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立平 页数:197
内容概要
本书对知识溢出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新经济增长理论架构已然确立,对其核心理论领域如知识溢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区域收入差距等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化。随着新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涌现,作者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将会迎来又一个高潮。 本书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经济学等理论、运用极值边界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传统计量经济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对认识知识溢出本质、如何测度知识溢出以及知识溢出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王立平,男,安徽合肥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合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经济学系主任,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本科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和研究生中级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在《经济科学》、《中国软科学》等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等。
书籍目录
序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知识溢出的概念及其分类 1.2.2 知识生产(创新) 1.2.3 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 1.2.4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1.2.5 知识溢出机制 1.2.6 知识溢出的测度方法 1.2.7 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作用 1.3 研究目的、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3 本书的内容框架第2章 知识溢出理论基础 2.1 创新经济学 2.2 新古典技术进步理论 2.3 技术差距理论 2.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5 创新地理学第3章 知识溢出机理分析 3.1 知识溢出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3.1.1 知识及其外部性 3.1.2 知识溢出的本质 3.1.3 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分析 3.1.4 知识溢出价值论 3.2 知识生产 3.2.1 知识生产函数 3.2.2 我国知识生产空间集聚趋势分析 3.3 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 3.3.1 产业区知识溢出(LKS)的主要途径 3.3.2 产业区之间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 3.4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3.4.1 溢出知识属性因素 3.4.2 宏观环境因素 3.4.3 微观主体因素第4章 知识溢出机制 4.1 企业家知识溢出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4.1.1 个人机会相关本质 4.1.2 创业机会来源 4.1.3 企业家创业决策:一个逻辑分析框架 4.1.4 面板数据模型 4.1.5 变量设置 4.1.6 实证结果及分析 4.2 企业家精神与知识溢出 4.2.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4.2.2 研究设计 4.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2.4 总结及政策含义 4.3 产业区知识溢出机制:以非正式交流为视角 4.3.1 产业区知识交易 4.3.2 产业区知识溢出的微观机制第5章 知识溢出测度方法及其应用 5.1 知识生产函数法 5.1.1 知识生产函数 5.1.2 测度模型 5.1.3 应用举例 5.2 TFP法 5.2.1 国际R&D溢出媒介研究 5.2.2 测度模型 5.2.3 应用举例 5.3 极值边界分析法(EBA) 5.3.1 测度模型 5.3.2 应用举例第6章 知识溢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6.1 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证据 6.2 模型设置 6.3 变量解释及数据来源 6.4 实证分析结论 一、结论与创新点 二、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论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当代经济学领域中最核心的问题,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经济增长理论一直未引起主流经济学足够的重视。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分析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思想的创新,经济增长理论开始走出了困境,罗默(Romer,1986)和卢卡斯(Lucas,1988)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这些文献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人力资本和知识溢出等因素引入增长模型,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绩效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给出了符合主流经济学分析水平的解释,从而向经济增长理论的严格性和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新经济增长理论定义了一个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克服规模报酬递减的发动机——人力资本与知识溢出效应。 在文献中,最早引入溢出效应解释经济增长的先驱是罗默(Romet,1990),他指出研发(R&D)的效用具有双面性:首先是直接效用,研发勾画出新产品、新设计的蓝图,创新企业直接占有垄断或半创新垄断租金;其次是间接溢出效应,新的创意以新材料、新配方和新运算方法的形式进入而增加了知识的存量,由于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垄断性等外部性特征,这种知识存量有可能在没有支付给研发者任何补偿的情况下被其他的企业所利用——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似乎是“免费的礼物(free gifts)”,Langlois和Robertson(1996)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理由是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隐性知识往往具有粘性,这种知识在传播、理解和吸收上较为困难,需要一定成本,因此不是什么“免费的礼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