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超越-中国农民与农村的现代化

出版时间:2006-10-01  出版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司汉武  页数:3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传统与超越:中国农民与农村的现代化》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社会学专著。通过对农民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对农村社会结构乃至中国社会宏观制度背景及形成这种制度的国民素质的分析,向读者揭开了中国农业社会宏大而传统的历史画卷。 以此为基础,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尤其是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便是一个涉及社会传统,对传统的态度以及如何变革传统的问题。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三农”问题与中国现代化第一篇 传统农民的心理和行为第一章 农民起源的人类学考察第一节 自然和地理条件第二节 农民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二章 农民的社会心理特征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基础第二节 中国农民的社会认知第三节 中国农民的情绪和情感第四节 农民的社会动机第五节 农民的社会人格第三章 农民的行为特征第一节 行为科学概论第二节 中国农民的行为特征第三节 农民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第二篇 社会转型与农民现代化第四章 社会转型及其对农民的影响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涵义和表现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其表现第三节 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第四节 社会转型对农民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第五章 中国农民的现代化第一节 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探讨第二节 现代人的观念标准第三节 农民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第四节 农民现代化的途径和办法第三篇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第六章 现代社会与社会的现代化第一节 现代性与现代化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及其内涵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七章 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和问题第一节 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第三节 现代化转型与农民的社会分层第八章 农村现代化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一节 关于农村现代化的理论研究第二节 农村现代化的经济思路:农业现代化第三节 农村现代化的产业思路:农村工业化第四节 农村现代化的社区思路:小城镇发展战略第五节 农村现代化的政治思路:农村民主化第六节 农村现代化的制度思路:制度理性化第九章 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与途径第一节 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制度背景第二节 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第三节 农村现代化的途径与措施第四节 或然结论与前景参考文献附录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附录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后记

章节摘录

  农业经济作为发端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产食经济形态,是由采食经济在长期的演化中逐渐形成的,它作为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处于相对于采食民族的领先状态。农业文明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采食时期那种群体内个体成员之间严重的相互依赖大大下降了,或者说变成了不必。采食经济条件下,不仅需要男女在狩猎和采摘方面的分工,即使是捕猎大型动物,就像狮子捕获水牛一样,不是群体是断难获得较好收成的,这样合作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一旦社会进入产食状态下,婚姻家庭制度的逐渐形成,农业生产即可以由一个家庭,或者最多由一个家族的成员来完成。相对于现代分工社会中不同职业对于专门技艺的要求来看,农业劳动对于专门技术的要求则低得多。土地规模的限制,群体合作的必要性的限制以及家庭和家族利益的限制,使得农民在很大程度上,长期处于家庭共同体这个封闭的小圈子里,进而形成农民关注自己眼前的个体利益,涉及家庭共同体的局部利益,立刻可以到手的眼前利益,而缺乏对作为一个权力、观念文化共同体的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意识,涉及邻里、乡村、社群,亦即社区的整体利益以及在一定风险基础上需要成本预支的长远利益等的关注。  农民意识的这种小农特征,决定于农业生产关系中的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体所有制,农民生活和生存状态的严重低下,国家权力对于农民的间接性以及极度薄弱的农业基础。如果一个社会,不断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重要性,而无法使人看到,这种利益与农民个人利益究竟有什么直接、间接的关系,人们便不会以牺牲个人或个体利益为代价,来谋求国家和集体利益;如果不断强调组织、社群和社会团体的整体利益的重要性,而无法使人充分享受或者感受到,组织、社群和社会团体,对其成员个体利益和权利的尊重和维护,人们也不会牺牲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局部利益,以维护这种整体利益;如果不断强调长远利益的重要性,而无法有效地让人们逐渐而真切地享受到长远利益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人们同样不会牺牲眼前利益,而去指望并不十分可靠的长远利益,在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尚没有得到充分改善的社会中尤其如此。所以,农民身上的小农意识,无论我们如何去批判甚至致力于纠正它,若不能对这种观念和意识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加以调整和改变,农民的基本生存状态不能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小农意识将会在农民的心理和行为中长期驻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统与超越-中国农民与农村的现代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