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休·戴维斯·格拉汉姆 等 著  页数:389  
Tag标签:无  

前言

  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卡内基基金会在其《高等教育机构分类》(A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1973)中提出的。制定这个分类的初衷是“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出于确信有必要创立一个能够鉴别大学的不同职能类型,并使其差别合法化的新的分类体系”。①这个分类为当时美国2,8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设计了一个多样化的分类体系,即把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博士学位授予大学(Doctorate-Granting Institutions)、综合性大学和学院(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文理学院(LiberalArts colleges)、两年制学院(Two-year Colleges)和专门学院(Specialized Institutions)等五大类。在博士学位授予大学中,又按照每年从联邦获得科研经费和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分为研究型大学工类、研究型大学Ⅱ类和博士学位授予大学工类和博士学位授予大学Ⅱ类。

内容概要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战后年代的精英大学及其挑战者》对于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规划,不仅涉及一所大学自身的发展战略,而且事关一国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结构和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毋庸置疑,中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有一大批具有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也为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创造了客观条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究竟有多少所高等院校已经基本具备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条件?更进一步的问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能提供多少众多研究型大学所需要的高质量的学生和教师资源?我国的国力究竟能支撑多少所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

书籍目录

总序鸣谢导言第1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起源第2章 联邦科学政策的演变第3章 “黄金十年”: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比较第4章 回顾停滞的十年:20世纪70年代研究型大学的调整阶段第5章 黄金时代的复归:20世纪80年代的联邦经费和大学研究第6章 公立研究型大学第7章 私立研究型大学和新兴大学结论附录关于方法和资料来源的注释注释索引

章节摘录

  第1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起源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美国联邦决策者们转向顶尖大学寻求科学专门知识的时候,美国研究型大学才蓬勃兴起,并开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使这一崛起成为可能的条件,并非规划的结果,而是两个世纪来美国高等教育自然而然的演变过程所造成的。一种历史环境独特组合塑造了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这一系统像一个乐善好施的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将其消极特征——支离破碎、松散游离、质量参差、经济脆弱——几乎都变成了财富。  以20世纪90年代的观点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是一个广为接受的东西,它既让美国引以为荣,又是国际间谈论的话题来源。几十年来,不止一代的世界各国学生纷至沓来,挤进美国的大学,他们为使英语在战后世界的科学、技术和贸易领域中成为国际语言做出了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时,外国学生到美国大学读书的潮流受到了冷战的推动;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时发展成了一股洪流,它使美国的研究生院和技术院系由于学术衰退而空出的虚席,重又被填满。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帝国开始瓦解,以争夺人才和忠诚为内容的冷战竞争失去它的两极,而美国的霸权也实际上并未受到撼动。国际教育协会1984年的报告称:“美国是当前学生海外留学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国;只有非洲的学生去往其宗主国(法国)的数量较多,高于美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