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霍伟东 页数:306 字数:260000
内容概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21世纪影响中国、亚洲甚至全世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其建设过程和运行效果将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本课题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尝试运用经济学、国际经济政治学以及文化学等学科,讨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学理论背景、国际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现实背景,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同时紧密联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选择、经济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合作及其前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部大开发等现实问题,做了一些比较深入的探索。 本书由八章构成:第一章是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理论背景的经济学分析。第二章是笔者从国际经济政治学的视角,尝试运用相互依存理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实背景的分析。第四章笔者讨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文化背景。第五章探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选择。第六章是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景的现实性分析。第七章讨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合作的问题。第八章讨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部大开发的问题。
作者简介
霍伟东,男,汉族,1970年2月生于重庆,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2003年分别获得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证券公司从事过多年研究、投资银行和管理工作,2004年回校任教于国际商学院。曾参加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委宣传部、深交所等课题研究,参加出书8本;近年来,在《经济问题探索》、《财经科学》、《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改革》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兴趣: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国并购(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以及现实经济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关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理论及其发展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互依存——国际经济政治学的视角 第一节 相互依存理论的渊源 第二节 相互依存在经济上的表现 第三节 相互依存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相互依存与全球化 第六节 从相互依存理论视角看亚洲金融危机 第七节 在相互依存基础上构建我国国际战略框架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背景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盟的直接影响 第三节 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的演变 第四节 “9。11”事件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影响 第五节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东盟关系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文化解释 第二节 东南亚华人文化与华人经济第五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借鉴与模式选择 第一节 欧洲联盟 第二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三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四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五节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选择第六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景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概况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区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必须面对的问题第七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合作 第一节 东亚合作的紧迫性 第二节 东亚合作的过程 第三节 “10+3”合作 第四节 关于东亚金融合作的思考第八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部大开发 第一节 西部地区要把握住东南亚商机 第二节 现实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参考文献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在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理论背景的经济学分析部分,作者梳理了一体化的理论渊源,探讨了一体化的含义、性质与机制,并对早期的区域一体化理论、发展的区域一体化理论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论述。作者还从国际经济政治学的视角,运用相互依存理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分析,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进一步导致了政治上的相互依存;政治上的相互依存又过来促进了经济的相互依存。结果是,世界经济日益政治化,世界政治也不断经济化。相互合依存理论是中国与东盟确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方必须以相互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在相互依存基础上的构建的我国国际战略框架的重要内容,是对国际合理论的现实性丰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