩譜皆具有條理。惟鶴齡學問淹洽,往往嗜博好奇,愛不能割,故引據繁富而傷于蕪雜者有之,亦所謂武庫之兵,利鈍互陳者也。要其大致則彬彬矣。”
书籍目录
前言 吴江朱氏杜诗辑注序 朱氏杜诗辑注序 辑注杜工部集序 杜工部小集序 杜工部集序 后记 成都新刻草堂先生诗碑序 杜工部诗后集序 校定杜工部集序 杜工部集后记 校定集注杜诗序 杜工部草堂诗笺跋 旧唐书文苑杜甫传 杜工部年谱 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辑注杜工部集凡例杜工部诗集卷之一 游龙门奉先寺 望岳 登兖州城楼 题张氏隐居二首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 巳上人茅斋 房兵曹胡马 画鹰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夜宴左氏庄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垒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嵌岑婵娟,宛有尘外数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 龙门 李监宅二首 赠李白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 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 暂如临邑至蜡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赠李白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重题郑氏东亭 郑驸马宅宴洞中 高都护骢马行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 饮中八仙歌 今夕行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杜工部诗集卷之二杜工部诗集卷之三杜工部诗集卷之四杜工部诗集卷之五杜工部诗集卷之六杜工部诗集卷之七杜工部诗集卷之八杜工部诗集卷之九杜工部诗集卷之十杜工部诗集卷之十一杜工部诗集卷之十二杜工部诗集卷之十三杜工部诗集卷之十四杜工部诗集卷之十五杜工部诗集卷之十六杜工部诗集卷之十七杜工部诗集卷之十八杜工部诗集卷之十九杜工部诗集卷之二十杜工部集外诗杜工部文集卷之一杜工部文集卷之二
章节摘录
张彦远《名画记》:王宰,蜀中人,多画蜀山,玲珑嵌空,蜣嵯巧峭。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英华》作逼,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一作丈图,挂君高堂之素壁①。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②。舟人渔子人浦溆,山木尽亚一作带洪涛风③。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一作千,一作行万里④。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英华》作松半江水⑤。 ①《拾遗记》:三壶,海中三山也。一日方壶,则方丈;二日蓬壶,则蓬莱也;三日瀛壶,则瀛州也。形如壶器,上广,中狭,下方。 ②巴陵郡有洞庭湖,注别见。《七发》:凌赤岸,篝扶桑。善日:山谦之《南徐州记》:京江,《禹贡》北江,春秋分朔,辄有大涛至江乘,北激赤岸,尤更迅猛。《南兖州记》:瓜步山东五里有赤岸山,南临江中。 ③《说文》:亚,次也。《广韵》:又就也,相依也。风势涌涛,山木尽为之低亚。公诗“花亚欲移竹”及“花蕊亚枝红”,皆与此同义。 ④《南史》:齐竞陵王子良孙贲,字文奂,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⑤《吴郡志》:松江在郡南四十五里,《禹贡》“三江”之一。末二句即上“咫尺万里”意。李贺《与葛篇》“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本此。公少时尝游吴地,思之不忘,故末因题画而及之。《刘少府画障》诗“悄然坐我天姥下”,亦此意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